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决战第三帝国 > 分节阅读 66

分节阅读 66(2/2)

目录

此时的英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虽然他们隐隐听到了几声炮声和枪响,但这几天来小规模的战斗也时有发生,所以他们还以为那不过是侦察兵追得太近了遭到德军的袭击,于是不以为意照常以行军队列前进。

结果他们还没走十分钟,就看到前方风沙中迎来一队坦克群那当然是敌人的坦克群,英军这才意识到危险已经降临到他们身上。

“展开队形准备战斗”英军军官大叫。

但这时已经太迟了,因为德军坦克已经加快速度一鼓作气的冲进了射程之内确切的说应该是视线之内,受风沙的影响,敌我之间在距离两百米的距离才能模糊的看到敌人的影子。

“自由射击”奥尔布里奇上校下令。

“三号”接到命令后就放慢了速度,然后时不时的停下来静止几秒坦克由运动到静止的那一刻实际上是不适合射击的,因为坦克车身会因为惯性剧烈晃动,所以炮手必须等坦克停稳了然后再调较诸元寻找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短停射击”,同时也是坦克要放慢速度的原因。

另一边的英军的“斯图亚特”坦克也同样没有行进中开炮的能力,所以也以同样的方式应战。

但正面硬碰硬“斯图亚特”显然不如换装50坦克炮的“三号”,何况“三号”已经展开战斗队形在局部区域上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

于是只听一阵“轰轰”的巨响,英军慌忙上来迎战的十几辆“斯图亚特”在第一时间就被“三号”的高爆穿甲弹炸上了天。

高爆穿甲弹的优点是同时有穿甲能力和爆炸杀伤力,缺点就是穿甲能力没有纯粹的穿甲弹强。

如果在面前的是装甲奇厚的“玛蒂尔达”或是“瓦伦丁”,那德军炮手是无论如何都不敢选择高爆穿甲弹。

但与他们对阵的却是“斯图亚特”,再加上此时目标的距离只有两百米左右,那就可以大胆的使用了。

高爆穿甲弹如果能击穿目标的话那杀伤力简直就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它虽然装药不多,但却是在密闭的空间尤其还是厚厚装甲的坦克内部爆炸,这些爆炸能量全被牢牢的锁在坦克舱内由人体承受,于是那炸开后的冲击波、弹片以及坦克舱内突然增加的压力都足以杀死里头的任何生物。

正文第一百三十六章溃退

秦川之前就检查过一辆被高爆穿甲弹击穿的坦克,其内部坦克乘员的死状十分诡异,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外伤,但内脏甚至骨头都碎了,血水从眼、鼻、口等渗出来,就是常说的七窍流血,就像遭到恶鬼索魂似的。

当然,此时的秦川是无法看到其内部的样子,他只看到一辆辆“斯图亚特”坦克被炸得冒起了黑烟甚至燃起了大火。

用高爆穿甲弹显然要比穿甲弹爽得多。

穿甲弹一发过去就算是击穿了也就是坦克坏了动不了而已,里头的人甚至有可能安然无恙,高爆穿甲弹就又是烟又是火的,如果引起弹药的殉爆就更是整个炮塔都被掀掉了远远的掉在地上,于是没多久就到处都是“斯图亚特”坦克的残骸。

这也就是所谓的视觉冲击。

而这种视觉冲击在实战中也并非毫无意义。

因为放眼一望,英军到处都被炸残炸伤甚至炸碎的坦克,而德军却是全部完好其实德军“三号”坦克也并不是完好,而是被装甲弹击穿没有多少外在表现,于是整个战场完全就是德军辗压英军的态势。

这一来英军坦克乘员乃至英军步兵的信心就完全崩溃了,他们认为自己手里这种美制坦克根本就无法与敌人坦克匹敌,于是第一时间就出现了不小的混乱。

其实客观的说,“斯图亚特”对“三号”坦克尤其是近距离的对阵两者是相差不大的,因为彼此都能击穿对方的装甲,那么穿甲能力强一些或是弱一些就没有多少差别了。尤其是英军“斯图亚特”还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如果拼死一搏的话鹿死谁手还真是未知之数。

但战争这东西从来都是装备与人的结合,而人这方面士气和信心是很重要的,英军一上来就匆忙应战并在德军的强势打击中失去了士气和信心,再好的装备给他们只怕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将军”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第7装甲师的指挥部,参谋急匆匆的向波顿少将报告道:“我们遭到德国人伏击,科林上校请求撤退”

科林上校是第七装甲师主力部队第七装甲旅的旅长,他同时也是个经历过一战建立过功勋的老坦克兵,他甚至参与并见证了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坦克的过程。

而他却在第一时间请求撤退

“不”波顿少将回答:“不能撤退”

从坦克部队来说,科林将军的建议也许是对的“斯图亚特”的速度快,打不过就跑,重整队形后再一决死战。

但问题就是第7装甲师不只有坦克,它还有汽车、步兵、炮兵等等。更重要的是,波顿将军担心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撤退会使部队失去抵抗意志被敌人像赶鸭子似的追杀。

于是波顿少将就对参谋大声下令:“命令科林上校,把所有的坦克都派上去,一定要把敌人挡住”

“是,长官”参谋应了声就把命令传达给了科林上校。

科林上校听到这个命令时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他也只是迟疑了下,就坚定的执行了波顿将军的命令。

这很难说是谁对谁错,波顿少将与科林上校的想法都有各自的理由,只是波顿少将身处“猛玛”指挥车里处在队伍的后方并不了解前方的情况

第七装甲旅拥有两百辆坦克,按波顿少将的想法要是能一拥而上再加上步兵反坦克炮的配合,与德军还是有一拼之力的。

问题就是英军已经出现了混乱,混乱就会出现堵塞。

这也一部份是英军的素质和信心不足,如果是德军,他们在任何时候即便是以遭遇突发状况,每个部份甚至每个士兵都知道自己该往里走或者该做什么。

英军没有这样的素质,于是有些人想往前冲有些人却想撤退,于是汽车挡着装甲车的路,装甲车又挡着坦克的路,步兵还在缝隙里凑热闹。

开上去的坦克根本看不到敌人,眼前到处都是慌乱逃命的士兵,等看到敌人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被击毁了

最恐怖的还不是这个,挡淹德军坦克就分成了三队,中间一队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