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1/2)
我们开着这艘船周游世界各大洋,其它国家也会认可我们的造船实力。
相应的,未来那些国外的买家,或许也会考虑选用华夏造的打捞船。只要你们把这艘船保质保量的建造好,我跟我的团队,也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辛劳”
将来等到徐海宝的打捞团队扬名世界,其团队驾驶的打捞船,必然进入各国的视线。就徐海宝的了解而言,他这艘打捞船的科技含量,已然不输国外知名船厂。
有这样的技术,造价却要比国外的便宜。相信这样的打捞船,在海外打捞行业也会大受欢迎。至于自己的打捞团队,徐海宝觉得扬名世界是早晚的事情。
甚至徐海宝也有考虑,未来在适当的时候,会给打捞团队配备一艘补给跟保卫的舰艇。有一艘支援舰艇随时待命,也会增加打捞团队的安全系数。
反观陪同徐海宝参观考察船厂的唐兴佑等人,看到打捞船终于定制完成。剩下他们要做的,就是等待船只的交付。一旦打捞船到位,他们便能畅游世界各大洋。
事实上,跟在徐海宝身边这么久,他们也很期待出海探寻海底宝藏。这种期待,不单因为有钱可赚,更多还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冒险情节。
难得一帮老战友退役之后再聚,若能凭借探寻海底沉船宝藏而扬名立腕,或许他们也会觉得无上光荣。到时候也让国外打捞企业知道,华夏也有一批专业的海洋寻宝人
第一三七章发展下的隐忧
伴随打捞船完成预定,徐海宝一行的工作也宣告结束。看着时间不知不觉临近五月,徐海宝知道应该回村子待段时间。事实上,这段时间来村里的游客也不少。
尽管还没出现大量游客聚集的情况,可进入五月之后,正是海岛旅游的旺季。趁着这个时间,徐海宝觉得村子也要多做一些准备,做好迎接游客高峰期的到来。
早前放假回家休息几天的团队成员,以及后期陆续招集来的新成员,都接到徐海宝的通知,全部集结到洼山岛待命。短时间内,他们都将住在洼山岛休整。
尽管洼山岛的重建修复工作尚未启动,可前期勘探设计的事情已经在进行。几家设计公司,为拿下徐海宝这桩设计生意,还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政府方面看到宝雅投资公司,开始在福临岛以及虾岛大兴土木,甚至开始安排方便游客体验的游乐设备,也明白这家公司对开发周边海岛旅游资源,也是花了大力气的。
早前名不见经传的福临岛,如今在国内各大旅游版块,都有相应的推荐跟旅游攻略简介。对于这座华夏最东端的岛屿,很多爱好海岛游的游客也非常感兴趣。
依旧乘座轮渡回村的徐海宝,看到船上出现不少游客,也觉得非常高兴。甚至陪着回村的唐兴佑也很感叹般道:“海宝,看来你这桩生意大有前途啊”
“很正常国民经济依旧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很多人口袋有了钱,也想着找地方放松一下。待在城市里,能看到的风光有限。可出海游玩,也能体会到别样乐趣。
至少我敢说,这个五一黄金周,只怕村子将会迎来首波旅游高峰期。我这次特意回村,也是打算召集村民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衣食住行方面,都必须确保安全。
接下来,你跟虎鲨他们,临时充当一下安保人员。后期的话,我也会在镇上或村里,招收一批专业的安保人员。涉及游客出海下水的游玩项目,都需要格外谨慎。”
看似波澜不静的大海,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跟危机。真要曝出游客发生意外的消息,那对刚刚兴起的旅游事业,也将是一次巨大的重创。
在这方面,徐海宝甚至指示公司管理层,要跟市镇两级领导做好及时沟通。涉及到福临岛附近海域的天气状况,更是需要格外关注。有恶劣天气,一定要及时提醒通知游客。
当轮渡抵达东岭镇时,看着前来接人的村长徐明诚跟父亲,徐海宝也很意外的般道:“爸,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说,让你在家等我就行吗”
看着越来越看不懂的儿子,徐立言佯装严肃的道:“谁说我是来接你的我现在也是村里一员,我是陪你诚大伯,来接那些游客的。这些都是你战友”
“是的我老班长,你应该见过的。这是赵极,也是我跟我一个部队的”
“叔叔好”
对于徐海宝父亲的热情,赵极等人反倒觉得有些不自在。那怕徐海宝没把他们当手下看,可他们却很清楚,每月领到的工资,都是徐海宝在支付的呢
等到徐明诚跟安排好游客上船,才抽出时间道:“宝娃,外面的事都处理好了”
“差不多这次回来,应该会在村里待几天。另外前几天,听老爸说我的老屋修建的差不多,我也打算回来看看。如果验收合格,等五一便正式营业了。”
一听这话,徐明诚也很羡慕的道:“宝娃,不得不说,你小子真有本事。早前我觉得你小子傻,花那么多钱买那么一块废地。现在我才知道,你小子真有先见之明。
虽然不知道,你修好那些房子花了多少钱。可现在,你那些房子做的确实好看。很多到村子的游客,都想着去体验一下。你老妈更是盼着,能提前开业呢”
“那些房子刚刚修好不久,先放置一段时间也很有必要。至于开业的话,我觉得倒不用这么着急。现在游客也不算太多,我也不能跟村里抢生意嘛”
“那的话,要没你牵线帮忙,村子那会有现在的日子。放心,等你开业那天,大伯一定给你包个大红包。这段时间,我家那口子没少夸你有本事呢”
随着游客接连不断进村,村民们的生活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早前还想着捕渔为生的村民,看着其它装修房子的村子,每天轻轻松松赚几百块,自然羡慕的不行。
现在整个村子,很多人家都想办法借钱,也要把自己的房子装修一下。隔几个房间出来,用于接待游客。有游客住宿,自然就会有吃饭的收入。
加上游客还不时租船出海游玩,村民的收入比以往打渔高了不少。甚至这段时间,已经有村民提议,是不是在现有房屋基础上,再往上加一层。
只是这个建议,让最近很忙碌也很踏实的包工头杜行伍给拒绝了。做为村里最擅长做房子的事情,他觉得村里的石屋,两层最安全也最保险。
真要再往上加一层,也有可能出现危险。毕竟,碰上恶劣的台风天气,房屋的层次越高,承受的风力也就越大。真发生什么意外,那就得不偿失了。
除了想增高屋子之外,还有村民想再建新房。对于这些想建房的村民,确实有建新房需求的村民,徐明诚大多都不会阻拦。可完全用来接待游客,他却选择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