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5(2/2)
罗家现在一户变七户,还都是上上户,于是家家要出五石粟,一下子三十五石粟就没了。另外罗成之前有一千亩地,如今又给了二百亩永业田,成了一千二百亩。二百亩职分田,倒不需要另交粮,一亩二升,千亩二十石,这里又是二十四石。
“五十九石粟啊,我们家今年虽然增加了不少地,可那都是秋后增加的啊,按说应当从明年开始交吧”老大继祖有些心疼了。
五十九石粟啊。
这差不多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了,以往吃的少点,还吃不了这么多呢。
“算了。”罗成倒懒得去为这点事麻烦了,“可以折钱吗”
“按规矩是不行的,不过咱家里没粮,我可以联系下粮商,买粮缴仓也是一样的。”
如今大米价格差不多是斗米二十文,缴仓的是粟,要便宜一些,大概一石也要一百五十钱左右了,五十九石粟起码得八千多钱近九千钱。
这还是罗成是官,二姐夫是户佐,他们出面粮商会给点面子,否则这个年末时节,要买这么多粮估计还会被抬价一波,出上万钱都可能。
“那麻烦二姐夫帮我们找粮商买粟缴仓了,回头我送一万钱来。”
“要不了这么多,有八千差不多。”
“不占他们那点便宜,另外让户司兄弟们帮忙,总得请大家吃点酒的,买粟剩下的几百钱就请二姐夫代我请大家喝点酒好了。”
“小五你就是太讲究太客气了点。”王子明笑着答应下来。
交完义仓粮,罗成又让王子明把罗家以前拖欠的钱粮账目调出来看了下,其实真不算多,加一起也才折合约几千钱。
但对于以前的罗家来说,这却不是个小数字了。
罗家以前的租调其实倒是没欠过,拖欠的主要还是义仓粮以及一些额外的各种摊派,县里经常有各种摊派,每次数量不多,但架不住三番五次的摊,于是乎,便越欠越多了。
大哥继祖还在那里算,“如今五弟是官人,明年可以免租调庸,也无须服杂瑶,不要交摊派,可我们分户另过,却要交租纳调了。”
“有田百亩,但租却依然按丁交,一丁不过纳租二石,调绢二丈,绵三两,倒也是能负担的起的。”罗成安慰道。
以前没田地的时候,这两石租两丈绢三两绵就真的压力不小,可现在老大有地百亩,那摊下来其实一亩地也不过是交租两升。而一亩地起码能收一石,就算扣除成本人工等,也就三十税一左右,可以说对有地的自耕农来说还是不高的。
隋朝百姓真正压力大的不是租调,也不是一年二十天的正役,恰相反,最苦百姓,最压榨民力的是隋朝各种各样的杂瑶役。特别是大业天子继位以来,好大喜功,各种工程不断,又工征西讨的,天下郡县百姓征召不断,大家都没空在家好好种地生产了,受召服役既误农时,又劳累身体,特别是等到东征高句丽一起,朝廷调派一百一十万大军征辽,而征召了几倍的民夫运送粮草和器械。
几百万的民夫被征召,千里迢迢运粮运械,送一石粮食,自己路上得耗七石,真正搞的天怒人怨,最终天下沸反。
“交点租调没什么,现在你们也有官身和吏身,起码不用担心服役了。”
二哥承宗道,“可我们现在都忙着衙门的事,明年家里这么多地谁来种呢”
“二哥你也真是太过杞人忧天了,我们没空种,可以请人种啊。我们家不还有二十多个奴隶吗更何况,奴隶种不过来,还可以把地佃种出去,或者雇请长短工啊。放心吧,别说一千二百亩地,就算是两千亩地,敢不用担心种不过来。倒是要担心明年的天气好不好,不要有什么水旱蝗虫之类的就好。”
这么一说,大哥和二哥倒也轻松了不少。
罗成看着一大家子人,心里想的却不是他为家里新增了上千亩地,而是费尽千辛万苦,终于为大家谋到了一个官身、吏身,起码年后,他们一家子男人,再不用受衙门征召,到各地去服役了。
父兄不用去涿郡打制军械,三哥也不用去东莱郡造船,四哥不必去洛阳修城,他也不必再去河北挖河沟了,甚至连几个姐夫们明年也一样不用担心这折腾人的杂瑶力役。
只是,年后就是大业六年了。
明年就是东征准备的最后一年,后年便是一百一十万大军东征高句丽之时,那时皇帝将征召天下数百万民夫往辽东运送粮食军械,只怕那个时候他们也未必能躲的过去了。
第184章年终福利
约莫着申初之时,随着衙门的散衙鼓响起,罗成也伸了个懒腰准备下班。
申初,也就是大约三点钟,衙门就下班了。不过现在不叫下班,叫散衙或散值。说来当个官吏还是很舒坦的,大隋的衙门官吏延续的是自秦汉起的休假制度。
又称为休沐,五日一休。
古代沐指洗头,浴指洗澡。休沐,本意就是给官吏们放假去洗头休息,据说因为古人头发长,洗头很费时间,而且洗完头之后一时不得干,披头散发的很没形像,所以官吏们一般洗头后就不会理事见人的。
官府也特意每隔五天就给官吏们放一天假休息。
而到唐时起,便要改成十天一休,称为旬休。
罗成是郡兵都尉,算是郡兵体系的,一般情况下是不用到县衙当值坐班的,不过如今是年末,各种盘点工作很多。
另外杜如晦发起的年末清缴,搞的风风火火。
有罗成带头清还欠缴做榜样,其它豪强大户们也不敢敷衍。倒是有些人想要敷衍,陏便交点钱粮应付过关,可这次杜如晦有妙招。
他把催缴这个工作交给了郡兵团,当然无利不起早,皇帝都不差饿兵。杜如晦跟罗成说,催缴有提成,催上来一石粮,县里就赏兵营一斗。催上来一贯钱,就赏一百。
这就是一成的提成了,这个提成可就相当的丰厚了。
罗成的郡兵营那是个花钱大户,有这样的好事岂会错过。
当天罗成就传下命令,郡兵营五百人,除了当值的一百人,其余的四百人全都集结,由各旅帅、队正们带队,跟着县衙户司的佐史等差役,一起下乡清缴。
所得提成,还是按老规矩,负责催缴的那队人先分两成,剩下的八成,一半存入营中,做为以后所需开支,另一半则拿来给全营兄弟分。
总之,谁有本事催的到钱,就能多拿那两成。
在这种悬赏刺激下,郡兵营的弟兄那是卯足了劲。
郡兵不比普通衙役,这些人去催债,直接搞的跟打仗一样的,全副武装,扛枪提刀的过去。到了地方,你不缴不行,他们就坐那里直接翻查你家的家底。
你说你没钱,但郡兵还就不找普通的百姓,他们专门找那些欠的多的大户商贾们,没钱是吧,翻看一下就知道了。
其实多数大户豪强不是没钱,而是不愿意交。
要真的他们都没钱交,那普通百姓活都活不下去了。
郡兵们直接查你家仓库,翻你家柜子,你还无法反抗,要是反抗,不好意思,他们可是全副武装的,就算大户们家里有家丁仆役,可你敢跟郡兵们动手吗这些家伙可是剿匪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