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5(2/2)
改光禄大夫,待以客礼,黄初六年杨彪逝世,年八十四,其著作现仅存答曹公书一篇,其余都被遗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要说杨修武这么会在这里,那就是杨彪的计策了,像他们家族而言,虽然处于权利的顶端,看似风风光光的背后。
那可是有着无数的政治对手,而且各个都很强大,那么为了保护杨家能够长久不衰,就必须让儿子另立门户,杨彪的这个想法是超前的。
杨修武就是被流传出去的一个,后来证明杨彪的这个决定,可以说非常的正确,杨修也是杨彪的儿子,后来却被曹操所杀之后。
还有杨修武这个儿子,在默默的为杨家付出着,其中还有杨奉这个家伙,同样都是杨家的子孙,和杨修武一样,都是被悄悄送出来的一个。
杨奉是东汉末年将领,初为黄巾起义军余部白波军将领,后跟随凉州军阀李傕、李傕与郭汜相争,杨奉先是帮助李傕对抗郭汜,不久后即自立门户。
并护送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洛阳,因此功受任车骑将军,公元196年献帝为曹操接向许县,杨奉失势投奔袁术。
公元197年袁术攻打吕布,杨奉又投向吕布,助其大破袁术,同年杨奉受吕布之命进犯刘备,被刘备诱杀,说来说去还只剩下了杨修武。
这个家伙可不简单,特别在子孙后代里面,出了不少的厉害人物,其中就有隋炀帝杨坚,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汉族。
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在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统统都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
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
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可以说杨家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当然这些都太遥远,离我们最近的,还有大宋名将杨继业,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杨家将。
都是杨修武这个家伙的后代,可见现在还是籍籍无名的家伙,其子孙后代是多么的让人嫉妒,杨业原名重贵,戏说中又名杨继业。
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少时倜傥任侠。
善于骑射,喜好打猎,猎获总比他人多,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
杨业弱冠即跟随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宗北征,素闻杨业之名。
北汉投降之后,派使者召见杨业,即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班师回朝后,又授郑州刺史,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
正文第681章、掌权天下
拜其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
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杨业见无人支援。
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回身力战,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卒死伤殆尽,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十百人,马匹重伤不能前进。
力竭为契丹军所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的,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
他们的事迹不断走入传说、故事、戏曲舞台和影视剧创作,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
其智勇号称无敌,宋元之际,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就是这么一个名不经传的杨修武,现在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家伙。
子孙后代却是有着如此的成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当然武猛还不知道,人家以后是多么的牛叉,只有到了明代之后。
民间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大肆宣传起他们的英勇故事。
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绘成大奸臣做陪衬。
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
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可谓是家喻户晓,让世人皆知。
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这就是人家的厉害之处,至于成为了陪衬的家伙,只能被大家所唾弃。
特别是潘家,那可是到了人人见而诛之的地步,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这可是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事情。
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
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杨家祠堂始建于元代。
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
少年杨家将的故事以杨家将归宋为起点,北汉被灭后,遗臣杨业为宋太宗器重赏识,杨业为了苍生福祉,以及报答太宗的知遇之恩。
带领七子效忠宋室,力抗辽军入侵,写下名扬天下的忠义史话,这里我们来说明一下,公元980年,宋军攻打幽州,为辽军所败。
宋太宗败退逃回京城,自此辽军不断袭击宋朝边境,宋室永无宁日,太宗派英勇无敌的杨业扼守雁门关,杨业带同七个儿子坚守雁门关。
力拒辽军,杨家七子,智勇双全,各有性格,个个忠心义胆,萧太后遣十万大军意欲夺取雁门关,杨业带领几千杨家军以寡敌众。
让辽军落个惨败收场,退出关外,自从杨家声威大显,举国振奋,萧太后经此一役,深明要掌权天下,必先灭杨业。
自此一段传奇发生在了华夏大地,我们言归正传,杨修武这句话的还是很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