首页 > 都市重生 > 神藏 > 分节阅读 65

分节阅读 65(2/2)

目录

方逸对满军的话不以为意,笑嘻嘻的说道,就算这块玉佩在商业价值上一文不值,方逸也是要将它搞到手里的,要知道,他的神识受损可是在探查完这块玉佩之后才发生的事情。

“捡漏”

听到方逸的话,满军和旁边的余老都是一脸的错愕,继而失声笑了起来,捡漏要是如此容易,他们还能靠着这一行吃饭吗那些所谓的专家恐怕早就发大财了,也不能整天靠着一张嘴皮子坑蒙拐骗了。

“小伙子,你底子不错,踏实点学些东西,这比什么都强”

余宣拍了拍方逸的肩膀,初入古玩行的人估计都是像方逸这样的,在梦里都琢磨着能捡个大漏一飞冲天,而他们的捡漏大计实际上每次都是以吃药打眼收场。

没有了想拍的东西,方逸也是放松了下来,在后面的拍卖中,虽然一件十二开清中期镶玉的紫檀大屏风拍出了一千两百万的高价,但都和方逸他们没有关系了。

“各位,在交易完之后,我们为大家准备了高档自助餐,还希望大家能光临”

在那件压场的屏风拍卖过后,整场拍卖就算是结束了,在一些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各个拍到物件的古玩商或者是藏家,在会场当场就缴清了费用。

小的东西直接就被买家拿在了手里,而一些难以搬运的大物件,则是由典藏公司负责送到买家指定的地方,付过账后,方逸和满军分别拿到了那块古玉和七八本残破的古籍善本。

“妈的,四万块钱就买了这几本破书”看着装在一个精美的木质盒子里的那些古籍善本,满军想哭的心都有了,同时也把谢清阳恨得牙根痒痒。

“满哥,咱们也去吃饭吗”

方逸摸着口袋里的古玉,却是满心欢喜,在接触到这块古玉之后,他更是察觉到了古玉的中似乎蕴含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气机,但方逸现在却是不敢诵经用神识去探查了。

“吃,干嘛不吃啊,奶奶的,这个酒店的自助餐一个人要588呢,不吃白不吃”

满军将那木盒收入到了带来的提包里,扬了扬手中的两张餐券,说道:“走,满哥带你去吃自助大餐去,话说这里我也就来过一次。”

“小满,方逸,等一下,我这老头子也和你们一起去吧”就在方逸和满军准备离开会场去酒店餐厅的时候,余宣却是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手中把玩着刚刚拿到的那个蛐蛐葫芦。

“余老,苏总和那位小姐呢”见到余宣找过来,满军不禁有些意外,在他想来,苏总哪里能看得上这酒店的自助餐,自然是带着余老离开了。

“他们先走了,我可是还欠着这个小伙子一件事呢”余宣笑着说道。

“余老,您是说王世襄”方逸闻言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随口的一句戏言,这个老人竟然如此当真了。

s:上架第一章,兄弟姐妹们的保底tagt投出来吧

第一百零三章吃药还是捡漏上

“对,我可是答应告诉你王老是个什么人的”余宣哈哈笑了一声,说道:“走吧,咱们边吃边说,这拍卖搞了几个小时,肚子早就饿了。”

虽然从九点半就进场了,但鉴定的时间就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再加上中间的拍卖,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会场里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在交易完都去了自助餐厅。

方逸是第一次吃自助餐,不知道这餐厅里的东西是都不花钱的,开始的时候只是捡了最便宜的青菜炒饭装了一盘子,听到满军的解释之后,才去搞了些海鲜过来,但也仅仅是打了足够他自己吃的份量。

“这小伙子倒是挺质朴的”

看到方逸的举动,余老暗自点了点头,想要看清楚一个人的品质,并不是看他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都是从些微小事上显现出来的。

“来,方逸,我来给你说说王老这个人”现代的人可不讲究什么食不语之类的古训了,在吃了个七成饱之后就放下筷子和方逸聊了起来。

不过方逸是满军带来的人,余老只是以为他是和满军一起做买卖的,倒是没问方逸的来历,只是纯粹的将他当做一个可以提携的晚辈。

“王老的名字你知道了,他叫王世襄,是咱们国家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而他也是古玩杂项类的老祖宗级别的人物,杂项这个分类,算是从他手上给建立起来的”

提起王世襄,余宣是一脸的敬仰之情,他虽然在国内古玩杂项类也有些建树,但是在王世襄面前,他只能算是徒孙辈的,因为他的一个老师就曾经跟王世襄学习过。

王世襄不但是一个学者,而更是一个玩家,他使得井市中的那些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

王世襄玩的东西可谓是五花八门,粗算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掼交、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他玩这些不是为了消遣,而是真心喜爱,为了得到喜欢的东西,王世襄长途跋涉、餐风饮露亦在所不辞。

最重要的是王世襄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所以王世襄还有着“京城第一玩家”的称号。

在国内近代的国学大家中,王世襄可谓是个奇人,他年轻的时候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还有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的惊人之举,课堂上的老师要是听到蝈蝈叫,那一准就是王世襄身上的。

世人大多都会觉得民俗的东西既然带了个俗字,那就是不好的,但大俗的东西到了王世襄这儿却被他给玩成了大雅,最可贵的是老先生能留心玩的学问,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他不但能玩,也能写。

大凡王世襄玩过的东西,都留下了文字记载和研究心得,过去在一般人眼里,架鹰走狗斗蛐蛐是游手好闲的市井之徒和以前的八旗子弟所为,打经他把这些东西加以描述和总结,这些东西马上升格,一变而成为了文化。

可以说,文玩这东西虽然自古就有,但是被现代人所了解和接受,王世襄可谓是起了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国内但凡对文玩杂项有些了解的人,都视王世襄为开宗立派的大师。

所以像那个蛐蛐葫芦,在普通玩家眼里也就是个一般的物件,但却是被余宣视若珍宝,原因就在于它曾经被王老把玩过,在余宣心里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这真是个奇人啊”听到余宣讲诉王老的一些过往,方逸忍不住赞了一句,活了一辈子玩了一辈子,王老过的可是真正的潇洒。

“王老今年快九十了,可那心性还是和小孩子一样”

提到这位老前辈,余宣笑着说道:“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我倒是可以带你去拜访王老,你要是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王老一准会把你视为忘年交的”

“好,余老,有机会您一定带我去拜访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