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2)
因为随着附庸崖山人的印第安人小部落逐渐增多,而且许多小部落还是切奴克人的旁支或者附庸。是可忍孰不可忍
愤怒的切奴克人以“打土豪分田地”的招牌拉拢了一大片区域的印第安人,集结了近三千名战士,向雅城压了过来。
印第安人稍有的浩荡声势将原本附庸在崖山人周围的一些小部落吓退了,但是也有一些坚定的站在了崖山人一边。比如,最早与崖山人结盟的野牛部落,与崖山人合作开矿的羚羊部落,等等。这样一来,崖山人周围也聚拢了近千名的印第安人战士。而崖山人自己也全民动员,拉拢出了一支五百人的部队。
这支部队人手一支遂发枪,全部身穿防弹服与防弹头盔,那威风凛凛的架势让原本还信心全无的印第安人盟友有了一丝信心。
此次战斗的总指挥是刘元清。刘元清知道这些盟友对于崖山人没有太多的信心。不过,自己倒是信心满满,这也难怪。如果一支近代化的部队还不能够战胜石器时代的部队,那就是在是菜到家了,连满清都不如了。
刘元清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实力,干脆放弃了低矮的城墙,在城墙外面布阵。主要目的,自然是以堂皇之阵,获得一个无可争议的胜利,彻底镇服这些印第安人,让崖山人在这片地区成为霸主级的存在,从而方便以后的移民安排。否则,虽然依靠城墙可以轻松获得胜利,但是在印第安人心目中会显得有些“卑鄙”,不能彻底征服人心。
刘元清将印第安人盟友安排在侧后的左右两翼,自己的五百人主力则布置在阵地之前,很有独抗对面三千人的架势。
切奴克人族长莫特雷嬉笑着看向崖山人的队列,“我原本还高看这些外来者一眼。谁知道,他们也不过是草包罢了。上次,他们凭借高耸的城墙,将我们阻挡于城墙之下。现在,他们竟然愚蠢的主动脱离城墙,真是不知死活。”
边上的一名战士首领附和道,“族长说得对。上次的战斗我们其实已经发现了提点,他们那可以远距离打击到我们的武器,其实操作起来十分困难,从我们进攻到撤退,他们就打击到我们一次,此后就任由我们离开了。由此可见,他们的武器也并不是很可怕。我们这些人一拥而上,只要很少的代价就能冲到他们的前面,给他们以重创。”
众人纷纷附和,笑声震天,似乎胜利就在眼前。莫特雷下令全军摆出进攻阵型,迅速接近敌人阵地。
当印第安人军队接近崖山人阵地120步是,刘元清下令第一排开枪,第一排过后,就是第二排,乃至第三排。不错,刘元清派出了火枪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意义的三段射阵型,以保持连绵不绝的火力。
这时候,就显示出遂发枪操作简便的优势了,要是火绳枪,光是等待火绳燃烧就要好一段时间。当然,也有崖山人刻苦训练的原因在内。再好的武器,离开人,还是一点用都没有。
所谓的战斗就是单方面的屠杀。三千人的印第安人部队,还没等进入崖山人阵地50步距离,就损失额近千人,关键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火枪最容易对付的敌人就是那种排着密集阵型的傻蛋。而恰恰,印第安人为了快速接近崖山人阵地,都是一窝蜂的前冲,阵型十分密集。
印第安人狼狈的撤退了,丢掉了一切“武器”,比如石矛、石锤什么的。
崖山人排着阵列,缓慢的向前走去。并不是崖山人不想快速追击,而是火枪要想发挥最大威力,就离不开阵型。
处再后方的刘元清不满的看向身边依旧处于石化状态的印第安人盟友,“诸位,你们是否应该开始追击这些败兵了”
众盟友这才知道,崖山人却是胜利了,也是自己分享成功果实的机会了。
按照与崖山人的约定,此次战斗,一点获胜,切奴克人及其盟友的所有物资尽归崖山人的印第安人盟友。崖山人只有一点要求,那就是虽有的印第安人俘虏必须交给崖山人。
没办法,无论是采矿,还是种植业,崖山人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至于自己这群人,则是要勇攀科技树,为崖山人的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崖山人对于自身的定位,其实十分接近以前的斯巴达人。斯巴达人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当然,崖山人主要是汲取了斯巴达人军国主义的精髓,在初始阶段,崖山人为了自身安全,注定要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的。当然,没有斯巴达人那么绝对,为了赚钱,他们还要进行工商业活动。
至于农业生产与采矿业生产需要的人口,暂时就只能依靠战争获得的奴隶了。只有奴隶,才是崖山人能够最大程度压榨的劳动力,才能让崖山人获得充足的生产生活物资,为崖山人发展壮大提供最必须的养分。
两个月后,在印第安人盟友的协助下,崖山人终于攻占了切奴克人最后的聚居地,获得了超过1300名奴隶。其中一半左右是15至35岁的印第安人青壮。由于生活的艰辛,在印第安人之中,能够活过35岁就可称之为老人了,因为身体素质已经极大降低,丧失了最基本的劳动能力。
由于争夺所剩不多的切奴克人物资,崖山人的盟友战斗起来十分拼命,损失不轻;而崖山人只是打打下手,又是防护严密,损失最轻,只有一名战士胳膊上被石矛扎了一下,伤口并不深。另有一名战士是跑的太快崴到了脚。除此以外,就没人受伤了。
崖山人经由此战,终于确立了雅城地区事实上的扛把子地位,安全形势大大改观。而通过获得的奴隶,无论是农业还是采矿业的发展,都是一日千里。
第十一章澳门
崖山人要想发展,就离不开人力与物力的支持。物力可以凭借自身发展出来的工商业实力获得,但是人力可就不可能单靠自身发展了。因为八百多的人口基数,发展一百年也发展不出多少人口里,更何况周围还有即将诞生的美利坚乳虎在侧,是在没有时间留给崖山人慢慢发展。
要想获得人口,就避不开与满清的交流。但是顽固是后世人对满清的第一印象,与满清交流,崖山人很有一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
澳门是最早脱离华夏大家庭的本土城市。1553年,葡萄牙人在明政府许可下,取得澳门的居住权。此后的清朝也默认了葡萄牙对于澳门的控制。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
明清两朝在在澳门均设有提调、备倭、巡缉等官。这些官员统称“守澳官”。雍正八年1730年,两广总督郝玉麟等因澳门中外居民日众,距县遥远,知县县务殷繁,不能兼顾,奏请设香山县丞一员,作为分防澳门县丞。乾隆九年1744年,清政府将肇庆府同知改设为广州府海防军民同知,通称澳门同知,移驻前山寨。至此,以澳门同知为最高实际负责官员,与香山知县及县丞互相协调,共同管理澳门事务,构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管治澳门的体制。
正因为中外混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