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2/2)
探马探查了道路两侧的山峰,并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其实是,崖山人将炮台放在了更远的稍高点的山顶上。周围森林密布,虽然砍伐了一些树木,但是稍加伪装,在远处就很难发现。
清军作为典型的冷兵器军队,对于火炮的认知并不深。更何况崖山人的火炮射程比起清军的红衣大炮还要远。而清军的红衣大炮都重达两三千甚至四五千斤,清军很难想到射程远的重炮能够布置在野外。
没有敌人的踪迹,士兵们长途跋涉也太累了。因此,恒禄下令全军休息,休整过后再做打算。
终于,连个多时辰后,清军休整完毕,开始行军,已经靠近了最远离永明城的三号炮台群。不过,森次郎有自己的考量,不允许守军发炮。
清军又继续行军了大半个时辰,接近了二号炮台群,被驻守在在二号炮台口的森次郎用望远镜发现。森次郎大喜过望,“八嘎,所有炮口,发射。”
二号炮台的首先开炮引起了连锁反应,远处的一号与三号炮台群紧随着开炮。
清军所在处于顿时烟雾弥漫,已经不能查看其中的实际情况。不过,崖山人依然是不管不顾的将似乎不要钱的炮弹倾尽全力的发射到清军所在区域。
疾风暴雨式的炮弹倾泻了接近一个时辰。
清军第一次见识了的威力,直接就懵掉了。
损失惨重的恒禄打算下令后撤。
恒禄的副将岑永林劝道,“将军,无论前方还是后方都有敌人的火炮,我们是进入敌人的圈套了。在如此狭窄的山路想要后撤势必要牺牲大量的军士。以卑职之见,不如冲上山坡,首先解决附近炮台的威胁,进可攻退可守。”
恒禄在初期的慌乱之后,也定下心来,按照岑永林的建议,下令以健锐营为前锋,攻击附近的炮台群。
健锐营确实是精锐之士,即使在陡峭的山岭上,也是健步如飞,很快就将普通的清军甩到了身后。
只是,他们低估了崖山人的“卑鄙”程度。
他们刚刚行进了二三百米,就被一道壕沟阻挡住了去路。
健锐营首领金哈鲁赤着胳膊,不屑的看了一下只有两尺深不到的壕沟,“真是笑话,这么浅的壕沟也能阻挡住我满洲巴图鲁的步伐”
第一个跳下壕沟,又轻松的来到了壕沟对面,攀爬到了壕沟的另一侧。金哈鲁望向后面的健锐营士兵,心情舒畅,“兄弟们加把劲,这么浅的破沟根本没啥用。”
后面的士兵们也哈哈大笑,有不少人也轻松来到了金哈鲁身边。
金哈鲁将手一挥,就带着这些人继续前进。不成想,对面想起鸣鞭般的枪响,连绵不绝。金哈鲁试图对兄弟们打声招呼,却半天发不出声响,鲜血从喉咙迸射而出,猝然倒地。
第五十四章决战永明城二
金哈鲁的死亡自然不是个例。前锋营士兵虽然精锐,但是在崖山人修筑的壕沟的阻碍下,行动速度大大减缓,让崖山人的狐狸优势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火炮与火枪的夹击下,1800名前锋营将士,损失了超过4成。再精锐的士兵也是人类,在遭受惨重的伤亡后,前锋营士兵在统领的带领下,撤退整兵。
恒禄虽然是此次出征的主帅,但是也不能直接命令前锋营将士,只能不甘的任由前锋营休整。
但是战事紧急,容不得丝毫迟缓。恒禄只能下令派出三千绿营作为前锋,继续进攻炮台。这些绿营知道,自己表面上是前锋,其实就是炮灰,送死而已,都是畏缩不前。
恒禄以八旗兵为监军,威逼绿营前进。
绿营的战果甚至比不上前锋营。前锋营至少越过了最后一道壕沟,接近了崖山人的炮台。虽然崖山人的炮台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足有三米,清军在没有攻城设施的前提下,几乎不可能爬上炮台基座。
而绿营战斗意志就更差了,甚至仅仅越过了两道壕沟,就被超过三成的伤亡给吓住了,不顾八旗监军的存在,仓皇后撤,又损失了不少兵力。
清军此时的驻营地已经由峡谷间的道路移到了炮台下的坡地。此处是崖山人炮兵轰击的盲点,另外两个炮台由于距离较远攻击不到。而最近的炮台,与实心弹射程太远,散弹距离又太近,让清军有了缓冲的余地。
但是,清军不能总在荒郊野外住宿啊,无论是补给还是野外的低温都不是清军轻易所能克服的。
第二天的战斗与这一天个过程极其类似,清军的凶悍并没有什么效果,如果要说有,那就是更大的伤亡,已经超过四千了。
第三天,恒禄看着只剩七八千的残兵败将,脸色晦暗,却无法可想。这几次战斗,都是绿营冲锋在前,三千八旗兵并没有参与战斗。因此才能够弹压住绿营。但是绿营已经是怨声载道,与八旗矛盾加剧。
清军最后,还是趁着夜色,撤出了崖山人的火炮攻击范围。
一向高傲的恒禄再也得意不起来了,战争失利的后果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自己是正蓝旗旗主,而康熙至乾隆三代清朝皇帝,一向的打算就是削弱八旗旗主的权利,将军队集中到自己手中。因此,恒禄的失败,不仅是军事失败,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失败。恒禄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结果,依然在困兽犹斗。
副将额尔图建议,是否派遣依然留在此地的五千役夫出动,先行消耗敌军的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