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军工帝国 > 分节阅读 51

分节阅读 51(2/2)

目录

所以,这一轮排枪下去,虽然只打到三四百人,但是后面起码撞上来三四排,再加上后面减速的、绕行的,起码影响到了三四千人马的冲锋。就这还没完,当冲到五十步远的时候前面突然又飞过来一堆黑球,不管砸到哪儿都是“轰”的一声,然后就是人马的惨叫声想成一片,整个冲锋阵型彻底乱套了。

两边指挥新兵的游击将军可都是辽东调过来的沙场老将,对付骑兵他们是最有心得的,他们见对方的阵型大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反冲锋,火枪兵刚撤下来,他们便领着一帮新手枪兵向对面的骑兵队伍冲过去。

此时,双方已经相距不到五十步,一弹指的时间,枪兵就冲到了骑兵面前。这下骑兵冲锋的优势荡然无存,枪兵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你跑太快我是捅不中你,但你原地不动就好捅多了,要是实在是捅不到人,还可以捅马啊一时间骑兵阵中又是“噗噗”之声不绝于耳,枪影处处,鲜血四溅。

好在这些新兵也没什么章法,只知道一阵乱捅,虽说捅的高迎祥和李自成手下的骑兵人仰马翻,但实际捅死的却没几个,双方焦灼在一起,兵对兵、将对将,打的热火朝天,两万对两万,双方人数都差不多,一时之间也分不出胜负。

再回到正面战场,王嘉胤这边看着自己手下的士卒一片片的倒下去,关宁铁骑就像割麦子一样在收割着人命,那些新兵蛋子也是越战越勇,卢象升那个疯子更是往来冲突,一点疲态都没有,他知道这样下去,纵使不败,怕也要损失惨重了。

他寄予厚望的高迎祥和李自成一个都没出现,远处的喊杀声依旧没有停歇,王嘉胤不禁有点怕了,这万一要是高迎祥和李自成都被击溃了,那边的官军再反过头来加入正面战场,他可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他面色阴晴不定的看着战场,数次想下令撤退,话到嘴边,却又收了回去,毕竟高迎祥和李自成那边可是四万骑兵啊,同等数量的步兵怎么可能抵挡的住,他们获胜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旁边的张献忠见王嘉胤这个样子,知道这位大王还心存侥幸,他可没那么傻,骑兵就是靠冲锋的优势速战速决,要是被步兵黏上了,那就没什么优势可言了,高迎祥和李自成这么久还没来,肯定是被对方黏住了。

八万人的对战,一旦黏到一起,要分出胜负怕是要打到明天早上去了,但眼前这局势,正面战场肯定是坚持不到明天早上的。

于是,张献忠委婉的提议道:“大王,您看这天都快黑了,我们与官军之间短时间内怕是分不出胜负的,不如我们先撤回去休整一下,择日再战吧。”

王嘉胤其实也知道高迎祥和李自成那边怕是没什么戏了,他一直犹豫不决还有一个原因,他丢不起这个人啊

来的时候他可是牛皮哄哄的好像是来砍瓜切菜一样,现在打成这副模样,叫他脸上怎么挂的住

听到张献忠的建议,他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台阶,对啊,这天都快黑了,还打个屁啊

他假装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恩,献忠说的有道理,来人啊,传令,弓箭兵上前百步,排五排一字长蛇阵,间距三步。”

传令兵立马跑去传令去了,众将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终于要撤退了,他们总算不用去面对卢象升那个疯子了。

弓箭兵上去肯定不是投入战斗的,双方的人焦灼在一起,你一蓬箭雨过去,到底是想射敌人呢,还是想射自己人呢这弓箭兵排在战场后方肯定是接应己方军队撤退防止敌方追击的,弓箭手一般都是间距一步,王嘉胤却让他们间距三步,站这么散就是为了让退下来的士卒从他们中间穿过去。

第四卷第十五章伤亡惨重

本来一场好好的围歼战打成这个样子,王嘉胤是一刻也不想多等了,弓箭兵刚一排好阵型,他便意兴索然的下令道:“鸣金,收兵。”

“哐哐哐哐”巨大的铜锣声传遍整个战场,农民起义军如同潮水般的向后退去,曹文诏、张弘业、王承胤等将领齐齐看向卢象升,卢象升摇了摇头,向后一招手,立刻有个传令兵打马奔到他身边。

他看了看对面排的整整齐齐的弓箭手,叹息了一声,无奈的下令道:“鸣金,收兵。”

传令兵领命而去,不久大营中也想起“哐哐”的铜锣声,关宁铁骑和天雄军的新兵们开始向大营前退去,几个幸存的传令兵默默的来到卢象升的身后,等候着他的命令。

卢象升看着集结远去的贼寇,冷冷的下令道:“传令所有参战人员全部回营休息,京营亲卫,装好子弹,上好刺刀,打扫战场,但有敌方活口全部就地处决。”

又一个传令兵领命而去,卢象升这才调转马头缓缓向大营踱去。

此战关宁铁骑伤八百余人,亡一百余人,几乎被打残了。天雄军更是阵亡五千余人,除了留守大营的一万运输兵,几乎人人带伤,连主帅卢象升都受伤十余处,可以说完全被打残了。

王嘉胤手下的起义军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弓箭手和留守大营的五千刀盾兵其余参战人员也几乎人人带伤,更为可怕的是,短短一个时辰不到,竟然被卢象升那个屠夫领着一帮新兵蛋子杀了他们两万余人。

卢象升简直太可怕了,一上战场就跟发了疯一样,到处乱砍,历史上好像还没出现过这么不要命的主帅,更没有出现过这么疯狂的文官。他那浑身浴血的身影成为大多数参战义军的噩梦,从此他在农民起义军中有了个响亮的外号,山西总督卢象升外号:卢阎王

卢阎王此时也不好受,这一仗虽然算是打赢了,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并没有捞到多少便宜。他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有一点担忧,面对一股贼寇就打成这个样子,后面可怎么得了啊,平阳府那还不知道有多少股贼寇呢

再怎么不舒服,这奏折还是要写的,他在亲卫的协助下草草的包扎了一下伤口,再换了身衣服,便取出笔墨纸砚,就着昏黄的油灯写起了奏折。

他并没有过多的夸耀自己的战绩,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贼寇王嘉胤部的描述上,在他看来,这个王嘉胤实在是太厉害了,短短的三年时间就让他拉起了十多万人的队伍,而且还操练的有模有样,一般屯卫都没他们战斗力强,此人不除,必将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所以,他向朱慈炅提出建议:马上集合山西所有兵马,就在阳城与王嘉胤决一死战

那崇正皇帝朱慈炅又会怎么答复他呢

王嘉胤的厉害自然不用卢象升来提醒,朱慈炅对王嘉胤的了解比卢象升还全面,这家伙可以说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祖宗看看崇祯朝的农民军领袖就知道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