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隋唐大猛士 > 分节阅读 426

分节阅读 426(2/2)

目录

“动作如此之快。”李渊听了不由的叹声可惜。他一边派兵增援潼关,一面也让驻守上洛郡武关的儿子李元吉出兵向东,趁机抢夺了淅阳和弘农二郡,原本还想再抢南阳襄阳,可没料到罗成义子阚棱动作更快。

他带着李密的劝降信,这一路西来,几乎没有遇到阻碍。

如今原来李密的地盘,从豫西到淮西,那些大城基本上已经被罗成麾下抢先占据,李渊也只抢到了淅阳和弘农二郡,再加上他之前西归时夺占的上洛,也才三郡。

而襄阳这座汉江边的重镇,却被萧铣给抢了。

此外,萧铣还抢了舂陵、汉东、永安三郡。

至于秦军,则夺了河南郡、荥阳郡、育阳郡、南阳郡、淮安郡、襄城郡、颍川郡、汝南、汝阴九郡。

秦军抢占最多,还包括了东都洛阳。

虽然现在秦军也只是抢占了各郡的大城,下面许多地方还没有完全控制,可其它两家也差不多如此。

更别说,当秦军攻占洛阳后,原本是尊奉洛阳朝廷的山东道的黔安、武陵、澧阳、夷陵四郡,现在也谴使归附范阳天子罗成。

虽说这四郡被萧铣分割开来,在三峡下面的荆江两岸,就算归附,也只是名义上归附,但这四郡上表归附秦朝,依然还是能让李渊和萧铣都感到压力。

尤其是对于萧铣来说,他如今立都在江都,而江陵是在南郡,也就是在三峡下面,而这归附罗成的夷陵四郡,却偏偏在南郡的四面,二北二南,差不多是把南郡包围起来了。

夷陵通守许绍,是安陆人,其祖父和父亲都曾任过楚州刺史,其父跟李渊还关系极好,在国子监是关系不错的同学。

大业末年,他任夷陵郡通守。

杨广被杀后,他尊奉的是江都的越王。李渊入关后,也曾几次派使者去招这个世侄,奈何许绍根本不理睬世伯李渊。

许绍据郡自保,甚至还把南郡周边的黔安等三郡也拉了过来,组成了四郡联盟,互相支援,以此多次打退萧铣的进攻。

如今王世充兵败,洛阳被秦军所占,这位许绍倒也见机的快,马上就遥奉范阳天子罗成,上表归附。

这把李渊气的啊,我关中离你那么近你不归附。

“许绍已经派其子许智仁往范阳去上表归附,看来是铁了心了。”

“丞相,某以为可以暂时先不要管江汉一带,只要我们扼守上洛、淅阳、弘农三郡,便可保关中西南门户武关不失。”

“我们还是应当先想办法乘罗存孝刚入河南,立足未稳,将其击败。如今伪秦兵马,四面出击抢占地盘,分据各地,这正是我军抓住机会,集中兵力,将其各个击破的好时机。”裴寂向李渊建议。

李渊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现在罗成才是首要之敌。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去江陵,游说萧铣一起出兵攻打河南罗成,可以向他许诺,将来击败河南的伪秦军,我朝廷与萧铣可以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南,皆为他有,秦岭淮河以北,则为我有。”

第818章李建成对罗存孝

罗成始终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李渊的心头,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如今罗成已经攻夺了洛阳,抢占了河南九郡之地后,这下李渊更加不安了。

一旦让罗成的秦军在河南占稳了脚跟,他还拿什么争天下。

“传令潼关,令建成率军出关,王世充、杨义臣、李元吉各自配合,相机行事。”

命令自长安快马送到潼关。

李建成立即召集诸将,准备出关。

李神通、王世充等都喊着要趁秦军立足不稳,杀他们个落花流水,只有李孝恭向李建成提醒,“罗存孝之名虽不及罗成和罗嗣业,可依然是一员当世猛将,他久经沙场,不可小觑,更何况河南还有裴仁基、卫文升这样的老将在,他岂会无备”

“观他之前速攻至潼关,却马上后撤二百里至陕县,便知此人不凡,他定是故意诱我。若往,则中计也。我以为,我军当依据潼关天险,重兵紧守潼关,待罗存孝来攻,到时方有机会借潼关险固击败杀伤罗存孝军,那时,再反攻河南,也犹未晚也。”

但李孝恭的这番话,却并没有被李建成李神通等人听进去。

尤其是王世充,他现在手里还握着六万兵马,又不是真心归附李渊,他急希望李渊能够杀入河南,到时他还能有几分机会翻身。

军议结束。

李孝恭仍然求见李建成。

“世子,如今情况,主动出击,兵法大忌啊。兵法而言,凡千里驱驰,孤军深入的一方,就必须得寻求战机,速战速决,这样才能摆脱孤军无援、补给困难,师疲于外的劣势。”

“而被攻的守方则会采取深沟高垒、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策略,寻求拖垮对方,伺机歼灭。”

坚壁避锋挫锐,这是用兵常识。

李孝恭长的十分高大,一脸络腮胡子,不过他也才二十八岁,是李建成的堂见,他也是李虎的曾孙,他跟建成是同一个曾祖父,关系不可谓不亲。

只不过李建成此时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统领大军的机会,诸将又都认为出击胜算很大,他岂听的进李孝恭的话。

自入关之后,他做为世子,便一直留在父亲身边协助处理事务,而世民和元吉却得以统兵在外。

所以名义上关中之兵分由兄弟三人统领,但李建成却一直没机会直接统兵,眼看着世民虽先败于薛仁杲折损几万兵马,可如今马上就能打赢薛仁杲,甚至进而夺取陇右,立下大军功,建成也不由的急了。

若是他能借这次机会,拿下河南洛阳,那功劳可就远超世民败薛仁杲夺陇右了,自己的世子地位自然也就越发稳固。

“丞相之令早已言明,伪秦军新入河南,立足未稳,若我们不抓住机会击败他们,难道坐等他们立稳脚跟”

“世子,客军深入,必须速在速决,可我以为如今我们未必能速胜。”

“我军三路兵马,二十万也,罗存孝驻于陕县,不过一军二万余人,十倍于他,岂有不速胜之理正好各个击破,一举收复河南。”建成很自信。

二十万军队啊,这是多么强大的武力。

可李孝恭却并不迷信什么二十万之兵,李孝恭的父亲李安曾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爵封赵郡公,也是员大将,李安是李虎第七子李蔚之子,李孝恭兄弟四人打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兵法战技,不但弓马娴熟,这兵法谋略也是出众,尤其是李孝恭,兄弟四人中兵法学的最好。

在李孝恭看来,这二十万大军,其实很虚。

首先,王世充就占了六万,这人新附,可未必能倚重,说不定关键时候还会成为敌人。另外河东来的杨义臣六万军,数量是不少,但战力未必高,据他所知,六万人里,辅兵壮丁就占了大半。

就连李建成的这八万大军,实际上也有许多是临时从长安一带抽调的壮丁,匆匆的武装起来,这些人连个真正的辅兵都不如。

一群匆忙间披甲执锐的农夫,真打起大仗来,你能指望他们有多勇猛

一旦失利,说不定这些人最先就溃败了。

仓促间把长安武库里的铠甲拿出来武装那些新兵,许多人甲与身不相称,攻与守不相宜。甚至是削竹竿以为长矛,漆败纸为盾橹。许多新兵,发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