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0(2/2)
可现在李渊派出的官员,因为要向长安那边送钱送粮还得送兵员,送各种物资,都恨不得刮地三尺。
官府在编的汉民凑不够钱粮物资,那就连山里的土蛮也不放过。
勒令他们缴纳钱粮,还要派出青壮运粮、打仗,土蛮稍有不从,就要被捉到府衙前枷号示众,这一举动,惹的土蛮们纷纷怨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于是便有了西城邓世汉、巴东冉肇则等土蛮的举事,也才有了他们登高一呼,从者如云。
李唐在巴蜀一带,其实虽然名义上是统治了,可实际上没什么根基,之前李渊拥杨侑打隋朝旗号的时候还好点,可现在他自己当皇帝了,巴蜀也还是有不少人暗暗不服的,更别说如今李渊连吃败仗,而罗成又不断的给巴蜀的官员和士族豪强写信,各种许诺封官,亲军都尉府也加大力度在这边活动。
于是乎,现在巴蜀这边就如断线的风筝一样,越来越脱离长安的控制了。
“邓世洛、冉肇则,区区土蛮,也敢趁火打劫”
李渊怒骂。
可骂完,李渊也无能为力,现在重心是关中,巴蜀那边有心无力。
本来学希望从巴蜀抽调兵马来救援,现在看来是没希望了。
他不由的把披在身上的大裘又紧了紧,连续两天不眠不休,他也已经吃不消了,本来就有婆婆面称号的李渊,脸上皱纹更多了,满脸的褶子,再加上已经花白的头发,真如一个老婆婆一般。
若是没有建成的那场大败,说不定孝恭早就入了巴蜀,为他安定了西南,不使那边生乱,可以有稳定的钱粮运入关中供军。
“迁都。”
这个时候,李渊突然又想起了这个迁都的念头。
只是汉中的南郑已经不适合了,南郑的下游邻居就是西城郡,南面不远就是巴东郡。如今两郡都已叛乱,汉中的南郑如何还能去。
桌案上还有剩下的几道奏折,可李渊已经不敢去看了。
“走水了”
突然有呼声自殿外不远传来,李渊嘴唇颤抖。
他快步走到殿前,推开门。
殿门推开,门外的夏风呼呼的吹进来,他惊愕的看到,太极宫的前朝正在漫天星空之下燃起冲天大火,火光迅速蔓延,很快就照亮了半个天空。
太极宫里已经乱成一团,宿卫的禁军、侍卫们慌乱的跑来跑去,值班的宫女和宦官也在四处奔散,到处都是呼喊之声,有的喊着救火,有的去打水,有的则无头苍蝇一样的往宫外跑。
“怎么会起火”李渊站在殿前飞快的思绪着。
这时大队的侍卫赶来,“陛下,宫中走水,请陛下暂出宫躲避。”
“是哪起的火”
“好像是承乾殿那边。”
李渊在侍卫的拥护下,匆匆的往后宫方面去,自玄武门出宫,前往北苑暂避,空气中到处是刺鼻的烟味,到处弥漫着火灰,李渊狼狈无比。
第845章洛阳
洛阳城是一座新都城,他不是汉魏洛阳旧城,而是大业年才全新修建的一座宏伟都城。虽然战火几度烧到皇家西苑,李密兵马数度杀到洛阳城下。
可始终没有攻入城中,洛阳城下也未发生真正的猛烈攻防战,还没等李密和王世充在外围决出胜负,这洛阳城便被秦军巧计趁虚拿下,因此可以说,倒也保全了洛阳。
起码对于洛阳城中无数的百姓来说,秦军早一天到来,他们就少饿死许多人。
在裴行俨入洛阳城之前,洛阳城里已经没有粮食可买了,贵族豪强或许还早早囤积了些粮食,而一般的百姓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在魏军不围城的时候,他们还能出城挖点野菜之类的,而当魏军围城时,便只能困饿城中。
饿急了,买黑市的两脚羊,甚至易子而食都有。
在李密和王世充争夺洛阳的那段时间,其中还发生过一个罗成现在看来很搞笑的事情,就是东都百姓被困绝粮,王世充向李密提出过一个交易请求,就是拿洛阳城中的钱绢布匹来换李密手里的洛口仓中粮食。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时李密居然还真同意了,双方之间还进行了好几次这样以钱帛换粮食的交易。
虽然最后李密停止了交易,可许多东都商人依然暗暗与魏军将领交易换粮。
洛阳城中最艰难的那断日子,斗粮卖到万钱,还只能用黄金交易。
但是现在,已经大为改变。
从范阳赶来的四位宰相和诸部寺的官员们,迅速接手了洛阳这个烂摊子。
而一船船的粮食,正通过运河和黄河,从山东、淮南、辽东运来。
“陛下,臣等按陛下吩咐,将东莱港运来的第一批军粮先做救灾之用,实行登记定量配给制,以工代赈,效果极佳。昨日,洛阳城中已经没有饥饿而死的倒尸。”
尚书左仆射杜如晦禀奏道。
“很好,粮食宝贵,所以现在必须严格执行定量配给制,一定要让这些救命的粮食真正落到百姓的口中,严禁有人高价收粮。从现在起,禁止粮食私下交易,禁止商人囤积粮食,敢有私下粮食贩粮卖粮者,皆查没所有粮食以及其家产,并处流放辽东屯田之刑罚。”
其实李密围洛阳时,王世充手里还有粮食的,洛阳城中也有粮仓,存了不少粮食,可当时王世充死守着这些粮食,只供给军队和百官。
此外不少粮商和贵族手里也囤积有粮食,但他们的粮食也绝不会拿出来的。
而市场上那些斗米万钱的黑粮,一部份来自粮仓官吏的偷卖,一部份则是胆大的商人跟城外的魏军交易买来的,他们冒险走私,一来一回,就能赚得数十倍的利润。
但现在,罗成不管你是前贵族也好,还是什么士族名流也罢,统统禁私自囤积储藏大量粮食,禁私自贩卖交易粮食,违者直接处以没收甚至是流放的罪刑。
商人和贵族手里有粮的,可以允许多留一些口粮,允他们留够一年口粮,多余的都要和籴卖给朝廷。
而朝廷的粮食也不随意卖,而是采取定量配给售卖制,先得在官府这里登记,有身份凭证,才有定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