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国重工 > 分节阅读 457

分节阅读 457(1/2)

目录

球的六七成。此外,中国本土的装备制造业也已经崛起,许多国产装备的水平与国外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劣势。国外装备制造商如果还敢像过去那样傲慢,中国企业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转而使用国产装备。而一家企业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离破产也就没有多远了。

于是,原来眼高过顶的那些跨国公司,也就一个个变得无比“亲民”了。许多公司的ceo到中国来访问,从下飞机那一刻起就开始傻笑卖萌,动辄说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之类,说穿了不就是看中了中国市场上的真金白银吗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个时间点上,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还没有那么大,而中国装备制造业要走出国门还非常艰难,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像西方企业那样耍大牌,而是必须放下身段,尽最大努力去为客户提供方便。其实又岂止是企业在这样做,整个国家的外交方针都是韬光养晦,做一只安静可爱、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还在慕尼黑工程机械展的时候,冯啸辰脑子里就闪过在海外建立售后服务中心的念头,只是因为这件事似乎还不紧迫,他也就没有认真地去思考,更遑论将其付诸实施。林重这一次的事情,给他提了一个醒,让他意识到建立全球售后服务体系的事情应当纳入日程了。时下国内出口到海外的装备还不多,但增长的势头是有目共睹的。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售后服务体系,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现在开始做,也相当于是未雨绸缪了。

单凭林重一家,在海外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既没有必要,也难以办到。这种事情,由装备工业公司来牵头,是最为合适的。冯啸辰想明白了这一点,并没耽搁,他从林北返回京城,马上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接着又与各家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沟通,最终确定了具体的方案。

按照设计,装备工业公司将在海外建立10个售后服务中心,分别位于欧洲、非洲、西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北美等地,其中有些地区幅员辽阔,需要建立两三个售后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的人员由各家装备制造企业选派,这些人将接受几个月的专门培训,此外还要去各家企业学习,掌握各企业出口装备的技术细节,最终成为多面手。当然,了解的领域多了,对每个领域就不可能都精通,这些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当出口到本地的装备发生故障的时候,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然后在国内对应厂商专业人员的远程指导下,确定故障的原因,对于那些简单的故障,能够及时排除,对于那些较为复杂的故障,则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问题不再扩大,等待国内派出专业人员前来维修。

售后服务中心除了承担设备维修的任务之外,在平时还可以帮助宣传一下中国的装备产品,了解当地客户的需求,这自不必说了。

冯啸辰在忙着推动中国装备走向世界,那头内田悠与赵辛未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十几轮,私底下的会见也有几十次,赵辛未自己已经隐隐感觉到事情有些蹊跷,内田悠作为一条老狐狸,心中的疑惑就更强烈了。

“赵先生,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池谷制作所中国区的办公室里,内田悠虎着脸向赵辛未质问道。他们刚刚结束了一场谈判,当着外贸部、装备公司等机构的人,内田悠当然不便直接向赵辛未问这个问题,他只能等到谈判结束之后再来发问。

“我感觉,冯啸辰似乎是真的在拖延时间,而不是假装。”赵辛未讷讷地应道。

内田悠说:“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这一点的或者你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冯啸辰的意图”

“不不不,内田先生,我发誓,我真的不知道冯啸辰的意图是什么。”赵辛未赶紧辩白,他可不想让内田悠觉得自己是在故意骗对方,天地良心,他是真的想和内田悠站在一条战线里的。

内田悠用狼一样的眼神盯着赵辛未,说:“我想知道,冯啸辰拖延时间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他并不想从池谷制作所获得工艺授权吗”

“也许他想利用这些时间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工艺授权吧”赵辛未猜测道。

“他向你透露过这个打算吗”

“没有没有,他始终跟我说,务必要从池谷制作所拿到工艺授权。”

“但你现在却说他是故意在拖延时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只是猜测”赵辛未连哭的心思都有了,他想起了三国时候的蒋干,似乎自己就是那个自作聪明,实际上却被人家耍弄得团团转的大傻瓜。他越来越感觉到,冯啸辰把他从环球国际交流中心借过来,压根就没安好心。而他与内田悠私下接触的事情,冯啸辰即便不是了如指掌,至少也已经猜出来了,于是便将计就计,拿他当了一个反间。

古往今来,当反间的人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吗

“内田先生,我刚得到一个消息”

中国区负责人中村宪一脸色铁青地跑来向内田悠报告道:

“德国勃朗公司,荷兰埃尔公司,美国克雷默公司,都收到了中国装备工业公司的邀请,请他们派出专家到中国来参加一个技术鉴定,是涉及到一种新的合成氨工艺的。”

“新的合成氨工艺”内田悠一惊,“你是说,中国人真的从其他企业那里获得了新的合成氨工艺”

中村宪一摇摇头,说:“不,听勃朗公司的人说,中国人是自己开发了一种合成氨工艺。”

“这怎么可能”内田悠脱口而出,“他们从来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怎么可能开发出新的工艺”

助手菊池十郎低声说:“内田先生,我觉得,中国人很可能是真的开发出了新的合成氨工艺。你也知道的,中国一位名叫王宏泰的大学教授在几年前就完成了钌触媒合成氨工艺的研究,只是尚未实现工业化而已。如果中国人投入足够的资金,再给他们一些时间,将钌触媒工艺用于工业化生产,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障碍。”

内田悠倒吸了一口凉气:“你是说,那个什么王宏泰搞的钌触媒工艺,就是冯啸辰请勃朗公司、埃尔公司他们去帮助鉴定的新的合成氨工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