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2/2)
两年前老丞相郭梁栋便退了下去,御史大夫张育被任为丞相,而非是呼声最高的赵禹。
而赵禹仍原地不动,新任的御史大夫是原大司农郑玄,这个人算是中间派,十年来兢兢业业任事,让魏无忌很是满意。
张育成为百官之首是熬出来的,但其本身能力也是不熟,特别是在逢迎魏无忌这件事上。
所以,通过国君方才简短几句话,张育便大致知道了魏无忌的意图。
厉兵秣马四年多,这个时候特别的关注鲁国事件,这难道不是准备对鲁国齐国动手了
想到此处,张育也确定了自己接下来说话的方向,在骂了鲁国之后,他便接着道:“君上明鉴,那齐国更是可恶,擅自出兵干涉鲁国之政,如今更是公然派兵占领曲阜,实在天理难容”
若说国君反应过大,但此时的丞相反应岂不更大
可朝臣们也不是笨蛋,揣摩上意本就是基本功,此时有人也闻出了味来。
接着便是廷尉赵禹站出来道:“君上,丞相所言甚是,姬觅勾结齐人,鲁国已是一片哀鸿遍野,惨绝人寰”
知道有人明白自己意思,魏无忌此时也假惺惺问道:“寡人视其国民,如见自家子民受苦,心痛难耐啊”
现在的朝臣们,在魏无忌四年来继续搓揉下,一个个都被驯服。
这时候没人站出来唱反调,一个个只想着顺着魏无忌的话去说,让自己更入国君之眼。
所以,此时御史大夫郑玄便道:“君上为诸侯伯长,诸侯之民亦为君上之民,岂能任由鲁地百姓受苦”
还别说,郑玄这话是真说到点子上了,便听魏无忌立马问道:“那寡人该当如何”
看见国君问计郑玄,其他人即便想要说话,此时也闭上了嘴巴,谁让他们晚了一步。
郑玄面色肃然,然后便道:“臣以为,君上当出兵鲁地,驱逐鲁伯姬觅和齐人,还鲁地百姓太平”
郑玄这话说得很漂亮,把魏国出兵鲁国说得是义正言辞,也给魏军的军事行动打上了正义的标签。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魏无忌自己是相信的,因为他需要这样一个理由。
因为,只有这种在道义上站得住脚的战争,在拿下鲁国后其百姓才不会有大的反抗和抵触情绪。
说完这些,魏无忌一收先前悲恸面容,然后对主事军尉府的徐安宏道:“徐柱国,立即传令郑昌和刘玄霸,出兵鲁国驱逐齐人”
此时的徐安宏也是垂垂老矣,在魏无忌发令之后,才缓缓下拜道:“臣领命”
这下,那些反应最慢的官员们,也明白了国君和丞相几人的意图,这是要再度开战了啊
下朝之后,魏无忌便召丞相等重臣议事。
这次虽说是对鲁国动兵,但实际却是要对齐国动手,又是一场空前的大战。
而且在魏无忌的计划中,这次对齐国出兵与秦国不同,一旦得胜便要将齐国灭掉。
秦国除了扶风与北地两郡,其他地方都是丘陵之地,对魏军补给和行军的压力很大,所以魏军很难继续前行。
而齐国除了大河天险,基本无险可守且齐地富饶平坦,魏军不但行军方便,还能以战养战维持。
所以,魏无忌这次是要玩儿次大的,更何况他早就对田宇文不爽,十年来这家伙给他找了不少麻烦。
当几位重臣们得知魏无忌的打算时,他们并未如六年前出兵秦国那样感到震惊,因为这些年来五大国之间的斗争早就变了样。
秦国和吴国都已破灭,再有一个齐国也不算什么,反正魏国是要灭掉所有诸侯的。
宣讲完一切后,魏无忌则对几位重臣道:“诸君,当年我能击败强秦,这次就能攻灭齐国,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必能无坚不摧”
丞相张育此时也道:“君上圣明,将士用命,齐国必破”
其他人也都说了些好话,唯有军尉府的徐安宏没有说话,他是这里年纪最长之人,已经过了用语言逢迎的时候,他只需好好做事。
徐安宏也老了,他知道这是自己为官生涯中最后一次大战,若是真正能攻灭齐国,他的履历上便更多了一座功绩碑,他也就此生无憾了
徐安宏夕阳日暮,但才满三十的魏无忌却是雄心勃勃,灭掉齐国只是他一统天下中的一步而已。
更南边还有楚国吴国,整个天下都还等着他去征服
第801章挥师往东进
当魏侯发布诏书,说要给鲁国贤者报仇的时,天下诸侯都震动了。
他们不是诧异魏国要为鲁国打抱不平,毕竟魏国占领鲁国半壁江山都十多年了,没人会信魏人会安好心。
诸侯们真正在意的,是稍稍安定四年的九州大地,又将燃起冲天烽火。
魏侯十年三月十五,驻扎与宋郡和郑郡之间的郑昌,接到了国君传达给他的军令。
“敕令你部于三月二十,出兵鲁国曲阜”站在帅位之上,郑昌对手下一干将吏宣诏道。
下面将吏一听这话,一个个顿时就兴奋起来,真正做到了闻战而喜的地步。
在魏无忌执政这十年来,一切都以战功提拔人才,军中再不是世族一手遮天的时代。
十年以来,军中以刘玄霸等人为代表,涌现出一位位军中明星,依靠自己的战功爬到高位。
“诸位,君上体恤鲁地百姓,将驱逐齐军之重任交于我等,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帅位上,郑昌训示众将道。
六年前郑昌拿下郑国,被魏无忌冷处理了,郑昌便知道自己犯忌讳了。
所以这些年,他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行事方式,做一切事都将国君奉于当先。
此时旁边还站着传令的军尉府校尉,所以这时候郑昌更不会辜负表演的机会,便听他接着道:“君侯重托,尔等必不能负”
对于国君的知遇之恩,在场众人自是感激涕零,更何况这是军中绝对的政治正确。
现如今国君在军中被兵卒奉若神明,这就让国君在军中有绝对统治力,没有人敢造次。
所以,此时将军们齐声道:“定不负君上重托”
当郑昌将一切事务安排下去后,便让这些将军们离开了。
和方才统摄众将的威严不同,当他面向旁边军尉府来的校尉时,郑昌的脸色堆满了笑容。
“使者此行辛苦了”郑昌开口道。
因为传达的是国君诏书,所以这位军尉府的校尉也称得上是国君使者。
这名校尉倒是不卑不亢,很是沉着道:“为君上办差,那里敢言辛苦倒是将军即将出征,为国操劳”
郑昌哈哈一笑,在与这名校尉闲扯几句后,便开口问道:“君上让我等出兵,不知襄平大营那边,是否也会闻声而动”
实际上,郑昌现在是很希望刘玄霸能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