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4(2/2)
1833年2月,趁着济州岛防备空虚,日本舰队主力突袭而至。济州岛在新华夏的定义中,只是一个中转岛,且由于是租借的岛屿,再加上新华夏海军在东亚的强势,自身的防备并不严密。
济州岛留守的舰队只有十几艘铁甲舰,且吨位普遍较小,因为主力舰船都南下了。在稍作抵抗,损失了三艘舰船以后,就突围北上永明城海参崴了。
舰队一旦败走,济州岛就如同被脱掉衣服的小姑娘,再无反抗之力。
日本占领济州岛,倒也没敢兽性大发的大肆杀戮,因为他怕将新华夏得罪的太狠了,万一事有不顺,不好收场。
随后早有准备的日本陆军,在大量民船的协助下,登陆济州岛。
接着,日本军队以济州岛为跳板,登陆朝鲜南部。朝鲜王国建国日久,存在的矛盾愈发激烈,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然而,赋税来自贫者,导致国家税赋更加贫乏。表示在军事上,就是投入不足,武备松弛,甚至连军饷都不能按时发放,屡有拖欠,士兵们只能自谋生路,自然是兵无士气,训练废弛。
反观日本军队,刚经历内战,不仅军事素质过硬,战争经验还丰富。
一方,是精锐强干还有组织的虎狼,另一方却是一盘散沙的绵羊,结局其实已经注定。短短一个月,朝鲜南部已经一片糜烂,朝鲜南部,相当于国土面积的四成沦落到日军铁蹄之下,甚至,日军的前锋已经逼近朝鲜南部重镇汉城。
惊慌失措的朝鲜王国只能求救于大明。
然而大明此时也很是为难。大明虽然拥有二百万常备军,看似很多,但是要看看大明有多少土地啊,二百万的军队分散到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根本就见不到人,当然,军队布防不可能如此分散。只是,如此情形,对于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大明都要三思而后行,筹备良久。此前的十五万大军,已经近乎是大明全部的机动力量了。
接到朝鲜的求助,大明虽然已经在展开大规模动员,尤其是辽东地区已经在全面动员,所有预备役士兵被紧急征征召,并集中。只是武器装备还需要筹集,想要有实质性的军事行动,最起码要半年时间。
“半年时间朝鲜能支撑得住吗”大明首相王思德皱眉哀叹,“这段时间,关键还是只能依靠朝鲜自己啊只是,朝鲜武备松弛,政府财政几近崩溃,士兵连武器都没有,怎么与日寇作战呢看样子,还是需要新华夏出面支援武器啊。”
朝鲜战争爆发的信息传到新华夏,让新华夏也是非常震惊,“早就知道日本人胆子大,可是也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之大,对面可就是大明啊。”林东旭抚着额头,看向国防部长严永宽。
严永宽说道,“日本人也是选择了一个好时机啊,此时,大明主力云集西北,我们海军主力又在南洋,似乎已经无力干涉朝鲜战局了。”
林东旭说道,“朝鲜战局其实只是一个稍微重要的局部战场,无论是我们新华夏还是大明,只要腾出手来,收拾掉小日本根本不在话下,只是,日本控制了济州岛,是否会对我们南方的海军军事行动造成威胁”
“不妨事,南方有广袤的大明腹地提供物资支援,最近的北吕宋还在我们的控制下,与大明沿海与台湾连成一线,只要这几点不失,对南方战局就不会有太大影响,也幸好日本此时光想到自己,没有直接进攻北吕宋,否则,我们南方战局危矣,最理想的状况,也是迅速回师,首先清除掉日本舰队的威胁,却给了西方联合舰队一个联合包抄的良机。”
“所以,幸好日本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民族啊,否则,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处理。另外,大明要求我们支援朝鲜武器以对抗日寇,你有什么意见”
“日本海军实力,在平时,我们看不上眼,可是此时,无论我新华夏实力最雄厚的太平洋第一舰队,还是大明的海军主力南洋舰队,都已经南下,剩余的舰队,即使北上,也不能与日本争雄,日本此时却是实实在在的掌控着东北亚的制海权啊,除非我们触动最后的大杀器,否则”严永宽皱眉
林东旭摆手,“杀鸡焉用牛刀我们的重点,还是要关注在南洋,南洋,才是我们新华夏关键利益所在,此战,我们胜了,就可完全掌控太平洋甚至印度洋,败了,恐怕,百年之内都不能翻身了。”
严永宽面色坚定,“我们一定会赢的。”
两个人商议良久,却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将朝鲜战场放在一边,此时,新华夏东部边境却有事发生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星条旗不再寂寞
1832年12月,新华夏得到情报,美利坚预计出动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圣路易斯,另一路的目标却是新奥尔良。这情报来自潜伏在美国白宫的情报人员。
其实美利坚选择这两个地方也是理所应当。
圣路易斯处于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和交汇处,更是三国交汇之处,控制了此地,就可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地位。新奥尔良地位更是不得了,是新华夏唯一处于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城市,直接控制了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就相当于直接掌控了这条与美国的国家河流,掌控了密西西比河的行航线,让美国人羡慕嫉妒恨。
消息传到新华夏的华京已经是三天以后了,事关本土安危,新华夏自然非常重视,新华夏总统林东旭赶紧召集安全会议成员进行商议。
会上,国防部长严永宽首先通报了初期的一些详情,当然已经是三天以前的信息了。
新华夏对于这两地的战略作用自然也是门清。
圣路易斯虽说是法国人首先开发的,但是法国人再次开发的时间不长,人员也不多,最多时不过三百余人,可以说,圣路易斯得到发展,还是在归附新华夏以后。在新华夏的大力扶持下,圣路易已经是一个拥有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了,且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汉人。
为了加固此地城防,新华夏在此屯驻了三万军队,且在城市外围建造了大量碉堡与铁丝网,即使面临十万大军,也可以维持半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