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2)
洪旭见施大瑄这个样子,只得闭嘴收声,这八哥万一发起飙来他可受不了。
各处围攻荷兰人商船的海盗陆陆续续赶过来来,最后七艘荷兰人的商船全部被押送到了集合地点,洪旭按施大瑄的吩咐带着本部人马押着七艘荷兰人的商船往回赶去。
回到苏禄海以后,红旭直接下令将所有荷兰人的眼睛全蒙起来,押上小船,绝大部分人他都送到了一座荒岛上,只有几艘商船的船长被他派船秘密送往马尼拉,在那里,有他们的据点。他专门派了一百名信得过的吕宋人手下,将这七个人押往马尼拉的据点,并嘱咐他们十二个时辰轮流看守,绝对不能让这七个人跑了。
至于货物,他则命人从荷兰人的商船上卸下来,大米留下了一半,砂糖也留下了一部分,其他的全部派手下用小船分批送到马尼拉卖去了。
洪旭这边还没忙活完,施大瑄和甘辉又迎来了一批荷兰人的商船,这一批商船总共只有五艘,是从巴达维亚开往东番的,船上满载着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等特产,还有从荷兰本土运过来的贵重金属、药材和望远镜、钟表等精巧的东西。
这些都是要销往大明、东瀛和朝鲜的,虽然量不是很大,价值却很高,所以荷兰东印度公司加派了人手,五艘船也配备了一千来人,火枪手的数量也达到了五百名左右。
这点人对施大瑄和甘辉来说自然不值一洒,他们又很轻松的连人带船给一锅端了,至此七月份的任务他们算是完成了,要再做买卖也要等到下个月了,施大瑄和甘辉也带着各自的人吗押着荷兰人的商船回苏禄海处理俘虏和赃物去了。
从巴达维亚道东番足有七八千里,就算扬起风帆日夜不停的航行最少也需要四十来天,所以他们这次打劫的事情荷兰人暂时还没有察觉,荷兰东印度也不止这么几条商船,八月份,他们又分别从东番和巴达维亚各派出了六艘商船,转运当月的货物。
不用说,这十二艘商船的结局和前面十二艘的结局一样,都被施大瑄、洪旭和甘辉连人带船一起抢了,到了八月中旬荷兰东印度公司终于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因为上个月的商船并没有按时到达,甚至一点消息都没有,难道他们是在海上遇到风暴了吗
此时,荷兰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是被海盗给截了,因为现在东南亚海域最大的海盗头子郑芝龙已经跑大明去做王爷去了,第二大的海盗头子刘香又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其他海盗势力要吃下他们五六条武装商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荷兰人并没有采取太过激烈的措施,只是派出一队搜救船从巴达维亚出发,沿他们制定的航线,向东番方向搜索过去,希望能找到这两支船队。
到了九月份,他们还是按时派出了商船,因为两边的生意都耽误不得,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逐渐霸占了东南亚市场,每个月各国据点的销售那都是有定额的,人家客户把定金都交了,你不把货送过去,人家客户那边肯定会跟你没完,如果这样搞几次,那块市场可能就会丢掉,所以九月份他们不但发出了当月的货物还补齐了七月份的份额,也就是说,这次他们两个方向都派出了十多艘商船
第八卷第十三章无耻海盗
前文说到荷兰人为了补齐七月份的货物,九月份分别从东番和巴达维亚发出十多艘武装商船,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两个方向刚失踪了十多艘,你又一边派出十多艘,去给海盗送菜吗,这不白痴吗
如果从当时的情况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这样做并不是白痴行为,首先,他们并不知道施大瑄、洪旭和甘辉这三股海盗的存在,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商船是被海盗给打劫了,那个年代商船在海上遭遇风暴失踪的事情太多了,他们下意识的认为这些失踪的商船是在海上遭遇风暴了。
其次,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各个据点的生意必须维持,延迟一两个月给人交货或许还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你因为自身原因而赖掉别人的货,那这生意就不用做了,这可是一年能赚取几千万两白银的生意,他们是不可能放弃的,所以,货必须补发。
最后,他们并不认为有海盗敢来打劫他们十多艘武装商船,十多艘武装商船再加上一千多名火枪手在那个时代是什么概念,不说文盲探险家皮萨罗用不到两百人征服人口八百多万的印加帝国的事,光说说荷兰第一次对大明大规模的入侵。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巴达维亚总督库恩派出了十六艘战舰和一千多名士兵,准备进攻澳门,用武力打开大明通商的大门。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很明显,在荷兰人看来十六艘战舰和一千多名士兵足以打败大明这个拥有亿万人口的封建王朝这不是胡说啊,要是他们自己都认为打不过大明还派这些人去进攻大明,那他们就真是白痴了,事实上他们不可能是白痴,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十六艘战舰和一千多名士兵是可以打败大明的
另外,这十多年正是荷兰发展最迅猛的时期,现在荷兰的战舰已经变成拥有上百门大炮的超级战列舰了,十多年前的战舰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武装商船而已,也就是说,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看来,十多艘武装商船在东南亚海域完全可以横行无忌,压根就不用怕什么海盗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句不用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这这一句并不完整,后面那一段估计就很少有人关注了。孙子谋攻篇的原文是这样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现在的荷兰就属于最后一种,不知彼又不知己,他们并不知道大明的军工技术已经在短短几年时间迎头赶上,在质量上已经超越了他们,现在缺的只是数量而已。同时,由于发展过于迅猛,他们已经迷失在海上霸主的荣耀里,完全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在崇祯朝他们是栽在海上新贵英国手里,在崇正朝,他们怕是先要在崛起的大明手里吃个大亏。
像这次商船失踪的事,如果谨慎一点的绝对会派军舰护航,最不济也要先四处打听一下情况,看看海上势力有什么变化,像他们这样不管不顾,自然是又给施大瑄他们送上了一盘大菜。
在三百多艘几乎同样火力的武装海盗船面前,六艘武装商船和十二艘武装商船其实没多大区别,都是完全碾压,施大瑄他们只是稍微多费了一点手脚,二十四艘荷兰商船又连人带船消失了。
到九月中旬,荷兰人终于反应过来了,七月份的商船没到,八月份的商船也没到,他们再不知道是被人劫了,那就真是白痴了。
此时,福尔摩沙和巴达维亚都快乱套了,各国据点催货的信件雪片般的飞来,巴达维亚甚至出现了粮食危机,要知道巴达维亚可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光员工就有几万名,还有上万的武装人员,还有荷兰东方舰队两万多海军,七八万人的粮食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光靠爪哇这个狭长的小岛是不够的,每个月都要从福尔摩沙补充粮食,现在都断了三个月了,粮食缺口之大可想而知。
现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海德瑞克布鲁文虽然不是个富有开拓精神的殖民先锋,做事还是很勤勉的,这两年多来他一直将公司的事务处理的有条不紊,没想到这次却栽了这么大个跟斗,他独自一人坐在总督府的办公室里,脸上写满了深深的绝望。
正在这时,外面的守卫轻轻的敲门道:“总督大人,范迪门上将来了。”
现任荷兰东方舰队司令海军上将东尼范迪门极具侵略性的人,这几年他一直在鼓吹要赶走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独霸东方,只是一直被布鲁文压制着不能付诸行动而已。
布鲁文知道这家伙早就对这个总督的位子垂涎三尺了,时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