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神医小农民 > 分节阅读 1333

分节阅读 1333(1/2)

目录

d哈大笑

三天之后,秦铭远收徒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魏国

魏国上下,一片震动

要知道,秦铭远数十年的大儒生涯,却也只是收了四大弟子,其中大徒弟游山玩水,感悟自然,常年不在,甚至也很少有人认识他的大徒弟。

二徒弟却是已经入朝为官,乃是当朝宰相

三徒弟虽然同样为官,可是却一直都拒绝升迁,只是平静的当了个小官,可却被当今圣上封为见官大三级

至于秦铭远的第四个徒弟,那便是当今圣上

魏国的皇帝

原本,魏国上上下下所有人都以为,当今圣上一定就是秦铭远的关门弟子了。

因为,秦铭远的四个弟子,是一个比一个优秀,难道还会有人比当今圣上更加优秀的不成

可偏偏,秦铭远收徒了

而且,还是收了一个年纪轻轻,仅仅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为徒

那年轻人,名为赵八两

赵八两的名字,在这一天,传遍了整个魏国,甚至传入了朝堂之中

当然,众人私下里揣度的心思,却是不敢放在朝堂上说的。

毕竟,谁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帝师的不是难道还能跟皇帝上奏,说帝师秦铭远贸然收徒,乃是藐视皇威,然后让皇帝砍了自己老师的脑袋

这事儿能不能成暂且不说,反正皇帝肯定是要先砍了上奏的那个人的脑袋的

所以,朝堂之上,众多大臣纷纷上奏,不过都是拍马屁的行为,纷纷要求皇帝赐予赵八两爵位,等赵八两从秦铭远那里出师之后,招入朝堂,造福天下

不过,皇帝诏书下来之后,秦铭远却是代替赵八两拒绝了爵位封赏,并且给皇帝以及整个朝堂带回了一句话

“我收这弟子,并非是藐视朝堂,只因我已年迈,需要一人继承老夫衣钵,此子天资未必比得过其任何一位师兄,但其志向思想,却与我颇为相像,日后,此子当继承老夫秦园,成魏国一方大儒,无需功名利禄,望陛下明察”

这一句话,将那些想要弹劾帝师的家伙们,羞臊的无地自容皇帝在朝堂之上将这些人纷纷痛骂了一遍,然后亲自修书致歉秦铭远

这位远离朝堂的帝师,却也没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春去秋来,十年过去。

赵八两从来都没有离开过通州城内,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跟随在秦铭远的身边。

当初便已经年过七十的秦铭远,十年过去之后,已经更加的苍老衰弱,现如今,已经无法站立起来,只能坐在轮椅上,不过精神倒是很好,从没有糊涂的时候。

十年来,赵八两也已经长成了一个中年人,当初那眉清目秀的小小书生的样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只剩下一片凛然正气

这十年的时间,赵八两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通州城,谁都知道,秦铭远五大弟子之中,也唯有赵八两,乃是得到了他的真传

十年的时间,当初的那个中年人,也就是赵八两的大师兄,现在已经成为了以为仙家人,常年在外行走,机缘巧合之下,大师兄开始修炼仙家功法,现在也已经能够飞来飞去了,据说,他是已经修炼到了金丹期,他赖以飞行的那件法宝,便是他金丹期的本命飞剑

至于二师兄,更是在魏国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是当今皇帝,也无法动摇二师兄的地位

三师兄依旧是朝野之中的一个小小官员,不过却名满天下朝堂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学子,都是三师兄培养出来的栋梁之才

至于当今圣上,也已经过了年轻气盛的年纪,步入了中年。

不过,十年来,赵八两见过了其他的几个师兄,却是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这位四师兄

当然,当今圣上,哪里是那么容易见到的

十年间,赵八两的老家,也已经因为赵八两而发达了起来,渐渐的改了名字,变为了绿水村,绿水村的繁华,甚至已经不下于一个县城

赵八两虽然已经年过三十却还没有娶妻生子,可依旧是父母家人的骄傲

未来的魏国大儒,赵八两

他的父母,每每就会这样和人讲述。

对于这一切,赵八两却是看得非常平淡。

十年来,他的全部身心,都已经投入到了对于道的感悟之中。

金之道,木之道,水之道,火之道,土之道

五行之道,赵八两的感悟,已经是越来越深

秦铭远不愧是魏国大儒,甚至是这整个天下都极其罕见的大儒

他的见识,他的感悟,比赵八两深刻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赵八两的悟性,也让秦铭远为之惊叹不已

十年的时间,赵八两甚至已经快要将这五种道感悟的通透了

眼看着赵八两对于五行之道的感悟越来越深,秦铭远的心中也是越来越高兴。

他隐隐能够感觉到,他剩余的时间,已经不长了,最多再有三五年的时间,秦铭远就将要离世。

好在,他在离世之前,还能有机会,最后给赵八两一点点指点

第十二年的时候,赵八两终于悟透了五行之道,五种道,全部了然于心

虽然还不能说是圆融通透,不过也已经掌控自如

第十三年,秦铭远的年纪,已经过了九十了

他的身体,也已经一天比一天衰老下去,秦铭远对于赵八两的最后一次传授,也就在这一年开始。

整整一年多的时间,赵八两每时每刻都陪在秦铭远的身边

秦铭远教给赵八两的,乃是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轻与重,真与假这四种完全对立的道

其中,秦铭远感悟最深的,乃是生与死,真与假

其次,便是光明与黑暗,也就是阴阳

最后,才是轻与重

这四套对立的道,其实是八种道,而这八种道的感悟难度,却要比五行之道还要更难很多

甚至,这八种道之中的任何一种,都要超越五行之道的总和

赵八两用一年多的时间,将秦铭远传授给他的道法记忆下来,渐渐的开始了踏上了领悟的正轨

而赵八两第一个开始感悟的,便是生与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