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向你而行 > 分节阅读 44

分节阅读 44(1/2)

目录

d人就细节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两人从实验设备谈起,又聊起做实验的细节,交流了一番。

“我们是通过光学设备扫描大气层,追逐大气层中的振动现象,将之可视化”郗羽有条不紊地说起实验,“接下来,我们通过数理分析找到了可以用于描述振动模型的方程。”

“这套光学设备是怎么工作的”

她发来了一张非常简陋的手绘版草图:“因为保密协议,实体图不能让你们看。”

这个草图看上去很像舞台的下方的探照灯,肖萌小声和路之航:“别看这样,但这套系统,我估计很贵。”

“是很贵,大概花了八百万美元,不过好在可以用在其他地方,”郗羽听到了她的吐槽,很愉快的解释了一下,“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得到了和我们类似的方程”

路之航简单介绍了一下实验室现在采用的办法。

“你们的方法很有趣,使用价值高,而且很省钱”郗羽笑着说,“真厉害,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是她的主意。”路之航指了指肖萌。

“很聪明的办法。”郗羽对她眨了眨眼,“忘了问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肖萌,是路师兄的师妹,信息学院大一的,”忽然被研究者表扬,肖萌很不好意思,“我没有起那么重要的作用,功劳都是师兄的。”

“不用谦虚,”郗羽对她比了大拇指,“能想出这种办法,你绝对有科研天赋。”

第62章

随后路之航和郗羽就开始讨论数理方程,凡是数学方程都需要写出来,电脑写方程显然不太方便但路之航用的聊天软件支持手写板交流,路之航就从书桌里翻出个手写板,把公式写在上面,然后发给她和她探讨方程的解法。

“稍等,我也找一块手写板”她回过头去,看着她的身后的书架,“应该是有的吧,在书架上吗”

她用的摄像头是性能显然非常好,可拍摄范围相当大,肖萌这才发现郗羽身处是一个相当大的书房,摄像头拍摄到的地方,是一壁贴墙的高大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

“抱歉,等我问一问,”她回过头说,“我在男朋友家里,我也不知道他把手写板放在哪里了,他应该是有的。”

随后她从座椅上站起来,离开了摄像头能拍摄到的范围,不过说话声还是能传来。

“教授,你的手写板在哪里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一个的不徐不疾、略显低沉的男声由远及近:“在书桌右下方的抽屉。”

“是吗”

她很快回到视频里,然后弯下腰又消失在视频里,书桌下方传来了拉门和翻动声。

“哪有我没有找到啊”

很快,一个戴着眼镜,穿着一身藏青色西装的男人出现在视频里,他察觉到这段视频聊天还在继续,于是转头看着摄像头,对路之航和肖萌略一点头:“你们好。”

天地良心,肖萌觉得自己真的不是颜控,路之航那么高的颜值都没有轻易的击垮她。可这位“教授”转过脸看着屏幕的一瞬间,肖萌还是觉得心脏加速跳动了一下。

怎么说,路之航的相貌是很锋利的,是一种冷峻的、过于有距离的帅,是一种好看到宁愿默默欣赏他的脸也不会想要主动表白的帅虽然自己还是表白了,但那和颜值的关系不大。

可这位“教授”不同。他百分之百符合肖萌的审美,完全是中国古书上说的君子如玉的长相,沉稳、内敛、儒雅。肖萌想起郗羽叫他“教授”,真是,如果自己的教授能长成这样,恐怕她每次考试都能得满分。

她深呼吸一口气,回了一个自认为最可爱的微笑:“你也好。”

这位教授着对两人颔首,视线从屏幕上挪开,微微弯下腰去,对郗羽说:“对,右侧的第三个抽屉,白色的盒子里。”

“啊,找到了。”郗羽在桌子下忙活了一通,最后拿着手写本,扬起脸对那位教授小声的抱怨,“你怎么放在这个盒子里”

“因为暂时用不上,就先收起来了。”他抬腕看了看表,低头和郗羽说,“我先出去了,中午回来。”

“好。”郗羽说。

随后他礼貌地对视频里路之航和肖萌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

郗羽有了手写本,可谓鸟枪换炮,她和路之航就方程的计算、分析热烈的讨论起来,时不时的互发文件。

肖萌总算见识两个研究者会陷入怎样的狂热了。在他们的讨论正式开始的第二分钟开始,她就陷入了“完全听不懂”茫然状态,路之航和郗羽的交流是英汉夹杂的,兼大量的数学用语。

肖萌一边感慨自己的知识面真是少,干脆仔仔细细参观起路之航的书架,书架上的书挺多至少比她家的藏书多,她起初以为这些书全是路之航的,后来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是。

这一壁书架看似是整体,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被分为了两部分,两个架子上贴着不同的标签,左侧是“freddie”,右侧是“路一纯”。

肖萌情不自禁地一笑。因为家里面积有限,双胞胎共用一个书架一个衣柜,她和姐姐也在书架上贴了标签来区别两人的所有物。

属于路一纯的书架上,摆满了文学、文艺类图书,还有部分教育类、心理学类图书,出人意料的是,还有很多儿童读物,都放在显眼的位置。肖萌想,路一行的妈妈一定是个很有趣的阿姨。属于路之航的书架上,中文、英文、挪威语三种语言的书都有,尤其以英文书最多,几乎都是各种理工科方面的专业书籍,基本上看不到文学类艺术类的图书,唯一能够勉强算得上是通俗类读物的,大概就是一些科学史图书了,比如剑桥科学史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等,还有大量科学家的传记,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到图灵到冯诺依曼都有。

这对母子的爱好完全是两个极端啊。

“师兄,我可以看看你的书”她问。

“你自己拿。”路之航沉迷于和郗羽的数学讨论,对她的自作主张没有疑问。

路之航拥有的科学家传记中,关于牛顿的书最多,一共有三本。肖萌于是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厚厚的、英国人写的关于牛顿的英文书,肖萌仔细地翻了翻,发现这本书蛮有趣的。

这本书里讲述了很多牛顿的生平轶事,大量引用了牛顿此前从未公开过的日记。

肖萌早就知道,路之航看书时比较喜欢做笔记,这本书也不例外,他用记号笔画圈出了许多他认为意思的地方。肖萌敏锐地注意到,路之航圈出的片段大部分都是和牛顿的性格有关。

大科学家牛顿的性格之差,稍微对科学史有一定了解的都很清楚,他在日记里写下的内容,也充分展现了他那内向孤僻的个性,比如“对我母亲发了火”“我打了妹妹一拳”“我对所有人大喊大叫”“我想一死了之,并且希望某些人也一起死”。

其中,针对牛顿日记中的“我希望独自一人,所有人都理我远点”这句话,路之航还用英文写了一句“和我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