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砸进纷乱中 > 第279章

第279章(2/2)

目录

与其说是朝议,不如说是几个对慕容垂有意见,以及想借此夺权之人的决定,一群王八看绿豆。

枋头之战,是慕容垂带的兵,胜利归来,肯定会有封赏什么的,但,慕容评却猜测慕容垂是来跟他夺“大司马”之位的,于是,对大军的凯旋置之不理,不闻不问。

不但如此,还踅摸着除掉慕容垂。

想来想去,找到了与慕容垂向来不和的太后可足浑氏。

太后真是无愧于“浑”,无愧于“可着劲的足够浑”,当即便与慕容评站到了一起。

慕容垂幸得,慕容恪之子慕容楷的通风报信,才得以顺利逃脱邺城,却被他的小儿子慕容麟告发。

最后采用世子慕容令的提议,慕容垂遂率部西行,至河阳,斩津吏而渡。

遂自洛阳与段夫人,子慕容令、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慕容恪之子慕容楷,舅兰建,郎中令高弼一起投奔前秦,只留可足浑氏于邺。投奔苻坚。

“可着劲的足够浑”氏与慕容评这些高兴了吧,挡路、碍眼的人终于没了,但,看看慕容垂带走的人,前燕失去了一批能人、贤臣。

慕容皝把慕容翰给除了,到了他孙子的手里,慕容垂又被众人逼走。

拓跋氏的兴起,虽然离不开自身的奋斗,但,也可以说,在其之前的这些政权,都未能任贤举能,为拓跋氏的兴起创造了机会。

看历史,最无奈的就是类似这样的纷争,党派之争也倒罢了,政见不同,引起的种种矛盾,倒也可以理解,可这样的纷争算怎么个事?

就不能放下这些小仇小怨,大家同心协力的,把国家建设好吗?古语有言“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历史也一再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

前燕亡,也亡在了掌权者的斤斤计较;前秦兴,也兴在了苻坚的大气。

晋军走后,慕容评和“可着劲的足够浑”氏,又拒绝兑现,给前秦割让虎牢之地了。

逼走慕容垂,紧接着又食言于前秦,这两人当真以为前燕形势很好?

苻坚以慕容垂为向导,遣王猛等率步骑三万,攻打慕容筑于洛阳。慕容暐遣慕容臧,率精卒十万前往援救,但,救兵在荥阳被击败。

慕容筑以救兵无法达到为由,向王猛投降。

前燕外部已经是胶着状态,加之慕容垂被逼到前秦,形势对前燕更加不利。

可在内部,“可着劲的足够浑”氏干扰政务,慕容评等人贪图财利,为政受贿,所任之官,并非因才能而得到举荐,官吏对此切齿痛恨。

至于慕容暐,慕容恪死前,就考虑到慕容暐手里没有权势,所以,慕容暐就算想做什么,几个重臣谁听他的?因此,前燕继续在“no作no死”的路上飞奔。

之后,苻坚又遣王猛与杨安等人,率领步骑六万讨伐慕容暐,王猛攻克上党,又令杨安攻陷晋阳。

都到这种程度了,慕容暐和慕容评依然轻敌,虽然有人提议,不应这样轻视前秦军队,反倒惹的两人不悦。

慕容暐遣慕容评等人,率领精卒四十余万前往抵御,驻扎在潞川(今浊漳水)。

慕容评认为,王猛等人率军深入,速战速决对他们有利,既然如此,前燕就应该以持久战来应对。

慕容评生性贪婪、粗俗,在两军对峙之时,居然为了捞钱,将潞川一带的山林泉水全部占为己有,士兵或当地百姓若想要打柴、打水,都必须向他交钱才行。

慕容评是乐颠颠的,搜刮到大笔的钱财,积攒的钱帛跟丘陵一般高。

但是,不仅当地百姓怨恨,连将士们都极为愤怒,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士气,一朝瓦解。

王猛遣将军郭庆,带领精锐五千人,趁夜色,走小路到了慕容评营地的后面,火烧辎重,其火势之猛烈,在邺城都可看到。

这下揽财的举动暴露,慕容暐遣使者来一通骂,之后又催促慕容评速战。

但,慕容军这样的状态,怎么能打好,两军在潞水大战,当然慕容评败,死者五万余人,慕容评单骑而归。

王猛遂长驱至邺城,苻坚又率领十万,与王猛会师。

慕容暐的散骑常侍徐蔚等人,率领扶余、高句丽、上党的人质,五百余人,夜里开城门,向苻坚投降。

慕容暐、慕容评等数十骑,奔逃昌黎。

苻坚遣郭庆追击慕容暐,将其抓回,后,郭庆又遣将军朱嶷攻打在龙城的慕容桓,也将其抓捕。

慕容评投奔高句丽,被高句丽抓捕并送到了苻坚处。

苻坚以王猛为冀州刺史,镇守邺城,郭庆为幽州刺史,镇守蓟城,迁徙慕容暐以及其王公,和鲜卑四万余户,到了长安。

前燕灭亡。

其实一直想不明白苻坚这个人,既然能杀兄篡位,肯定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可是从他继位后的种种来看,真的看不出他是能杀兄篡位之人,不但善待自己的宗族,还善待敌人。

时常想,会不会历史漏记了什么,让狗熊找个虫孔,钻去那个时代看看吧,哎呀!太壮实,卡在虫孔里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