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舆论解剖(1/1)
5月23日,华夏铁通集团并入华夏移动集团,华夏通信行业开始出现一些变化。qdian
同一天,孟谦又一次来到燕京,又碰到了社科院领导,但并不是因为之前的事情来邀功的,本来孟谦最近是真的想低调点,让事情就这样过去吧,但今天不得不来一趟,主要是因为有其他事情,今天邀请孟谦的主部门是,同时还有外交部,文化部等多个部门。
而大家找孟谦来,是因为一件很无奈的事情,也是一件之前提到过的事情,2008年,外部势力对华夏的抹黑达到了21世纪以来的巅峰,这两个月闹的越来越凶了,甚至频繁拿华夏的底线开始做文章,在国外还出现了伤害华夏人的恶劣案件,而风信一直都是冲在一线与外部势力抗争的产,就有了各种互联网推荐机制,就比如我们大风集团发明的热搜,现在sn的热搜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引导工具,老百姓开始习惯从网上获取知识,而在浩瀚的网络中,大家又开始习惯从一些推荐中获取知识,就比如热搜,这个时候智库口径就可以通过这些推荐机制来引导大众的认知。
所以在我们大风集团内部经常会探讨一个问题,互联网到底是扩宽了大家的眼界,还是缩小了大家的眼界,大家确实通过互联网更容易的获取各种信息,可越来越多的信息,都是有人想让大家看到的信息。
就比如米国今年的一份社会调查报告,2003年,米国18岁以下群体中有90都知道中东是个战乱地区,2008年,米国18岁以下群体中只有60的人知道中东是个战乱地区,哪怕伊战都还未结束,因为以前大家看电视看报纸多少总会看到一些消息,现在的孩子通过sn了解这个世界,反而看不到那边的情况了。
最后再看官府口径,官府口径是最大的公信力口径,但同时,官府口径也是对大众来说最有距离感的一个口径,那么我们来看看米国的官府口径在干什么,这是我在sn上截取的米国官方言论。”
“一把手都在玩sn啊。”有人下意识道了一句。
孟谦点头,“没错,这就是米国官府口径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大变化,下沉,米国这些年一直在加强对官方口径的下沉,消除长期以来的距离感。”
“那在孟总看来,三个口径中哪个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三角关系,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不得不承认,米国的这个模式已经很成熟了。”
“但这个模式的初衷是为了进攻,这是一个充满攻击性的舆论架构。”有领导一针见血的点出本质。
孟谦马上接话,“是啊,不得不承认舆论就是一个武器,而且会变成一个越来越有杀伤力的武器,所以我们在讨论舆论发展的时候其实应该先考虑清楚一个问题,是为了进攻,还是为了防守,亦或是为了什么。”
领导听懂了孟谦的话,给了孟谦一个眼神,“华夏对其他国家的事情不感兴趣。”
孟谦下意识点头,“不过虽然我们对别人没兴趣,别人却总是来蹭我们的热度,所以即便是防守,我们也要在=想办法打造出我们的舆论核武器,这样才能不被人欺负。”
“孟总有什么想法,还请孟总直言。”
孟谦打开了一份新的t,“准备的一些东西,各位领导看看有没有价值吧。”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