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掌上金珠 > 第47节

第47节(1/2)

目录

傅亨没作声,心中有了较量,二哥不信,等他回去之后把画像偷出来,看他怎么说。

盘河边上人群熙熙攘攘,两个人的对话并未引起别人注意,反而是这样貌,惹的不少人停下来看,年轻些的小姑娘不敢多看,胆子大的倒坦诚,待两个人离开后还有人在猜起,这是谁家的公子。

这厢,安芝已经到了李管家家中。

原本想从正门进去,看到堂屋门口的一片身影时安芝快步躲到了墙角,不多时堂屋门口就出现了计成云的身影,他的脸色看起来不大好,似是受了什么气,朝向是屋内,话放的十分狠:“李管家,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样下去,你在这宣城都待不下去!”

“那我就回老家养老去,左右二老爷已经将我底下那些老伙计给赶走了,也不差我这一个。”

带着些病态的声音传出来,计成云狠狠甩袖,走出了小院,他身后跟了个随从:“少爷,少,少爷!”

“就这样的人赶了就赶了,我爹还非要留他,留他有什么用,老不死一个。”计成云是撒不出气了,恶狠狠踢了一旁墙壁一脚,吃痛的眉头都扭曲了,“你去查查他在哪里配的药?”

“是,少爷。”

待他们走了后,安芝从墙角走出来,不多时,小梳子过来了:“大小姐,五个伙计已经有两个收拾东西回家去了,已经找人去追,还有三个还在宣城。”

“我会再在这儿留两日,你不必跟我回金陵,等李管家的病好了,你把他们一起带到金陵来。”安芝想着计成云刚才的吩咐,“另外再找个医馆给李管家开药,用这煮了服用,之前配的地方继续配,别叫人发现。”

“是。”小梳子又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这是金陵那边沈少爷托人送过来的。”

安芝一愣,他怎么知道自己在这里的?

第59章默契

信沓有些厚,安芝便在吩咐过事情后回了客栈才打开看,一刻钟后,去底下端了吃食上来的宝珠,推门进来时就察觉到了屋子里的气氛有变化,她刚刚下去时小姐的脸色还是凝重的,如今瞧着,竟是有些放松。

安芝原本是站在窗边,此时半倚着,信纸过半,神情闲适。

就连宝珠进来都没能惊扰到她,纤白的手指翻过那页后,看到上面的内容,安芝脸上还多了些笑意。

“小姐。”宝珠将汤碗往她这儿挪,心里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小姐终于不再紧绷着神情了,这两日越是到宣城小姐的心情就越不好,尤其是今天傍晚,更是一直凝沉着,如今心情好起来,她自然是替她高兴。

可她心里又担心,这面再不吃可要坨了的,沈少爷的信哪能这么吸引小姐。

“嗯?”过了会儿安芝才抬起头,看到了面前的汤碗,被香气吸引,终于记起了自己如今还饿着,吃过半碗后,继续低头信。

“小姐,沈少爷说什么了,您这么高兴。”宝珠忍不住嘟囔,连饭都不好好吃。

“不是他。”安芝失笑,“是他养的那只小宠。”

沈帧在信上说,小团子近日来心情不大好,唯有带它一道出门时才高兴,可一出门去,它就直往想巷弄里跑,盯了远处的流浪狗,呜呜咽咽的模样,像是被勾了魂似的。

这么几回后沈帧是瞧出端倪来了,感情这小东西是看上外边儿的狗,在家呜呜咽咽撒娇打滚就为了叫他带出门去,让沈帧很是担忧。

“是那只啊,肯定是到日子要配了。”宝珠对这些倒是清楚的很,她八岁才进林府,过去都是和爹娘一起生活的,乡下人家都会养上一两条看家狗,她家就养了两条,每年都能生上三五只,“沈少爷若不关着,让它偷跑了去,等这时日过去,再三个月,怕是能生一窝。”

末了,宝珠心中嘟囔,这怎么也来告诉小姐。

安芝轻笑,往下看,信上沈帧写着,金陵的天又冷了许多,待她回去,怕是要下雪了,晋阳街上开了一间京城来的铺子,卖的都是京城中时下最流行的糕点果脯,近些日子生意尤其好,卖的最好的要属他们的桂花糕和打小酿,每年到了时辰就排了长队。

大到西市那儿的码头又有几家卸船,小到哪家小舍新修,信中写满的都是金陵城的琐事,伴随这些轻松到饮茶闲趣的字眼,一副金陵城的画卷铺开在安芝眼前,热闹的,新鲜的,还有赋有香气的。

“拿笔墨来。”放下最后一张信纸,安芝叫宝珠备了笔墨,给沈帧回了一封信,趁着夜里还有要出发的,叫宝珠送去的了驿站。

夜不算漫长,尤其是在宣城,很快天就明了,安芝清晨迎着寒风出客栈去了码头,到下午时,小梳子回来禀报,李管家的身体已经好了不少,吃的都是另外一间医馆里配的药。

“今早那边配来的药我已经送去给大夫瞧了,说是里头少了两味,喝了对风寒无用,反而会添郁结之症。”小梳子倒是想给计成云添了点事,“大小姐,要不我今夜偷潜进去,给他的吃食里下点药。”

“他成日里游手好闲,下药无用,不过让他难受点。”切不到痛处,安芝就对这小打小闹不感兴趣,“盘河的商行正值事,你去配些腹泻之药,给那常管事服下,明日不是有人要来取货,找人使些钱,给那几个受欺负的伙计。”

“是!”小梳子匆忙离开,傍晚时风大了许多,安芝再去码头,那儿已经没有人影,回来时天开始下雨,隔天,安芝出发回金陵城。

几日的行程,天都是阴沉沉的,偶尔下雨,愈来愈冷,到金陵城外时已是半个月后的事,开始下雪。

往年都是十二月中左右下雪,今年也不例外,安芝到的时候已经下了好几日,道儿上的雪被扫开,墙角和屋檐上都堆着白,但这丝毫不影响百姓的出行,临近小年,热情的氛围在城门外就已经十分的浓郁。

金陵人看重小年,隆重程度不比年初一低,进了城门后街巷上都是鞭炮声,各家铺子摆出了年货,客人络绎不绝。

按着原本的计划,安芝早几天就回来了,如今回来迟了,她回家都来不及,进城后就去了商行,林向升不在商行内,也就没人念叨她,安芝看过这这一个月里的各家年礼,又听当家管事说了些,再从商行出来,已是正午。

迎着风雪,安芝去了西市的米铺。

刘娘在十二月初生了个女儿,六斤六两,生的时候也应了这重量十分的顺利,安芝在外屋洗了手驱了寒气后才进屋去看,权叔正抱了孩子在哄,刘娘裹了布巾靠在那儿,看到安芝进来,先是笑骂:“你还知道回来。”看到她瘦削了些的脸颊,又心疼的很,支使丈夫,“厨房里不是炖了桂圆蛋,快给大小姐去端来。”

“我去就行。”宝珠忙接了这活,让权掌柜留在屋里。

“你也真是的,做什么要这么赶,宜山什么时候不好去,偏要选年关,这些日子得多忙。”刘娘摸了摸安芝的手,“肯定是没好好吃饭,出门在外也不知道多心疼心疼自己。”

“有义父在,也不缺我一个,开春就要出航了,也没那么多功夫再去。”安芝笑着抬头看去,权叔将孩子递过来,安芝小心翼翼接着,只见怀里的小家伙皱了皱眉,眯着眼自己动了下身体后,又陷入了睡眠中去,安芝笑了,“她可真乖。”

“也就这会儿乖,夜里可闹腾,都是你权叔给惯的,不叫他抱非要整夜哄着。”生前请了两个婆子,一个也没用上,只叫人洗衣煮食,接连那接生婆,也就照料了七八日,白天夜里都是权叔自己来的。

安芝抿嘴笑着:“权叔是怕别人照顾不好,不如自己来,左右如今米铺里也不忙,梳斋那也有人,他在这儿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

权叔不语,乐呵呵着,神情里也是这意思。

刘娘无奈:“你们啊,去去,看的我眼烦,有事出去说。”

实在是了解丈夫,大小姐回来后,少不得说些宣城的事,刘娘抱过了孩子后,就将他们从屋子里赶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