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分节阅读 172

分节阅读 172(2/2)

目录

随后,大明的补给船抵达科伦坡,对新华夏舰队进行补给。这也是大明因为军事上没有答应新华夏协同一致的要求,而做出的补偿性措施。

在稍作休整后,华夏联邦海军继续西进,进入了位于阿拉伯海与亚丁湾交接处的索科特拉岛,作为进出亚丁湾的钥匙,大英帝国自然不会忽略这个岛屿的存在,同样的,新华夏也不会忽略。索科特拉岛与斯里兰卡一样,英国人也撤出了驻军,因为明知道自己也守不住、依照几乎等同的条件,新华夏将索科特拉岛纳入自己囊中。

依然是大明的补给,华夏联邦海军向着此行在最后一站苏伊士运河进发。

苏伊士运河与几乎被英国放弃的亚洲其余地区不同,作为进出印度洋的咽喉,英国虽然不敢在此继续屯驻海军,因为在新华夏航母的威胁下,所有的舰队也无非就是给新华夏送菜。英军再次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其中就有仿效新华夏建设的碉堡,还屯驻了超过2万的驻军,自然是打算坚守了。

依照英国人的估计,以2万的驻军,即使应付5万的进攻者,也不在话下,这可都是新华夏人实战检验过的。而新华夏愿意在此地牺牲5万人吗英国人对此嗤之以鼻。

是的,新华夏确实不愿意再次损失5万士兵。新华夏什么最贵那就是人命。不要说牺牲5万,就是5千,在新华夏也算得上是伤亡惨重的战例了。

但是,新华夏需要用人命堆砌胜利吗

答案自然不是的。新华夏的空军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新兴军种的崛起。

再次拥有近千架飞机的新华夏空军向世人宣告了战略轰炸时代的来临。近千架飞机,分成20个批次,对着苏伊士运河两侧的英军据点进行了近乎不间断的轰炸。一时间,英军阵地立刻陷入了烟火缭绕的地狱,不要说被命中,就是幸存者,在烟雾中呼吸都受到极大影响,几乎没什么准备的英军各个掐着脖子,咳嗽连连。

总算有战地医生想出一个招数,用水甚至尿沾湿毛巾捂住鼻孔,暂时度过了危机。英国人还在寄希望于夜晚的到来,新华夏空军会有休息,让自己能够获得暂歇的机会。

然而,新华夏早有此考虑,空军已经分成了早晚班,夜晚的轰炸依然继续。

随着轰炸的继续,英国人原本以为自己能够适应战场的氛围。然而他们错了,不提每日都在减少的碉堡数量与物资,就是幸存者日子也不好过,爆炸产生的巨响与烟雾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巨响导致士兵们几乎失聪,烟雾则严重影响呼吸道,导致士兵呼吸道感染,严重的甚至肺炎都犯了,非战斗损员十分严重。

终于,在十三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华夏的飞机由于连续轰炸,机体结构疲劳,飞行员也十分疲劳,导致许多飞机由于误操作而产生损失,再加上航空也几乎耗尽,新华夏的战略轰炸终于停歇。

新华夏陆军开始登陆。

残余的不到四成的英军痛哭流涕,噩梦终于结束了,是时候与新华夏这个恶魔般的对手交战一番了。然而,事实证明,他们还是太天真的。

新华夏首先登陆的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坦克装甲车,另外还有不少怪模怪样的设备,如果后世的人会知道,这些玩意就是推土机,还是带有装甲的推土机。

这是干什么用的却是新华夏“先贤”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对付碉堡的最佳利器。在后世,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盛行,碉堡建设的都是能有多厚就有多厚,一般的根本对付不了。像后世的日本就用坚固的碉堡来对抗逐渐向自己本土推进的美军,让美军损失惨重。后来有一个美国士兵想到了一个好的计策,既然炸不了你,那你就不要出来了。就干脆用推土机推着混凝土封锁住碉堡,让里面的人永远都不要出来了,很轻松的就解决了对手。

新华夏依照“先贤”的智慧,派出了史上最强推土机,来对付躲在碉堡里的老鼠了。

看着新华夏以怪模怪样的车辆轻松封住了一个又一个碉堡,残余的英军知道,自己最后的依仗也失去了作用,再做抵抗无非是徒增伤亡,毫无意义,还是投降了。

就这样,新华夏占领了苏伊士运河。

随后,以同样的手段胁迫埃及当权者宣布独立。新华夏迅速与“新独立”埃及签订了协议,划定苏伊士运河区为一个受到新华夏保护的半独立区域。运河区主权归属埃及,但是新华夏拥有租借权,租期99年,每年运河收益,除去运河管理与必要的维护费用后,新华夏与埃及五五分成。

埃及人原本对运河没有任控制权,运河的收益也全部是英国人的,新华夏接管以后,却能够获得一半的收益,心情不要太好,很开心的就将运河的管理权交给了新华夏。

新华夏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第一时间自然也是加强运河区的防御工作。

与英国单纯的陆地防御以及海军防御意外,新华夏还在运河区外的埃及领土上修建了大量的地下飞机场与简易跑道,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的修建,让苏伊士运河的防御再上一个台阶。

英国人可以说是最难过的。这条运河是自己开凿的,投资巨大,这些年过去了,运河的收益甚至还没有成本多,就这样被新华夏摘了桃子,还充当了一次老好人,郁闷的心情简直是难以言表。可是,英国人又能怎么办呢。英国人对外最强硬的拳头就是海军。然而,失去了空军的保护,即使最强大的海军,也是一个摆设。这是大英帝国自从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以来,第一次感觉自己这么的无奈与无力。

英国曾经寄希望于利用沙俄打通东南欧的陆上交通线,也许就可以连通西亚,从而与印度保持一定的联系。但是,沙俄退出战场让英国已经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此时的东南欧已经是普鲁士与奥地利的天下,英国陷入深深的郁闷之中。

第二百六十五章万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终结

在新华夏终于占领了苏伊士运河以后,大明也清除了荷兰在印尼的主要军事力量,荷兰总督范斯特代表荷兰政府以及殖民地当局签订投降书。

新华夏与大明联手控制了太平洋,印度洋,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如同眼中钉似的存在,那就是日本。

对于这个胆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造反的小不点国家,腾出手来的大明也不打算容忍了。此时,日本在朝鲜已然有超过20万的军队,已经几乎控制了全部的朝鲜领土。越过鸭绿江,可就是大明的领土了。这对于大明来说,可不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时,可不是新华夏求着大明,而是大明强烈要求新华夏协同对日本的作战。

新华夏原本对于大明先前自私的行为就颇为不满,自然是不可能轻松答应大明的要求。不过大明也不是无条件要求新华夏的协助。大明提出,下划线不用出动陆军,只要派出海空军协同作战即可,作为补偿,大明愿意再次加大力度放开对新华夏的移民数额的限制,愿意在十年之内,每年放开五十万的移民份额。

这些年,随着新华夏与大明交流的日益紧密,大明民众对于同文同宗且十分富庶的新华夏生活自然十分向往,每年申请移民的人口都在上百万。

若是在以往,大明人口原本就众多,有限的耕地也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对于移民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首先是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海外殖民的需要,也需要大量人口,因此,大明开始对人口外流进行控制,尤其是针对华夏联邦的移民配额限制尤其严格。为此,与以新华夏为首的华夏联邦产生了许多矛盾。

因此,大明主动放开移民配额,新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