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分节阅读 9

分节阅读 9(2/2)

目录

不过,虽然对于崖山人有些不满,对于现在的生活状况戴氏比较满意,毕竟,吃饱穿暖,已经是汉人最好的生活憧憬了。

森田次郎也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森田次郎作为俘虏被带到了北美,成为了崖山人矿场的一名普通矿工。与别人满身怨气不同,森次郎很快认清了形势。不仅干活认真积极,对于崖山人监工也十分殷勤,跑腿的事情就没少做过,不如传个话,买个烟什么的。崖山人也是深知日本人本性的,对此倒是没感觉到意外。为了试探他,将他提升为一个二十人的采矿小组组长。结果,当月,这个采矿小组仅仅在不到二十天时间就完成了预订目标。让崖山人十分欣喜。

没过多久,森田次郎就成了这片矿区的总监工,并允许森次郎招募一些人员协助工作,这就是崖山人的聪明之处了。崖山人脱离了监控,也就将矛盾的发生控制在了被统治阶层,将奴隶们的反抗情绪转移到了森次郎这帮狗腿子身上,自己则有超然的地位可以居中协调,管理起来也就轻松了许多。

而森田次郎也确实表现不俗。在成为总监工的第二个月,整个矿场的产量提升了两成。

这一天,崖山人派了一名代表陈小虎前来召见森次郎。

森田次郎见到崖山人,一个跨步,就来到陈小虎面前,让猝不及防陈小虎大吃一惊,随手就拔出了在腰侧的短火铳。

却见森田次郎将腰弯成了九十度,头也不抬的躬身说道,“森田次郎见过长官阁下。”

陈小虎有些不好意思的收回了火铳,幸好森田次郎没见到自己的火铳,免了一丝尴尬,说道,“森田次郎,听闻你最近表现的不错,矿场厂长对你赞不绝口。”

“是场长阁下过奖了,鄙人做的其实微不足道。”

陈小虎十分满意他的态度,说道,“你也不用谦虚了。我此次前来呢,主要就是想要从一些优秀的人才里面选拔出满足我们军队需要的人。因为场长向我推荐了你,就让你过来询问下。听说你是一名武士”

“是的,一名微不足道的足轻大将。”

“足轻大将”陈小虎以为是一个很高的官衔,十分诧异的提高了反问的语气。

森田次郎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所谓的足轻大将其实也就是相当于中级武士。而且家道中落,导致自身的地位也不高,有成为浪人的危险。”

陈小虎这才回过神来,“尼玛,好大的一个头衔,吓了我一跳,还以为发现人才了呢。”心里这样想,嘴上却说道,“森田次郎,现在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到你的面前,如果想重新成为一名战斗的武人的话,就加入我们的部队吧。相信我们的部队能让你一展所长。”

森田次郎明白这是一个让自己重新飞黄腾达的机会,错过了自己最多会成为奴隶的头子永无出头之日。因此,再也容不得客套,忙不迭的答应了。

森田次郎并不是个例。

这一次,崖山人不仅从汉人中招募人员,还从印第安人与日本人中招募军士,将原本的四百人部队扩编为600人,加强自己的实力,以卫护自身安全,也算是给奴隶阶层一个上升的渠道。

毕竟,作为现代人的崖山人,战斗意志还是不太强烈。如果每次让他们冲锋在前,估计说不定很快就有精神崩溃。从另一方面讲,崖山人将来要扩大军事规模,肯定也是要从崖山人以外的人群招募。现在汉人人数不多,从俘虏中招收一批忠心耿耿的人员也是必须的。

不过,老毛子首先被排除了,因为他们才桀骜不驯了,还有自己的国家,不好驯服。至于印第安人,虽然比较温顺,但是身体素质较差,合格的人员不多。倒是日本人,应该是最好的兵员了。

对于日本人的尿性,崖山人可是深有了解。当你弱小时,他们恨不得在你头上拉屎,但是你一旦打败了他们,在他们头上拉屎,都不带吭声的,说不定还大声叫好,引以为荣。驻日美军让日本人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于是,表现最为“优异”的森田次郎就成为了“光荣”的内卫部队的一员,成为陈小虎这个十人队小队长的直系下属。其同伴既有崖山人,也有汉人,还有印第安人,算得上是最早的“多国部队”了。

接着,由于部队轮流换防的需要,与其余4个小队来到了库叶岛。

第十六章落地生根

第一批来到北美的汉人只有不到四百人。这群一无所有的汉人,来到雅城后,最满意的还是崖山人切切实实的给了他们每人十五亩的土地。他们虽然明知道在崖山人的工厂干活能够获得更多金钱上的利益。但是一贯在解决温饱问题上奋斗的汉人,显然不会仅仅追求经济利益。

土地,只有土地才是他们的命根子。

因此,他们首先将全家人的生活重心扑在了农业生产,确切说是开荒上面。在汉人的辛苦努力之下,分配给他们的土地,仅仅两个月后,就将所获得的土地基本开垦了一遍。要知道,他们还是在几乎没有耕牛、没有合适的农业上产工具的条件之下完成的。

像陈松一家,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们全家,除了二儿子陈阳,因为当兵的缘故,不能参加农业生产。其余人口,包括13岁的女儿妞妞,都要在田里用小铲子除草,由此可见劳动积极性之高。

每天虽然回到家,就累成了狗,但是陈松却依然不忘记畅想未来,“这可都是上好的水浇地啊,明年的单季亩产不会少于2石。以后随着皇帝变成熟地,亩产只会更高,超过3石不会有问题。我们家这么多的地,将会收获多少粮食啊。中国传统文人,一向数学能力不强。掰着指头的陈松算不清楚,赶紧起身,拿着笔计算。

陈松老婆陈黄氏嗔怪道,“死老头子,大晚上不睡觉,明天还要干活呢,无论产量多少,反正都是咱家的,有什么好算的。”

“你妇人家家的,知道什么我算清了能有多少粮食,才能知道我们能赚多少钱。小二子都这么大了,必须找个媳妇了,我们有了钱,才能给小二子找媳妇啊。”

“你啊,死鸭子嘴硬,表面上巴不得赶走小二子,心里却疼的不得了,都超过老大了吧”

“老大老实,没什么可担心的,我只担心小二子。他怎么就去当兵了呢”陈松现在依然耿耿于怀。

老夫妻俩闲话家常,第二天,草草吃完早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