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军工帝国 > 分节阅读 318

分节阅读 318(2/2)

目录

王承恩领命而去,朱慈炅想了想,直接走到门口,对侍立在那里的曹化淳道:”让人通知工部尚书毕懋康速来乾清宫书房。“

说罢,他抬脚便往乾清宫方向走去,曹化淳对旁边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随后便跟着朱慈炅往乾清宫走去。

这些年大明不知道修筑了多少铁路,经常要经过一些大江大河,对于修建铁路大桥自然早已轻车熟路,朱慈炅将毕懋康招来一合计,很快便定下了大桥的修建计划。

毕懋康回去后立即组织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以上的官吏召开会议,把修筑两座大桥的事情安排下去。

他直接将都水清吏司的相关官吏分成两波,一波带着相关的桥梁专家负责做桥墩,备好需要的材料立马出发去叶泥河和通古斯河立桥墩;另一波带着相关桥梁专家负责桥架和桥面,先配合着大明皇家机械集团将桥架材料准备好再统一运叶泥河和通古斯河去。

由于朱慈炅重视技术的关系,工部官员那都是一等一等精干,效率简直高的吓人。

第二天负责桥墩的官员便已经将水泥、钢筋等材料准备好,直接运到东大营,将所有材料装上负责转运物资的大明皇家海运公司船队,然后便随船赶往叶泥河和通古斯河立桥墩去了。

而负责桥架和桥面的官员当天就带着相关桥梁专家直接进驻大明皇家机械集团在京的钢铁厂,在钢铁厂相关人员的配合下,日夜不停的赶制桥架材料。

半个月后,桥架材料就全部准备好了,他们同样将所有材料直接运到东大营,装上负责转运物资的大明皇家海运公司船队,然后便随船赶往叶泥河和通古斯河。

此时,两条河上的桥墩差不多已经立好,两边的铁路也已经差不多修筑完毕,只等桥架和路面修好,便可以进行对接了,西域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通车指日可待

第十七卷第二十五章大明崇正律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凉。

一阵阵雨水过后,暑气渐渐消散,秋日将至,天气微凉,七月底的京城已经没有酷暑那份难熬的炽热,特别是到了晚上,凉风习习,秋月无边,很是令人舒爽。

朱慈炅此时的心情同样很舒爽,被反哈布斯堡联盟挑起的南亚和西北边境危机早已解除,卢象升和孙传庭所率的两路明军又提前完成了今年西伯利亚的作战目标,拿下了沙俄八座棱堡,给这个率先挑事的列强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再次彰显了大明的声威。

现在,西域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即将联通,攻坚用的初级坦克也即将诞生,大明拿下西伯利亚平原几成定局,军事上的事情已经无需他操太多的心,他终于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到治国上来了。

大明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法典他已经编写了几个月,涂涂改改之后,终于达到了他心目中的标准,借西伯利亚大胜之机,他决定,正式推行君主制宪

大明崇正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这一天,并不是什么节气,在以往的历史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纪念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一天,在今后的大明帝国历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这一天,大明帝国崇正皇帝宣布了一个对今后大明影响深远的律法,这个律法就是后世有名的大明崇正律。

关于这部法典的名称朱慈炅考虑了很久,他总感觉叫什么什么宪法有点不妥,因为这一时期貌似还没有宪法这种说法,平民百姓所熟知的法典只有大明律和大诰,如果硬要用新鲜名词,恐怕反倒会影响他的权威性,所以,他干脆定名为大明崇正律。

大明崇正律这个名字就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了,因为有大明律的先例;大明崇正律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这部律法是大明中兴之主崇正皇帝制定的铁律,大明帝国的臣民包括以后的皇帝都必须遵守

至于选在七月二十六日这天公布倒也不是这天对他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就是他认为公布的时机已经到了,仅此而已。

这天早朝和往常一样进行,在朱慈炅的特意控制下,所有奏议的事进展都比较快,不到一个时辰所有政事处理完毕,他并没有让礼官宣布退朝,而是咳嗽了一下,然后朗声道:”朕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有句俗话叫打天下易,守天下难。,这守天下为什么比打天下还难呢历朝历代衰亡的结局都告诉我们,这守天下的确很难,那么守天下为什么又这么难呢这个问题,朕考虑了很久,纵观历朝历代的衰亡,无外乎内忧外患,那么,为什么又会出现内忧外患的情况呢“

说到这里,他特意停了一下,让文武百官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过了大约一盏茶时间,他才继续朗声道:”不知道众位爱卿有没有发现,大多数朝代衰亡之时,大都是奸臣当道、贪腐横行、朝纲混乱、民不聊生,很多人都没了底线,不讲仁义道德,只为满足一己私欲,罔顾天下兴亡。“

说到这里,他又特意停了一下,让文武百官再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当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下面的文武百官中有贪官污吏,但是,下面有少数人却已经冷汗直冒了。

这些人应该是或多或少做过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在他们看来,今天皇上突然无缘无故说起贪腐的问题,很明显是要拿人开刀啊

朱慈炅当然不是要拿人开刀,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朗声道:”当然,有的也不是臣子的错,做君主的昏庸无能,也能导致亡国。那么怎么防止这些事情发生呢“

这年代敢这么明目张胆说皇帝不是的也就只有皇帝了,下面的人可不敢说,甚至想都不敢想。

一次次提出疑问之后,朱慈炅终于给出了答案,他用威严的语气缓缓道:”朕认为,要让大明长治久安,唯有立下规矩,从源头抓起,尽量避免出现昏君奸臣。朕今天就立下这个规矩,以后君臣共尊之。来人,宣大明崇正律。“

他并没有仔细解释大明崇正律的性质,因为一旦解释,就会涉及到大明律和大诰,那可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作为后世子孙,他敢说那些规矩立的不全吗,反正读出来之后大家就明白了,他压根没必要当场说穿大明律和大诰的不足,落下不尊祖制的口实。

他的话刚一落音,便有一个鸿胪寺礼官捧着一本装订精美的大明崇正律,恭身走到台阶前,大声宣读起来。

大明崇正律是一个纲领性的律法,涉及的内容很多,几乎将所有与治国相关的东西全部囊括进去了,这在当时的历史上还是从未出现过的。

比如,大明崇正律的开篇就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此引申开来,说明了大明帝国的性质,总的来说,大明帝国就是一个君主制的国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