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2(2/2)
朱慈炅点了点头,又取了张空白纸画开了,他这次画的还是一艘战舰,不过从标注的尺寸来看,体积貌似比铁甲战列舰还要大一些,而且两侧并没有开炮门,只是甲板上有很多火炮。
画完之后,他又对毕懋康道:”孟侯,你看,这是另外一种铁甲战舰,叫铁甲巡洋舰,结构比铁甲战列舰还要简单一点,主要是用来撞敌人战舰的,你看明白了吗“
在后世,巡洋舰的主要功能当然不是去撞敌人的战舰,大家都是铁疙瘩,撞一起那是同归于尽
但是,这个时候的巡洋舰却比较适合用来撞,因为反哈布斯堡联盟现在生产的战舰全是木制战舰,用质量和硬度都远超木制战舰的铁甲战舰去撞,那绝对是一撞就散架,再加上巡洋舰上面基本都是超级大炮,而且还是前后方向的,撞向敌舰的同时还可以集中火力轰击,特别适合正面硬刚,所以,朱慈炅说是用来撞的,倒也没错。
这个相对铁甲战列舰结构还要简单一些,毕懋康自然是一看就懂,他连忙点头道:”回皇上,微臣明白了。“
紧接着,朱慈炅又详细跟他解释了一下怎么在战舰外表包覆铁皮,又怎么制作和安装撞角,说了将近半个时辰才说完。
最后,在场的人就剩下孙元化没有安排任务了,倒不是说他技术不行,主要现在各处都要开战了,他事情比较多,朱慈炅怕耽误事情,所以才没给他安排任务。
第十八卷第四十六章钢铁巨兽,无敌战舰下
四月的东番,春光明媚,从高山到大海,从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盎然生机,让人心旷神怡。
这天,南大营新港旌旗招展、彩旗飘飘,一众奉天府的官员和工部派来负责改造船厂的官员恭敬的等候在一号码头,很显眼,这是有大人物要驾临东番了。
上午巳时许,十艘超级战列舰排着整齐的队形抵达南大营新港,规模貌似不是很大,但从战舰上下来的人官职却是不小。
这人就是当今皇上的宠臣,当朝一品大员,工部尚书兼内阁副总理大臣毕懋康。
他身后还跟着一大堆工部官员,那架势,竟然像是要把工部搬到东番来一样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那天朱慈炅安排了任务,令工部年内一定要把东大营造船厂和南大营全部改造成生产铁甲战舰的大型造船厂,而且,必须尽快把铁甲战舰的样品试制出来。
这个任务就比较重了,造船厂可不是说改就能改好的,铁甲战舰更是超大超重的庞然大物,一艘的铁甲战舰最少都有上千吨重,不是说做就能做出来的。
这个时候,东大营造船厂正在制造超级战列舰,而南大营造船厂正好在改造,毕懋康决定先把南大营造船厂改造好,造出样品来,再回头去改造东大营造船厂。
现在,东大营造船厂是每半年生产一百艘超级战列舰,也就是说,三个月之内,他就要把南大营造船厂改造好,并造出样品来,时间非常的紧迫。
所以,他把工部所有相关官员都带过来了,这三个月,他就蹲这里了。
皇上都说了,其他什么事都可以先放下,因为,有了铁甲战舰,大明就无敌了
从皇上说出这句话开始,毕懋康的内心就变的火热无比,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明天下无敌,哪怕让他累死,他也愿意。
这个时候,他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造船,造船,造船,一定要尽快造出铁甲战舰
刚从战列舰上下来,他就想着怎么开工了,对于码头迎接的官员,他只是敷衍了几句,随后便让他们带路,先去造船厂看看。
这位爷,大明都没几个人惹的起,南大营这帮官员自然更惹不起,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于是,一群人,准备好的盛宴也不去吃了,直接就往造船厂走去。
毕懋康在来的时候就定下了一个草案,对于造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该怎么把铁甲战舰做出来,他也有了个大概的计划。
他首先看的是南大营的炼钢厂,经过一番实地考察,炼钢厂的规模根本就达不到要求。
这里原本就只是给武装福船的舰炮提供钢材而已,量小的很,炼钢厂规模不够大,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这个他早有预料,甚至连修建炼钢炉的专业人员都带来了,规模不够,那就扩建。
他直接令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负责建设新的炼钢厂,炼钢炉最少要增加十个,而且,两个月内必须完工
紧接着,他又在炼钢厂外围转了一圈,找了块地方,霸气的一指,直接令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在这里修建一个大型的轧板厂,专门生产船用钢板。
至于轧板机,到不用屯田清吏司的人做,他早就跟大明皇家机械集团订购了,一个月后就会送过来。
安排完轧板厂的事情,他又转到附近的铸炮厂。
南大营铸炮厂就是给武装福船造些榴弹炮而已,规模自然也大不到哪里去,没办法,还得扩建。
他直接令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负责扩建铸炮厂,就按东大营铸炮厂的规模来,那边有什么,这边就必须有什么。
处理完炼钢厂、轧板厂和铸炮厂的事情,毕懋康终于带着一大帮官员往南大营造船厂方向走去。
但是,走到半路上,才刚刚能远远看见造船厂的影子,他又停下来了。
这里还必须建一个大型发电厂,精密机床,新式吊装设备,还有车间照明什么的可都需要用电。
南大营这边的机床基本还是老式蒸汽机床,也就车间照明要用点电而已,原来的炼钢厂和铸炮厂就是在厂房里装了个小型发电机就算是完事了,现在可不行了。
他站在原地四处望了一下,随后便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令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负责在此修建一个大型发电厂。
至于大型发电机,那得徐孚远和夏允彝这两个专业人士来搞,他俩这会儿还在京城那边研制电动葫芦和电焊机呢,不过那两样东西都费不了多少时间,相信这边电厂的厂房建好,他们就能过来了。
最后就剩下造船厂了,毕懋康决定亲自上阵,在此督工,改建造船厂。
造船厂原有的船坞肯定是不能用了,必须重新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