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2(2/2)
他们都想着争做最先入城者,虽然突厥人里没有先登和陷阵的功劳,可先攻入城的,也是能够得到更多战利品的。
“大隋万岁”
五十九岁的王仁恭放下面罩,端平马槊,大声高呼。
刘武周和尉迟恭两员跟钢铁黑熊一样的家伙也齐声大吼。
“大隋,万岁”
一声又一声的呼喊接连响起。
伴随着这战号。
两千骑具装骑兵滚滚出城,如一道钢铁洪流。
五天血战,无数骑士倒下。
可他们依然不惧死。
由雁门都督府的边疆骑兵和骁果禁卫军中的皇家重骑组成的两千重装骑兵,人马皆甲。
在汉魏之时,重装甲骑兵很少。
在骑兵早期,因为没有马镫,所以骑兵并不是战场主力,他们只承担着诸如斥候、联络之类的任务,到后来,发展为骑马步兵。骑马机动,下马步战,再到后来,骑马弓箭手。
一直到马镫完善,马鞍也不断增强后,于是草原上的民族,都成了强悍的骑兵战士。
汉朝曾经就一直被这些骑兵所袭扰,而汉朝虽也训练骑兵,可骑兵却总不如草原骑兵,直到卫青他们一改骑射骑兵为突击骑兵,为骑兵们装备上长矛,使用突击入阵的作战方式,这才让汉军从此一败再败匈奴人。
说到底,当时汉朝毕竟技术先进,汉军的武器铠甲,都是远超匈奴人的,当他们放弃了骑射这种以已之短攻敌之长的骑战方式,于是匈奴人就悲剧了。
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多的是中原的混战,各方的技术和财力都不弱,于是铠甲再次增强,然后便又出现了更强破甲的马槊和鞭锏等钝器使用,再然后又出现了甲骑具装。
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在北方,重装骑兵各家都有。
强悍者,甚至有数千上万的重装骑兵,这些重装甲骑兵的冲击力是无可置疑的,尤其是对付步兵的时候,那简直就是无人可挡。
具装甲骑的冲击,往往能把十倍于已的对手击败。
而到了南方,往往一二百重骑,就能将成千上万的兵马打败。
使得后来的南朝,甚至经常做甲的具装甲骑,就是用皮或布做成具装甲骑的样子装备轻骑兵,伪装成重骑兵,可是混在军中,却往往能吓的敌军胆丧。
突厥人没有什么重骑,他们到现在都还崇尚着骑射,突厥人几乎都是弓射轻骑。
骑射是他们天生的技能,但具装甲骑的成本太高,并不是那些牧羊养马的草原部落人轻易承担的起的。
两千具装甲骑人马皆着黑色明光甲,这种明光甲是特制加厚,整个人都被铁甲摭挡,他们平端着如林的黑漆马槊,从城中鱼贯而出。
然后迅速在城外列阵。
重骑排出长长的横阵,每排之间相距十余步。
王仁恭没排锋矢阵,他们是重装骑兵,每一个重骑都是一把锋利的刀,横扫过去,攻击面积更大,杀伤力也更惊人,因为没有人能挡的住他们的冲击。
天空更加暗淡。
重骑们黑铁盔上红色的盔缨那么的耀眼。
黑漆槊上银色的铁缠也闪闪发光。
王仁恭策马在队列最前,这位老将亲自带队冲锋。
“为了大隋”
两千具装甲骑奔驰起来,连人带马加上铠甲武器,超过千斤的重量,千万只马蹄踏在大地上,使得大地都在震动。
挡在他们前面的,是沿着雁门城墙下如蚂蚁般的突厥人。
几里长的城下,到处都是突厥人,他们抬着梯子,推着云梯,推着攻城槌,还在奋力的前进。
当他们感受到那股子巨大的震动时,具装骑兵已经如同一股黑色的暴风席卷而来。
具装甲骑又称铠马战士或铁甲骑兵,他们既有最强的冲击力,也有最强的防御力,所以每一个铁甲骑兵,在冲锋的时候,都是目中无人,无视一切的。
人挡杀人,神挡弑神
大地在剧烈颤动,马蹄声如雷般轰鸣。
一排一排的铁甲骑兵疾驰而来,带起冲天的尘土。
那些如蚂蚁般的突厥人,几乎连列阵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那钢铁洪流掀飞践踏,仿佛如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
远处的突厥兵惊慌的大声呼喊。
一些将领试图让这些弃马攻城的部落战士列阵迎敌,可是他们只有弓和刀,长矛都没有几把,凭血肉之躯,如何对抗这滚滚铁流
始毕可汗目光一直盯着这边。
他的眼皮跳动着。
“拿弓射,射死他们,让附离狼骑从后面射杀他们”
精锐的附离狼骑策马杀出,他们没有正面迎战这铁甲骑兵,而是出现在重装骑兵的后面,这也是草原上狼的战术,。
举着银狼头旗的驸离狼骑纵马疾驰,可两千隋军重骑却根本都不理他们,只是一直向前冲。
尉迟恭的马槊已经不记得洞穿击杀了多少个突厥兵了,打到后面,甚至马槊都掉落了,他拔出九节钢鞭左劈右砸,依然势不可挡。
“杀杀杀”
重装骑兵们一旦冲锋起来,他们的眼里,便只有拦路的敌人,而没有其它。
挡我者死
无数箭支射来,但多数箭支都被重骑们的铠甲和披风挡住,少数箭射透外面的铁甲,可里面还有皮甲内衬。
人马皆甲。
防御掉绝大多数的箭支。
在突厥人看来,这些人简直就是杀不死的怪物。
可这些骑士们却早就用铁链把自己和战马链在一起,就算被射死了,他们也不会落马,战马依然会驮着他们,跟随着队伍继续冲锋,直到力尽为止。
除非战马倒毙,否则这些骑士就真跟不死一样,冲锋不止。
就算是战马驮着个死骑,可巨大的冲击力撞上,一样都能撞死踩死突厥人。
第597章铁马连环第九更
“陛下,不好,突厥人派出驸离狼骑绕后了。”
马邑郡丞李靖见到上司王仁恭带着兄弟出去后,突厥人那阴险的绕后,立即瞧出了危险。
“王仁恭他们应当不惧突厥轻骑吧”虞士基道。
四十六岁的李靖仪表堂堂,魁梧高大,他跟皇帝差不多年纪。
做为马邑郡丞,负责军务的官员,李靖骑射的本事自然是不差的。其实李靖还长于谋略,擅长练兵。他也是关陇将门出身,他的舅父更是隋初四大名将之一的韩擒虎。
李靖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郡公,父亲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