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决战第三帝国 > 分节阅读 31

分节阅读 31(2/2)

目录

黑暗中又是几声炮弹的呼啸,几发炮弹在附近爆开,好在并没有打到士兵们的聚集地。

接着枪炮声就响成了一片只不过这些炮弹是打向城外德军驻守的防线。

“他们开始进攻了”巴泽尔反应过来后就冲着士兵们大叫:“全都起来,假期结束了”

士兵们都知道巴泽尔的意思,德军虽然拿下了托布鲁克,且托布鲁克还拥有沙漠里少有的坚固的防线,但问题是德军兵力不足一千多人防守30英里长的防线,平均一英里只有33名士兵防守,何况德军还要保证托布鲁克港及仓库物资的安全。

所以德军当然要利用每一名士兵,甚至每个士兵都要担负起原本几个人才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假期当然泡汤了。

在士兵们对英军的一片咒骂声中,巴泽尔就带着队伍匆匆返回了港口。

港口已经是车来人往了,到处都是德军士兵有如救火似的爬上汽车然后开赴防线,斯莱因上校搭乘装甲车从部队旁经过,他看到巴泽尔等人就在奔驰的车上高喊:“上尉,港口的防务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要保证它的安全,尤其是仓库里的物资”

“是,上校”巴泽尔很干脆就应了下来。

随着汽车轰鸣声渐渐远去,就只剩下巴泽尔等人在空旷的港口里面对呼呼的海风。

“这是个好差事不是吗”维尔纳说:“我们似乎走运了”

士兵们知道维尔纳这话的意思,港口及物资那可是在托布鲁克最核心的位置,如果敌人能打到这里,差不多也意味着德军防守的整条防线都崩溃了。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可以算是第一步兵团里最安全的。

“我们一直都走运,不是吗”面包师说着就朝秦川看了看。

“别掉以轻心,我们的任务并不轻松”巴泽尔说着就朝之前做为指挥部的港口调度室走去。

在那里巴泽尔找到几张地图,显然是斯莱因上校有意留下的这也可以看出斯莱因上校离开时十分匆忙,他没想到英军会在夜里发起进攻。

“看看这个”巴泽尔指着地图说道:“我们有八个仓库需要防守,它们分别在这,这,还有这”

接着巴泽尔就把仓库的防务分配了下去,大慨每个班负责一个仓库,剩余的人就做为机动部队或是巡逻部队。

秦川所在班负责巡逻,也就是排着队端着枪到处走走看看,以防地下组织搞破坏。

地下组织大多是利比亚人,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意大利殖民利比亚自然会引起部份利比亚人的仇视。

只不过这些武装力量十分弱小而且不成体系原因是这时的利比亚有许多人根本没有国家这个慨念,他们不关心谁占领或是统治利比亚,他们眼里只有部落,只要没有损害他们部落利益,那就会被当作“闲事”高高挂起,甚至只要给这些部落一点利益他们就会替你卖命。

所以,那些会成为地下组织的部落,要么就是意大利军队在殖民的过程中与它们结怨,要么就是被英军收买了。

这些地下组织的装备往往十分落后,许多人用的甚至是打猎用的火铳,所以驻守港口的德军部队虽然只有一个步兵连,但他们还是信心满满。

在带着队伍经过一间平房时,秦川就意外的发现两名不认识的德军士兵端着枪站在门口。

“里面关着什么人”秦川问。

“他们是邮轮的机组人员,中士”警卫回答:“上校让我们看着他们,说不定我们会用到”

秦川点了点头。

斯莱因上校的想法是对的,托布鲁克是港口,而且还缴获了几艘大邮轮这些邮轮可以被利用起来成为来往意大利与利比亚之间的运输船。

秦川带着部队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掏出地图在星光下大慨记住了这里的位置。

“中士”维尔纳在后头问了声:“你说我们的部队能否挡住英国人的进攻”

秦川听了听城外传来的枪炮声,回答:“我认为他们可以”

“为什么”维尔纳有些好奇。

“英国人似乎犯了一个错误”秦川停下脚步,望着远方不断传来枪炮声的黑暗说道:“听听那些枪声,他们似乎把兵力分散在整条防线上同时展开进攻”

“我认为他们这种做法很高明”维尔纳表示不解:“因为他们的兵力比我们多得多,这样分散进攻可以使我们本来就不多的兵力更为分散”

“你说的或许有理”秦川说:“但你没有考虑过防线许多位置实际上是不需要多少兵力防守,因为那里有大量的铁丝网和地雷,我们只需要安排几挺机枪,就能让英军无法前进。我想斯莱因上校也正是这么做的,这样就可以将兵力集中起来,汽车和装甲车可以使他们快速赶到需要增援的任何地方”

维尔纳闻言不由恍然大悟:“机动防御”

“是的,机动防御”秦川说:“快迅机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兵力的不足,因为他们可以突然出现在这里,又突然出现在那里,这就相当于两倍甚至更多的兵力了”

正文第六十四章物资

秦川会知道这些,是因为这种“机动防御”是德国人常玩的把戏。

这也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一战后德国的国防军被限定在10万人,为了应对西线优势敌军的威胁,他们就发展出一种不同于阵地防御的模式机动防御。

其特点就是在己方兵力数量不足时,在运动中于局部形成优势兵力击败敌人。重点要求是己方的“机动能力”。注:许多人以为这是种战术是德国人发明的,其实中国古代就出现许多“机动防御”的战例,比如蒙古骑兵的作战方式及宋朝名将孟珙抗击蒙古骑兵的方式

事实证明这种开创性的战术是正确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兵力和装备往往都不如自己的对手,但他们却能依靠快速机动有如“闪电”般来回穿插,这样不仅可以攻击敌人的薄弱处,还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