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2/2)
他的话刚落音,三个老部下立马同时吸了口凉气,毕懋康惊道:“嘶,要这么多”
朱慈炅就是为了让他们大吃一惊,现在这种小小的恶趣味满足了,他才微笑着解释道:“朕要将这铜丝从京城拉到各宣承布政使司驻地,再从各宣承布政使司驻地拉到各州府,最后甚至要从各州府拉到每个县城,用量是很大的,压铸肯定不行。”
毕懋康闻言,满脸凝重的道:“那这个拉丝机就必须做了,良甫,你看皇上所说的这个挤压力度现在怎么达到还有长庚,你看皇上所说的这个拉丝模具用什么材料做合适”
这官场有官场的规矩,皇上如果没有点名问话,那么一般都是职位最高的人回话,下级如果抢答那就是越俎代庖了,在官场上这可是忌讳,王徽和宋应星虽然跟毕懋康熟的不能再熟了,但这点基本的规矩他们还是知道的,也做的很好,所以一直都是毕懋康在回话。
现在,毕懋康让他们回话了,他们这才开口,还是按品级来,王徵是侍郎,自然由他先答话。
王徵的专长是机械结构,要是各种机床的问题,他闭着眼睛都能答上来,但这个拉丝机可不是机床,而是一种新的机器,要把铜棒像挤面条一样从一个小孔里挤出去,这么大挤压的力度到底怎么达到还真不好说,他只得犹豫道:“这个,微臣现在还说不好,要按大型车床上的做法,那就只能加大挤压轴上的齿轮数,不过微臣估计就算加道极限怕是也达不到这个力度,只能在挤压轴上多连几个齿轮,几个蒸汽活塞一起使力,才能达到这么大的力度,具体要用多大蒸汽活塞,又需要多少个,这个都要实验,不知皇上急不急,急的话,微臣现在就去做实验。”
朱慈炅知道,如果这会儿让王徵去了,恐怕王徵不把东西做成就不会罢手,搞研究的人那股疯劲他可是深有体会,拉丝机又不急于一时,倒没必要让王徵去拼命,他赶紧抬手到:“不急不急,有办法就好,回去之后你可以慢慢试,现在先把所有问题都商议清楚再说。长庚到你了,模具用什么材料做合适”
宋应星的专长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个机械领域的通才,这个材料力学他尤其擅长,不过这个挤压模具的硬度问题还真把他难住了,用巨力去挤压铜棒,要把铜棒跟挤面条一样挤成细丝,没人这么干过啊,多硬的模具才扛的住,这个不试怎么知道,他只得同样犹豫道:“这个,微臣现在也说不好,估摸着这个拉丝模具怕是要比车刀和铣刀都硬才行,那就只能用高碳钢淬火了,具体要硬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实验。”
比车刀和铣刀都硬那怎么加工朱慈炅不由追问道:“那怎么加工呢,这个拉丝模具的锥槽和细孔可都需要加工的光滑无比,不然根本就拉不出规整的铜丝。”
这个问题对宋应星来说自然不是问题,他轻松的回道:“皇上无需担心,这个拉丝模具用量又不大,完全可以夹到车床上用油石慢慢研磨,一天做几个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呃,丢人啊,人家都没说加工的问题,自然是有办法加工,朱慈炅感觉自己问了个很愚蠢的问题,他尴尬的咳了几下,继续问道:“那打卷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同步性可要做好,快了慢了都不行,快了就会把铜丝拉断,慢了铜丝就打结了。”
这个问题对宋应星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他胸有成竹的回道:“这个皇上也无需担心,微臣曾亲手纺过纱线,纱线和铜丝差不多,快了就会断,慢了就打结,这主要还是个转手柄时所用的力度问题,微臣回去测试一下,各种粗细的铜丝多大的力度合适,再配上相应齿数的齿轮就行了。”
朱慈炅闻言,老脸一红,宋应星的描述让他想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恒转矩电机,是啊,只要力度合适,铜丝始终是绷的笔直的,压根就不用去管什么转速的问题,自己今天是丢人丢大发了,竟然在自己带出来的徒弟面前连问了两个愚蠢的问题
那会儿刚开始做机床和燧发枪的时候毕懋康、王徽和宋应星可是把他当神一样的看待,跟在他屁股后面问这问那,这才过去多少年,一转眼他们都成专家级的人物了,倒是自己变得孤陋寡闻了。好在他们没见过后世那么多先进的东西,在理论和见识方面都差了自己十万八千里,他决定以后让他们做机器只问能不能做到,他们说能做到就行了,至于怎么做到,还是不要问了,省得丢人。
这种从教授者变成被教授者的落差实在有点大,朱慈炅顾影自怜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看样子这个拉丝机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需要耗费时间去实验而已。现在毕懋康、王徽和宋应星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了,不说精密机械,一般的机器只要给他们把功能和结构讲清楚,他们基本上都能做出来,看着拉丝机的讨论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朱慈炅干脆连带给铜丝包覆绝缘层的机子也一并让他们做了。
这个给铜丝包覆绝缘层的机器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在铜丝加热温度的控制上不好把握,明朝这会儿可没有温控仪,要准确的控制温度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个可以用经验来弥补,多试几次,取个最佳效果,把加热量和速度都定死就行了。
关于机械问题的讨论过程之顺利简直出乎了朱慈炅的意料,军工果然是最能促进技术发展的项目,现在的大明在技术上与以往已大不同,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世界各国。有了如此多的专业人才,技术方面已经不用他操太多的心,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大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全面发展,尽快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综合国力。
第十卷第七章购原料洋人当买办
葡萄牙澳门总督施维拉这段时间可谓春风得意,因为成功主办了大明帝国和荷兰的谈判,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大大的表扬了他一番,甚至还赏了他十万两白银,那家伙,就算是大明官员都很少有人能获取如此殊荣。
从那以后,他是天天在大明官员面前吹嘘,把一干大明官员唬的一愣一愣的,渐渐搏出了一个洋宠臣的名号,在京城混的那叫一个惬意啊。
前几天他跟皇上讨要大明新式军服也到了,统帅款的,跟镇南王那款差不多,靴子、披风甚至是将星一样不少,连扣子都是黄金做的,这是朱慈炅命人特意为他量身定做,穿上去舒适无比,有了这身军服就更加不得了了,他一天到晚穿着这身军服,到处显摆,逢人便是披风一甩,破斯一摆,骚包到不行。
话说他这身行头倒是没什么新奇的,现在大明各个军团都开始换装了,穿着新式军服的明军到处都是,大明甚至还掀起了一股军服热,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山寨版的崇正装,像他这种统帅款的还真有不少人敢穿出来,主要问题他是洋人啊,一个洋人穿着大明的制服到处显摆,那画面,真是要多怪异有多怪异。
朱慈炅忙完机器的事情终于想起这货了,在没确定拉丝机能不能做出来之前他自然是不会考虑绝缘材料的问题,现在拉丝机已经没问题了,他就要开始考虑进口橡胶了。
后世的橡胶主产地是南洋地区,但明朝这会儿南洋地区还没有这个产业,甚至连橡胶树都没有,生橡胶主要产自南美,而南美这会儿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要进口橡胶只有找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