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4(2/2)
而打下平壤后,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城中的物资极多,每天大家都吃的很好,肉管饱不说,每天还有新鲜的蔬果,更别说这炎炎夏日,终于不用睡在野外受蚊虫叮咬,白天被暴晒了。
只是下面的弟兄们高兴之时,左五军上面的将军们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攻破平壤已经五天,来护儿还没联系上。
而北边却不断有坏消息传来。
溃败北逃的八军,并没能轻松逃走,先是左三军的辛世雄殿后被围,兵败身死,左三军溃败。然后是于仲文十几次组织殿后阻敌,皆败。
等各军逃了数天后,粮尽。
于是最艰难的时刻到了,许多士兵只能把马杀了充饥。可没了马,更逃不快。
鸭绿江边。
国内、乌骨等鸭绿江西岸的高句丽军封锁了鸭绿江,前有阻敌,后有追兵。
本来逃在最前面的宇文述左一军,结果在渡河的时候,被埋伏的乌骨军半渡而击,左一军死伤惨重,三万余人,结果只有宇文述带着两千余骑逃过鸭绿江。
左一军一战阵亡近半,另有一万余人被俘。
而其它几军,也被阻拦在了鸭绿江东。
高句丽几支兵马汇合,尤其是当侯莫陈、冯孝慈他们带着六千余人马突围逃到了大行城后,高建武在留下一支人马封围大行城后,便率主力去与乙支文德汇合。
多达十五六万的高句丽和靺鞨军在鸭绿江一线,无情的扫荡和践踏着又饥又疲的隋军。
面对着高句丽强大的阵容,本就分散突围的隋军更是四分五散,唯有于仲文和薛世雄两人最后勉强集结了大约五万人的军团,一路边战边撤,始终没被高句丽人杀散。
而这也全靠着从侯莫陈那里过来的薛世雄之子薛万述的帮忙,薛万述找到了父亲后,把之前左五军沿途埋藏粮食的地点告诉了他,然后他们沿途找到粮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填饱了肚子后,终于才有敢一战之心。
最后与于仲文汇合,两军边打边撤,一路靠着左五军藏的粮,才撑了下来。
最终,于仲文与薛世雄也撤到了大行城中,虽然五万大军只剩下三万来人撤入大行城,可毕竟也算是终于逃脱升天。
至于其它诸军,基本上没有一军保持了完整建制逃过鸭绿江,基本上都是被击溃然后分散逃离。
据战场上得到的混乱消息,渡过鸭绿江的九军,除罗成的左五军外,其余八军,只有于薛二将带了三万来人撤到了大行城,剩下的二十多万大军,只有不到五万隋军突围冲过了鸭绿江。
有近四万人直接战死在平壤到鸭绿江的这几百里地路上,更有近十五万人被俘。
而就算逃过鸭绿江的那几万隋军,想要一路逃回辽河边也是万分艰难,他们一没建制,二没粮食,沿途几百里要穿越诸多高句丽山城,可谓是九死一生。
九军三十余万人马过江,大行城有原宋老生率领的左五军一万人马,再加侯莫陈他们带去的左五军五千来人,再加上薛世雄、于仲文带去的三万来人,加起来还有五万,据守大行城,算是暂时稳住了。
再就是平壤城中,打下平壤后,还剩下一万七千余人的罗成所部。
只是大行城现在虽有五万来人,却也是自身难保。
在鸭绿江击溃八军后,乙支文德和高建武便迅速挥兵沿江而下,最终兵围大行城,足足十八万高句丽和靺鞨联军。
小小的大行城,也是压云压城。
而且大行城里的众人,也并不知道罗成去平壤有没有得手。
更不知道,罗成有没有联系上来护儿。
平壤。
破城已经五天了,罗成还是没有联络上来护儿。
去贝江口寻找来护儿的人回来报告,说那里只留下了隋军扎营的痕迹,并没有发现隋军。来护儿似乎带着水师已经撤离了。
听到这个回报。
平壤城中的左五军将校们都沉默了。
费尽心思杀了个回马枪,在十几万高句丽人眼皮底下,硬生生的偷下了平壤城,可是现在,来护儿居然不在海边,而且根本找不到人
“这真是又一个坏消息,另一个坏消息是八军彻底溃败,再无回师平壤的可能。而且,高建武、乙支文德已经把侯莫陈长史围在了大行城,他们似乎也发现了那并不是我们左五军全部,所以,高句丽大军随时就可能杀回平壤城下。”
“没有来护儿的水师支援,我们根本不可能守住平壤城的。”魏征皱眉道。
第386章屠城
找不到来护儿,别说要守住平壤城,就是想要撤离,都没办法。
现在他们攻破了平壤,生擒了高元,但却陷入了一个骑虎难下的艰难处境之中。
“你说我们就守在这里,行不行”嗣业问。“就算现在找不到来护儿,可我相信他肯定还没回东莱郡,只要他还在这朝鲜半岛海岸,那他早晚能够知道我们在这平壤城。等他知道消息,必定会来援。”
只是魏征却打破了嗣业的幻想。
“三将军说的虽然不错,但有个问题是凭我们这万余人,能守平壤多久以坚持到水师来援吗如果说现在找到了来护儿,我们或许能坚持一下,可现在连来护儿人在哪都不知道,我们要坚持到什么时候,又能坚持多久呢”
高句丽大军随时就要杀回来,最快可能就在三五天之后。
而现在八军溃败,虽然大行城还有一支兵马据守,可他们自身难保,平壤城的左五军别想指望从辽东方向再有援军来了。
而高句丽却能集结十五万到二十万的大军来夺平壤。
老四嚼着一条牛肉干,“提醒下诸位,现在可是已经七月了,辽东的气候,一入九月,可就秋雨连绵,到时大河小河水位暴涨,加上辽东秋季寒冷,行军可是极困难的,更别说等入了冬后更难行军。”
罗成捏着下巴,就一万七千人,要守住平壤,实在是太艰难。固然,如果左五军死守,或许有一定机率能等到援军到来。
可问题是,这对罗成来说值得吗
不说守住的机率太低,就算真守住等到援兵来,估计他这一万来人,也得全扔在这里。对他罗成来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实在是划不来的事情。
尤其是如今天下大乱,手里的兵权就是最大的保障,这一万来人马可是他罗成在战场上锤炼出来的,不说能打,而且他有极大的威望。
如果打没了这支兵马,就算他罗成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