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8(2/2)
已经得赐名为杨国庆的奚王可度者,看着这景象充满自豪。
身为奚王,以前他手下常备的侍卫不过五百骑,可自从他投效罗成之后,那是实力大增。尤其是以在边市贸易中他占了许多好处,每次去贸易,他自然占最大份额,能换到最多的商货,也自然也赚到更多钱。
后来他在奚境迎汉商进来,也开始设立集市,开始收税,这税自然是落入他口袋。
有钱了,自然就会有兵。
更别说,跟着罗成去打突厥,回来得了那么多装备。
于是他用这些装备和钱,开始扩建自己的常备侍卫军,现在已经足足有五千骑了。这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毕竟要维持一支五千人的常备侍卫,就得他负责这些人的开销,人吃马嚼,五千人以前他根本养不起,可现在他不但养的起,还给他们装备的很精良了。
他的五千侍卫,其中一千骑装备着大隋的铁甲,另外四千骑,也都装备了皮甲。人人配弓,个个带矛。
“饶乐侯,我听闻你有个女儿被称为草原上的珍珠,非常的美丽大方,而且还未订亲下嫁”
罗成心中惊叹着奚王实力这几年暴增的同时,笑着开口。
杨国庆一听罗成提他心爱的黑珍珠,于是万分得意自豪,拍着胸膛说,他的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无价之宝。
罗成先是打听了下这位明珠的年纪,听说已经十六岁,于是笑着问道,“我们中原的诗经中有一句很美丽的诗,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帅也爱慕明珠之名,想要追求,不知可否”
罗成的姐夫王子明在一边对可度者诱惑道,说罗成愿意拿出一千支长矛,八百把横刀以及一百副铁甲,另外三千匹绢,三百匹蜀锦来求得这位奚王明珠。
杨国庆有些意外。
甚至有些迷茫。
他儿子苏支现在为罗成的义子,而现在罗成又要求娶他女儿而他又知道,罗成是有妻子的,女儿过去也只能做妾。
这既乱辈份,也无疑会委屈女儿。
“怎么,饶乐侯是不愿意这门亲事,难道这还会委屈了令千金不成”
罗成在边上笑呵呵的道,“我是真心爱慕令千金,我愿意再赠送饶乐侯你一百副具装甲骑。”
这话一出,杨国庆不由的深吸了口气。
上次跟罗成去打突厥,他可是亲眼见识过罗成麾下重装铁骑的威力的。那种横扫一切的气势,真正让人羡慕。
可是他们奚人,却从没有具装甲骑,因为这种铠甲他们既不会造,又没地方买,而且成本太高,也装备不起。
平时也就是高价偷偷弄个几副来收藏而已,根本无力装备出成队的重骑来。
现在罗成直接开口送他一百副,如何不让人心动。
“饶乐侯,我马上要发兵征讨渊太祚,若是我们亲上加亲,那我这次肯定也要带上你们饶乐府,到时我承诺,打下的渊氏土地和人口归我,但你们攻夺的钱财牲畜,甚至是夺得的铠甲兵器全都归你们,一件也不需上缴。”
罗成又抛出一个大饵。
这下杨国庆眼睛都不由的瞪的巨大,呼吸也急促起来。
上次跟罗成去打突厥,虽然损失不少,可收获更高。
攻下的地盘和人口归罗成,而夺取的牲畜钱粮还有武器铠甲全都归自己,这种好事可是太难得了。
“我答应,如此美事,岂有不答应之理,我答应了。”奚王忙不迭的应允下来。
第687章忠义无双李靖
安东。
铁岭军镇内。
安东柳城郡太守、忠武军第一军军使李靖正有些不安的在厅中踱步,凭着敏锐的直觉,加上小心的调查,李靖刚刚得出一个让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的结论。
“罗家这是要造反了啊”
综合种种迹像,尤其是这段时间罗成的反常行踪,让李靖得出了这个结论。
只是得出这个结论后,他并没多高兴,反而是惶恐万分。
罗成要造反,那忠武军何去何从安东道又将置于何立场
还有他这个刚从马邑调来,却这般得罗成信任的外来者,又将站在什么样的立场。
李靖不敢把这个结论告诉别人,他也不知道忠武军里究竟谁是可以信任的,毕竟他刚来不久,在这里最熟悉的人,也就是同样从马邑过来的尉迟恭。
可是尉迟恭还已经跟随罗成离开了辽东,李靖猜测罗成可能是去会罗嗣业密谋去了。
“你真的这么判定”
回到府中,憋了许久的李靖最后还是找了个人说了,这人是他的妾侍张出尘。当年她曾是杨素府中的持红佛婢女,因此被称为红拂女,她本是江南陈朝宦官女子,后因陈朝灭亡,她也被赶到长安,还被赐给了杨素。
杨素府中美婢歌姬成百上千,张出尘只是个可有可无的红拂婢女。直到有一天,她看到来府中做客的李靖。
这个年轻的关陇贵族子弟,一表人才,且极得杨素赏识,家世又好,连杨素都说将来他必定会坐到他那个位置。于是红拂女便主动的去李靖的房间表露爱意,自荐枕席,后来还跟李靖私奔出府。
好在杨素是个比较豪爽的人,不但不以为怒,反当成是桩好事,事后直接把她送给了李靖。
这些年,张出尘一直陪在李靖身边,多年过去,李靖并没有如杨素牛弘等人说的那样一飞冲天,反而有些中年蹉跎。
好在上次雁门之围中表现不错,调来辽东后,更是深得罗成赏识看重,一个外来的新人,却一下子被罗成选为四军使之一。
可以说,罗成对李靖那是有知遇之恩的。
“我可以肯定,罗成正在密谋造反。”李靖叹道。
张出尘对丈夫的判断还是很相信的,因为丈夫虽然蹉跎了些年,但确实是有本事的,尤其是他的洞察力极为的敏锐。
“忠武军会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安东六郡又会有多少人肯依附他”张出尘继续问丈夫。
李靖叹口气。
说我现在最感慨的就是这个,我来安东不久,可却也惊奇的发现这里与中原很不一样。虽然之前我在的马邑也是边关之地,可与这里全然不同。
罗成在这里虽只数年,可却把这里经营的跟个铁桶似的。
以前我只道罗成为开镇节帅,又在是辽东征高句丽扬的名,所以在这里威望高些,行事独断一些,可是现在看来,其实罗成行事,早有轨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