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午饭挺简单,大鲤鱼炖了一大盆,四妹还临时又煮了粟米饭,一家子人围着桌子,菜虽简单,罗锋却吃的很高兴。
“妹夫你现在打渔渡人日子过的也艰难吧”罗锋问。
“是啊,平时也就勉强糊口,可如今大家日子都难过,有时做个船还得欠着船资,说是下次给,可是下次又得下下次。”
“不如跟我到县衙帮闲,帮闲的情况我打听过一些,我做捕快,手下会有自己的帮闲,你们跟着我一起做事,到时总能赚份养家糊口的钱粮的。”
“行,我听五哥的。”虽然周新比罗锋大上好几岁,但他却还是尊称罗锋一声五哥,毕竟这是妻子的哥哥。
还没去县衙报道,但罗锋已经拉起了一支自己的帮闲班子,四弟罗存孝,还有弟弟罗小六,以及三姐夫疤脸赵贵和四妹夫周新,这一来就是四个帮闲了,都是自家兄弟亲戚,总是最可靠的帮手。
中秋节后,长白山下,章丘县城门口。
一行人出现在城门守卫的视线中,为首之人骑着匹大黑马,腰挎横刀身背弓。马前一个牵马少年,背着包袱,扛着个大铁棍。
马后还有五人,一人扛着把大铁锤,一人拿着把长柄渔叉,还有一个汉子脸上则有道恐怖的疤痕,他身背猎弓,腰悬短刀。
还有两个年轻的少年一人一根木棒紧随其后。
看到这行人,城门守卫不由的面色紧张。
不久前刚有蓝面十八鬼横行齐郡,这突然出现一群人带着家伙什,不由让他们紧张。
“什么人”
守卫大喊。
“吁”
马上人跳了下来,亮出一块腰牌。
“章丘捕快罗五,前来报道”
把守城门的两人都身着皂衣,他们其实不是兵而是役,跟罗锋一样他们同属县衙三班,不过他们不是快班而是壮班的,壮班本身就主要负责把守城门、衙门、仓库、监狱等要害部门。
查验腰牌,确认了罗锋的身份后,那位壮班的汉子立即脸上堆笑,“原来你就是罗五兄弟啊,这些时日县城里到处都传说你捕拿蓝面鬼的传说呢,兄弟们之前恰好在外办差,没能见到你,早就盼着想结识兄弟了,想不到今日我们兄弟当班把守城门,却刚好碰到兄弟入城,真是缘份了。”
罗锋拱手与他寒喧几句。
“罗兄弟,张县令早发话了,若是见到你入城,便让你先去县衙见他。”
“县君找我”
“可不,几天前县令就发话了,让守门的兄弟每天候你消息呢。”
罗锋点了点头,“可是有事”
那人道,“罗兄弟这些天呆在乡下,怕是还不知道吧,最近又出大事了”
第35章知世郎现身
闻听县令有召,罗锋也不敢怠慢,让守门的壮班汉子先带小六他们五个安置,然后自己赶往县衙。
“小五你总算来了。”
一进衙门后院,县令张仪臣便向他招手喊道。
罗锋望去,只数日不见,本很是儒雅的张县令面容有点憔悴,头发随便的挽起连冠都没戴。
“罗五拜见张使君,不知发生了何事”
“又出贼了”张县令叹气道。
在张仪臣的旁边,还有个中年文士,儒袍幞头,却是张仪臣的私人幕僚,他对罗锋简单的说明了一下问题。
原来在蓝面十八鬼被擒杀后,章丘的治安为之改善了许多,张县令还受到了郡丞张须陀的赞赏,连百姓商旅也都称赞不已。
张须陀前几日到郡城上任,很快派人发下一道公文,却是要求章丘县往郡城运送一批粮草。
接到任务后,张县令立马就调齐了三百石粮食,又征召了五十个民夫负责赶车运送,可谁知道三百石粮食和五十个民夫,一出章丘县城没多久,便就失去了消息。
“这三百石粮食是郡丞急要的,郡丞到任之后,宣布要征召郡中各县乡壮,秋后集训,然后辑贼剿匪,平靖治安。郡丞让各县输粮派丁,结果咱们县这三百石粮和五十壮丁刚出县城就没了踪影,你说这可不是麻烦大了吗”
“敢问可有线索三百石粮食得总上三四十车,又是车马又是骡子的,还有五十个壮丁,总不可能凭白无故的消失,还无影无踪的。”罗锋道。
按理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县令应当先通知郡丞张须陀,然后也应当召集本县官吏捕快等寻找,不应当眼巴巴的等着他这个还没正式上班的小捕快才对的。
张仪臣从书桌上拿出一封信递给罗锋。
“这是昨日有人扔到县衙的信,你看看。”
字写的很草,好像是故意用左手而写成,但内容倒是不影响阅读,信中有人自称对本次事件负责,说现在章丘县的人和粮都在他的手中,他劫了这批粮和人呢,要跟章丘县谈个买卖。
他索要黄金百两。
落款知世郎。
看到知世郎三个字,罗锋眼睛跳了一下。
虽然张县令在收到这封信后,已经到处打听,都还没打听到这个知世郎到底是何人,可罗锋却知道。
盖因为读过隋唐历史的人,尤其是熟悉隋末这段历史的人,就没有一个会没听过知世郎的。
知世郎是个人的名号,这个人算的上是隋末诸路起义反王中最早期的一人,虽然他可能称不上真正的第一个反王,可隋末大乱却可以从他扯旗造反开始。
知世郎王薄,正是章丘人,大业七年在长白山做无向辽东浪死歌,扯旗聚众造反。
当时东征高句丽开始,朝廷广征士兵,又征召大量民夫百姓服役运粮,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沸腾,王薄的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可谓是一石激起千重浪,火星燎原了。
现在是大业五年,距离这位知世郎真正造反还有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罗锋相信历史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历史的王薄最后造反,那说明这个人骨子里其实就是有一种反叛的性格,如今虽然还没到大业七年,但百姓生活也确实越来越不好,许多人超期服役,长期在外不得回家。
“知世郎只要赎金吗”
“嗯,他只要赎金,而且只要黄金,要一百两黄金。他的条件是让我们拿一百两黄金去赎回那五十个民夫,至于被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