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海洋修士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1/2)

目录

着道:“看来当兵几年,打渔的手艺没忘啊”

“那能忘啊三叔当年的教诲,我可一直牢记在心呢”

“你小子,还记着仇吧出海是件有风险的事,仔细一点不是坏事,明白不”

“明白”

相比徐海宝的父亲,只有一个妹妹,眼下也嫁到城里去了。眼前这位三叔,原本有一个哥哥。只可惜,这个哥哥在徐海宝尚未出世时,在一次外出打渔时便葬身大海。

对于很多渔民而言,他们对大海永远充满敬畏。那怕现在渔船都装了电台,随时能收听渔政局发布的天气消息。可海上的风云变化,有时往往都令人措手不及啊

这条看上去还有七八成新的渔船,也是自家三叔最值钱的家当。当初为了买这艘渔船,三叔也欠了不少外债。可以说,为了养活这个家,三叔也辛苦了一辈子。

好在三叔的儿子比较争气,跟徐海宝的妹妹一样,成为渔村唯数不多的大学生。对渔村的很多村民而言,读大学进城市,或许就是远离这座孤岛的最好捷径。

位于村子西南角的那片山林地带,耸立着很多墓碑。那些墓中,很多都没有尸骨,只有死前生前的衣物。而那些衣冠冢,无一例外都是为出海遇难人建立的。

由此可见,在大海中捕渔,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相比大型的船舶,抗风浪的强度更大。村子很多渔船,都是那种小型的近海捕捞渔船。

只要风浪较大的天气,很多渔民便不会出海。这种情况下,渔民想要赚钱,很多时候也要看天吃饭。老天爷不赏脸,很多渔民便要饿肚子啊

不少正在准备出海的村民,望着在船头忙碌的徐海宝,也笑着道:“阿成,阿贵呢今天不跟他一起出海吗怎么把宝娃子带上,他能行吗”

“原本没打算今天出海,可这娃子闲着没事,想跟我出海打次渔,我就陪他走一趟,反正待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这小子,以前教他的打渔本事,还真没忘”

聚集在一起的渔民们,也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大声聊天。等到准备好出海的物资,很多渔船也陆续驶离码头。只是相比大的渔港,福临岛的这个渔港码头并不大。

全村加在一起,渔船也不过二十多艘。有些大渔船,往往都是几家人一起投资一起经营。类似徐立成这条渔船,则是徐立成早年贷款买到的自用渔船。

平时跟他出海打渔的,也是一个本家人。可听自家三婶说,这位本家似乎不太愿意跟三叔出海。原因是,出海打到的渔货太少,相应的收入也就更低了。

眼下徐立成购买的这条渔船,并非村子最大的渔船,但也不是最小的渔船。十五米的船身,在村子的自用渔船中,也算比较常见的渔船。

一般情况下,这种渔船都会有三到四名船员。可人越多,渔民所能分到的钱越少。甚至有时候,出海没什么收获,徐立成还要倒贴油费。

至于按次数收钱,徐立成同样觉得自己太吃亏。久而久之,除了那个本家人阿贵,徐立成在村里也没什么合伙人。打渔卖渔,都需要徐立成去张罗。

早年三婶身体好,这条渔船也是夫妻两人一起经营。类似这样的夫妻船,村子其实也不少。现在徐海宝回村子居住,对徐立成而言也有一些好处。

只不过,徐立成知道打渔的辛苦,如果不是徐海宝主动提出想出海打渔,估计徐立成也不好意思叫徐海宝帮忙。毕竟,真出什么事,他很难跟徐海宝的父亲交待啊

“宝娃,坐好,准备开船了”

“好了出发”

在徐立成招呼一声后,渔船马达启动,开始缓缓驶离渔港码头。对于很多渔民而言,现在打渔往往都要去距离村子较远的海域,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下网。

早前已经决定去东南方向的徐立成,熟练驾驶着渔船向目的地进发。等渔船航行了一个多小时,渔船的速度也慢慢降了下来。

回到船尾的徐海宝,也询问道:“三叔,要准备下网吗”

“不着急我先看看”

对于徐立成而言,每次出海下网的次数都不会太多。一旦下网下的地方不对,往往都有可能空手而归。所以,选择恰当的下网地点,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比大型渔船都在深海进行捕捞,徐立成的渔船只适合近海捕捞。而近海的鱼群数量,相比深海自然要少的多。有时一网下去,往往都捞不到什么有价值的鱼。

就在这个时候,徐海宝看着面色有些忧虑的三叔,想了想道:“三叔,要不往前面再开开。等下我到海里看看,有鱼的话咱就下网”

“你小子老实坐着,不要随便下海。这里的水也很深的”

“三叔,你忘了,我当的是海军,还有深潜执照呢没事,我先下海摸摸情况,如果有鱼群,我应该能发现的。现在风浪不大,没什么事的”

“你小子真行”

“必须行啊三叔,你慢点开,我先去前面看看”

得到徐立成的同意后,徐海宝脱下身上的外套,只穿了一件四角内裤便跳进海水中。没多久,便潜进海里。看到这一幕,徐立成多少还有些担心。

将渔船的速度降到最慢,缓缓的跟在徐海宝的身后。看着不时冒头的徐海宝,徐立成也显得长松一口气,觉得自家侄子的水性,比早年更加厉害了。

等到徐海宝在海里潜了半个小时左右,基本摸清这片海域的情况后,爬上船的徐海宝也适时道:“叔,前面有几伙鱼群,数量不算太多,但可以下网试试”

“行,你先把衣服穿上。看不出,你小子当了几年兵,这水性越来越好了。先前我看你潜下去,每次能憋上几分钟吧”

“嗯,还行没点技术,当年我也转不了士官啊赶紧下网拖一圈吧”

小渔船用的也是拖网捕鱼,换好衣服的徐海宝,开始将整理好的拖网不断放入海水中。负责开船的徐立成,见徐海宝放网动作很熟练,也就没过来帮忙。

只是让徐立成没想到的是,先前下海的徐海宝,虽然发现了几伙小鱼群,但鱼群的规模都不大。为了让徐立成这一网有个好收成,徐海宝洒了两滴无名珠内的水。

知道无名珠内的水,对鱼类非常具有吸引力。那怕只有两滴,可那些水扩散开来,应该会吸引附近的鱼群汇集过来,刚好能让鱼群进入拖网的捕捞范围。

至于这一网具体能捞到多少,那怕徐海宝心里也没底。只是随着渔船拖着全部放下的渔网转了航行了一段距离,徐立成很快启动自动收网机。

随着拖网缓缓收缩,看着船只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有经验的徐立成忍不住心中一喜。多年的捕渔经验,让徐立成很清楚船只减速的原因是因为渔网很重。

而渔网很重的原因,自然是捞到的鱼很多。毕竟,这里虽说是近海,却也属于外海,海洋污染的情况,还是要比内海更好一点。

等到渔船终于停止前进,渔网也收的差不多。看着沉在水里鼓起一个条形大包的渔网,徐立成显得有些难以置信。在他看来,这一网的收获似乎有点太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