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5(2/2)
他不曾开口,深陷惶恐中的老粟,想开口却无法开口,粟嫣然正到背着双手,满脸的邪气,当然更不会说出这番话。
尤其这番话,是个苍老的声音。
声音虽然苍老,却仿似从九天云外的远古深处传来。
老粟精神大振,眼神清明时,那断喝声,还在耳边回荡,犹如千年古寺无人自响的梵音。
袅袅不绝。
再看粟嫣然。
她娇躯过电般的轻颤了下,整个人都变了。
浑身散出的邪性气息,瞬间收敛。
不住上翻露出诡异眼白的双眸,也微微合上,缓缓垂首,盘膝坐在了蒲团上,就此不动。
嫣然,你怎么了
老粟见状大惊,刚要抬手,老道士说话了:“粟居士,稍安勿躁。这位女居士,只是魔性爆发后,遭受佛门驱魔狮子吼的震慑,三魂六魄暂时离体,却无性命之忧。”
佛门驱魔狮子吼
老粟一呆,随即下意识的回头,看向西墙下。
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圆寂的老实大师,依旧保持双手合十,垂首纹丝不动的宝相。
这是道观。
貌似,也只有老实大师这个和尚。
可他已经圆寂二十多年,又怎么能老粟蓦然想到,粟嫣然刚才说过,这个老秃貌似挂掉,但生机,却不曾消失过。
也就是说,刚才那番断喝,就是老实大师所发。
狮子吼顾名思义,就是草原之王狮子仰天狂吼,百兽惊悸鼠窜,声震四野。
那为什么,老实大师白胡子上的灰尘,还覆盖在上面
“难道,是老实大师不曾散去的神魄,眼看嫣然魔性勃发,这才当头棒喝”
老粟想到这儿时,老道士又说话了:“粟居士,可有兴趣,听贫道给你聊聊西北六道”
老粟这才如梦初醒,慌忙回头,语气恭敬的回答:“还请道长赐教。”
要说六道,必须先搞清楚一个问题,轮回六道的由来。
这个问题,又衍生出了第二个问题道教早,还是佛教早。
道教早。
道教起源于黄帝时期有,距今大约是四千七百年的历史。
而佛教,是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距今两千五百多年。
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派遣蔡愔或说张骞等十八人前往西域求佛访道,在大月氏国遇见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僧人,得到了佛像和经典,并载以白马,佛教正是传入华夏。
而六道轮回,原为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被佛教引用,又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
生死轮回说法,特指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生后会六个去处,也被称为六道。
六道,是佛门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分别是天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道、饿鬼道、地狱道。
所以人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只是佛门的说法。
道教,最讲究的则是三界五行。
三界,分别是无色界、色界、欲界。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
道教讲究,世人都在三界五行中,无论做什么,都超不过这个范畴内。
西游记中的那只泼猴,打上灵霄宝殿时,就曾经叫嚣:“尼玛孙爷爷早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个能管得了俺”
而道士之所以苦苦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却和那只泼猴没多少区别当然不是当齐天大圣,而是三十三重天。
欲界六天,分别为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
色界十八天,是虚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
本来,起源远比佛教早,又是本土文化的道教,应该碾压外来所有一切的教宗。
可因为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虚怀若谷,能容纳所有的民族和文化,给他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西来的佛教,因机缘巧合,反而压过了道。
尤其几百年前,随着满清铁骑入关,为稳固统治,培养国人的奴性,大肆斩杀道门,而尊佛。
就这样,道教文化遭遇了从没有过的扼杀,一蹶不振。
佛教,成了第一大教。
其文化,也随着自身香火昌盛,远销大江南北
故而,人人都知道“我佛慈悲。你特么再作恶,死后必定沦为畜生道”等说法。
道家,从来尊崇老子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理论,从来不争不抢,必要时既可以来几句之乎者也的圣人说,也能把六道轮回高谈阔论一番。
这一点,从名著西游记中,就能看出来。
里面的和尚道士,菩萨老君一大堆,大家都是好朋友。
可掌管天上人间地下秩序的老大玉皇大帝昊天上帝则是极尊贵特殊的大道圣尊,是众神佛之领袖。
玉帝爷统领三界六道十方内外,还统御法界的佛仙,管理天地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果位任免,昔发广大愿合道利济一切,为诸神、真、佛、至、圣贤人之师。
因此,又有“佛本是道”的说法。
总之,白云观这个不知道多大年龄的老道士,是不在意六道是谁家说法。
他只是给粟国栋讲述,他要说的:“多年前,那届魔王试图祸害人间。但后来,魔王改邪归正,坐镇神州西北。为酬谢其归正,天下佛道两家,特把西北六道中的畜生道归并为饿鬼道。而把原本属于修罗道的魔道,单独列为六道之一。”
第300章魔王现故而魔蛇生
魔。
魔在汉字中的注释,特指邪恶的厉鬼。
但魔道,却是一种处世求道之途。
只是从古至今,魔道就被人所误解,其实不然。
魔道与传统道法所不同之处,在于其另类处事求道之途。
魔道的修行,与道教和佛教虽然不同,但是殊途同归。
道家讲究顺应自然,即人们所常说的道法自然。
佛讲求超脱轮回。
魔道则推崇自在由我,是一种不受世俗伦理与轮回所限,放荡不羁的超脱轮回的处事方式。
自古,魔道就和道家、佛门,并称为三大道。
只是世间人都想修道成佛,没谁稀罕去当魔。
但谁都不得不承认,唯有魔道中人,才是个性洒脱,超然,不在意得失,不理睬所谓的规矩,却又有着强大的底线,因此才会有“虽千万人,老子单干”的吞天气概。
世人越是不屑做,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