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分节阅读 159

分节阅读 159(2/2)

目录

其实,原本这是一支还另外包含5艘补给舰的综合舰队,不过处于作战需要,5艘补给舰被留在了马达加斯加。

新华夏的舰队想要远征非洲有两个方案,一是从澳洲出发,距离最近。但是新华夏澳洲共和国海军一直不强,新华夏并不希望将新澳拖入战火,免得新华夏还要派出海军支援澳洲战场,话说自从上次英国等组成联军曾经对新澳进行过打击,虽然最后战火没有蔓延到澳洲全境,但是却给新华夏敲响了警钟。随后,新澳也就再没有明着加入华夏联邦。此时的澳洲虽然已经有300万人口,但是相对于澳洲的面积,实在是地广人稀,想要设防难度极大。依照新华夏的想法,新澳表面上退出华夏联邦,减少西方国家的注意,从而避开战火,反而减轻了新华夏的压力。但实际上,新华夏与澳洲的经济联系一直很紧密。

当然,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许很清楚新华夏的想法,但是这并不重要。英国想要战胜新澳海军很容易,但是要想占领澳洲却很难,最糟糕的是,英国在澳洲的总人口不过五六十万,很容易成为新澳的发泄对象,就是新澳的最佳人质,还是走不掉的人质。因此,只能默认这种情形,并还要表面笑嘻嘻的恭贺新澳弃暗投明。

这一次,出动的自然不可能是新澳海军,其实来自北美的太平洋第一舰队。因为第二舰队驻地在新奥尔良,很容易为美国人察觉,因此,为了保密,抽调的是第一舰队的舰船。这支舰队经过巴拿马运河一路南下,抵达巴西的里约。巴西同样是美洲合作组织成员,对新华夏的依赖很大,因此,两国关系不错。在里约接受补给后开始横跨大西洋。由于新华夏在大西洋没有什么海军基地,只能依靠补给船进行,行军自然十分艰难。经过十几天的漫长海上航行,才绕过好望角,抵达了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此时的马达加斯加已经出现了一个王国。安德里亚纳姆波伊尼梅里纳推翻了他的舅舅的统治,使他自己登上王位。在安德里亚纳姆波伊尼梅里纳登基前,伊默里纳阿瓦安德安诺常常卷入梅里纳王国的其他三个相邻的割据政权的冲突中,但安德里亚纳姆波伊尼梅里纳成功的结束了内战。他在安布希曼加修建堡垒城镇,作为他的首都。接着,继续对外扩张势力范围。他在位23年,已经基本统一了马达加斯加大半领土,他的儿子拉达马一世继承了他的父亲的遗愿,继续对外扩张,并基本实现了他父亲的遗愿。

新华夏此次远征,自然需要休整,尤其是在大战之前。与南非近在咫尺的马达加斯加就不会被新华夏忽略。

此时已经是拉达马一世时期,现在正忙于北方的统一战争。虽然拉达马一世已经于英国人有所接触,但是他对于外界情势并不是很了解,这自然是因为英国人刻意为之,就是为了避免马达加斯加为敌对势力所拉拢。

这却为新华夏浑水摸鱼提供了方便。在拉达马一世看来,所有外界来人只要不是侵犯马达加斯加的利益,都可以交往,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新华夏,或者是其他人都一样。

所以,新华夏只是以一百支火枪以及不少弹药的代价,就能够在马达加斯加的塔马塔夫港口获得了充足的食物与淡水,还能够休息三天。

三天过后,养精蓄锐的新华夏舰队情绪高涨的一路南下,两天过后抵达德班港,只见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港口巡曳。所谓的庞大主要体现在数量上,在作战能力上,新华夏海军却不以为意,只因为,自己的所有舰船,都是主战舰船,战力远超对方。

新华夏舰队在指挥舰无敌号的指挥下,凭借高超的机动性,以无畏级战舰为前驱,其余舰队在后方配合,组成雁形阵,迅速向英军舰队冲去。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初一接敌,英军就损失了五艘外围的舰船,其余英国舰船眼见得敌人火力凶猛,一阵慌乱,新华夏舰队冲进了英国舰群中。

第二百四十四章布尔人的归宿

英国海军不愧为此时世界的海军第一强国,海军士兵综合素质相当高。在主将查尔斯的指挥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慌乱状态,组成了一个类似鱼鳞的阵型,层层布防。

只是单舰的战斗力还是相差太大了,甚至由于舰队参杂了大量补给船、警戒船、侦察船等其他船只,英军舰船的火炮总数量甚至比不上新华夏舰队,从火炮威力上讲,就更不可能相比了。

从中午接战开始,一直到夜幕降临,英国舰队损失了三成的舰船,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失去了机动力,为新华夏俘虏,而新华夏舰船,虽然也损失了三艘较小型号的舰船,但是凭借坚固的装甲,不致沉没,可以带回新华夏修复待用。

查尔斯感觉,汉人所说的本命年不祥的说法十分正确,因为以往一直顺风顺水的自己,在自己四十八岁这年,运气却变得出奇的糟糕。先是老婆因为难产去世,接着二儿子去世,再然后,被调到了殖民地海军,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真是流年不利。

接着,就连自己引以为傲的大英帝国海军,在新华夏的主力舰队面前,也是纸糊般柔弱,“自己竟然战败了”,这是查尔斯从未想过的,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率领剩余的舰队逃跑了,可耻的逃跑了,这是一贯重视荣誉的自己在梦里都想不到的。可是不逃能怎么办呢让一向爱戴自己的属下们白白送死

查尔斯正在沉思中,传令船船传来消息,新华夏舰船又追上来了。查尔斯只能再次下令,让一批舰船殿后,缠住敌人,以换取主力舰船的一线生机。不过,查尔斯也下令,允许殿后舰队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可以投降。

一路追追打打,英国舰队终于抵达开普敦,却已经只剩下十七艘,还大多伤痕累累,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而新华夏舰队其实也好不到哪去,主要是弹药几乎耗尽,燃料也是不足了,只能悻悻返回。

新华夏劳师远征,自然不会因为单纯的军事因素,想要消灭这支英国地方舰队,说实话,这样一支舰队被灭了,英国人都不会太多心疼,对新华夏与英国海军实力对比也几乎造成不了什么影响。最主要的是,新华夏意图在外扩大海外影响。负责此次谈判的一直随同战斗的外交部非洲司司长陈海生。说起来非洲司一直以来都是外交部内的冷衙门,没办法,非洲还是距离新华夏太远了,涉及到的事务更是少得可怜,非洲司的存在感自然也就几乎为零了。这一次,随同舰队前来南部非洲,是非洲司难得的一件大事,陈海生义不容辞的就来了。

当海战结束,舰队接上了还在马达加斯加休息的陈海生,就来到了德班港。

此时的德班港内一阵欢腾,为自己获得新生而兴奋不已。

只是,即将到来的严酷形势,让布尔人中明智之士根本高兴不起来。这一次,新华夏远道而来,解救了自己。可是,英国人综合实力摆在那里,怎么可能善罢甘休难道每次都需要新华夏前来解救这也不可能啊。

果然,新华夏的特使陈海生给予布尔人两个选择,一是布尔战斗人员全体迁徙到新华夏或者是友好国家,另一选择是新华夏给予武器支援,布尔人继续抗争。

布尔人的首领安德烈斯视为成熟、睿智且意志坚定的人,若是能够获得新华夏充分的支援,继续抗争无疑是他唯一的选项。但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是,新华夏显然没有在遥远的非洲与大英帝国争雄的实力。这一次能够不计代价的劳师远征,与其说是支援布尔人这个道义所在,更不如说是为了宣扬新华夏的国威,让世界明白新华夏意图与大英帝国争霸全球海洋的决心。

但是,付出的代价毕竟还是太大了,新华夏至少在短期内,肯定不会再次来此远征。陈海生的提议,安德烈斯其实早就想到了。虽然,为了布尔人的自由,安德烈斯愿意付出生命,但是,自己同胞的生命,安德烈斯却十分重视,这也是他能够获得自己同胞支持的最大原因。

安德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