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第33章 三更合一

第33章 三更合一(2/2)

目录

钟表内里做得精细,外边却要随便得多了。

不是铜镀金就是鎏金,反正就没什么真金白银的东西,叫他感觉实在有点穷酸。

万琉哈氏想了想在博物馆看见的西洋钟表,西洋人确实喜欢金灿灿,却不爱用真金。

而且如今的座钟还特别大,相当笨重,不像后世的小钟表能够放在桌上,不怎么占地方。

大钟有它的厚重之美,小钟却也能做得精致。

不过如今的座钟大,也是因为零件大且繁复,越是小的钟表讲究精密度,就更难做出来了。

万琉哈氏想了想,侧头笑着问道:“皇上,不如咱们也做一做这个钟表?瞧着也不是很难的样子,外边也能按照皇上的喜好来做。”

毕竟西洋座钟虽然看着不一样,但说到底还是传承他们的文化,不是天使就是圣母,另外是穿着蓬蓬大裙子的贵妇,再就是穿着紧身裤的贵族男人们。

康熙点头,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造办处领了这个差事,不过迟迟没能做出来。”

他也能理解,毕竟这些钟表拆开后里面的零件实在太多了,要都弄清楚再复制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不是万琉哈氏提起,康熙都快忘记这一茬了,看了李德全一眼,后者会意,等回宫后就会去问问造办处对钟表研究的进度了。

之后上来的要小一点的物件,比如西洋画,还有两盒子的药物。

打开一看,第一个盒子是黑乎乎的块状东西,万琉哈氏还以为自己眼花了,低头仔细闻了闻,还真是黑巧克力。

她想到这时候,黑巧克力在西方确实是当做药,用来治疗低血糖。

直接吃可以,随身携带方便,放进茶里做成热巧克力也行。

另外一盒打开远看像是人参,凑近看就跟这边的人参有区别,表皮纹路非常多,凹凹凸凸的,没那么平整。

康熙一听,说这是西洋人的人参,就点头道:“那就叫西洋参吧,回头送一部分去太医院让御医看看。”

李德全领命,万琉哈氏在旁边听着,西洋参这名字原来这时候就有了,确实也贴切得很。

余下没什么好东西呈上来,书已经提前送进宫里去了,康熙难免有点失望。

毕竟他特地带着万琉哈氏过来,哪知道西洋人最近进献的东西没多少,着实叫人不悦。

康熙兴致缺缺,打算带着她回宫的时候,就听说白晋要进献。

白晋听说康熙居然来了这个不起眼的院子,立刻就赶过来,险些错过了。

但他却是空着手来的,进去拜见康熙的时候,康熙已经耳闻了检查的侍卫递进来的消息,说白晋什么都没带,那么这人空着手来要进献的是什么?

因为万琉哈氏在,门口直接摆了屏风,白晋没能进来,只能隔着屏风说话。

他看见另外那边除了康熙之外多了一个苗条的身影,路上已经知道这位最近风头正声的定嫔娘娘跟着康熙去西大营看比试,这会儿还一起到院子来了。

白晋不觉得康熙忽然想来这个院子,必然是这位定嫔娘娘喜欢西洋舶来品,才带着人来看看的。

院子最近送来什么东西,他也耳有所闻。

毕竟各国送来什么,他也得知己知彼,别是其他人送了,自己再送一样,那就得落后一步了。

白晋开门见山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刚得到消息,船队送来一只奇珍异兽。”

康熙难得来了点兴趣,得知是一只白狮子,那兴趣就更大了。

如今白色的动物很少见,都被誉为是祥瑞。

在万琉哈氏看来,那是因为白化病的动物出生的几率不大,然后因为皮肤的关系,在大自然很难躲藏身形,生存太难了,能长大的就更少了。

能活下来还长大的,不是运气好就是相当强悍。

于是白化的动物就十分罕见,全被当做是祥瑞了。

也难怪白晋空着手来的,白狮子不可能随身带了,直接送来也不合适,如今还在港口,就等着康熙发话。

康熙直接安排道:“那就把白狮子送去上林苑。”

上林苑这个地方她是知道的,是专门养奇珍异兽的地方。

他自然没忘了来报信的白晋,给了赏赐,白晋就高高兴兴走了。

等白晋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去的李德全就打听了消息回来禀报道:“皇上,港口确实有船队送来一只白狮,却并非法兰西的船队,而是西洋国。”

万琉哈氏回想了一下,以前叫西洋国的国家好像是葡萄牙?

所以葡萄牙给康熙送来白狮,却是白晋来报信,让康熙误以为是法兰西送来的礼物?

不过刚才白晋也没提过是法兰西送的,只说港口送来一只白狮。

但是他这么说,就会让康熙顺势以为是法兰西送的了。

反倒是千里迢迢来送白狮的葡萄牙就惨了,竟然被截胡了?

他们辛辛苦苦一路伺候着白狮,战战兢兢担心这白狮没到地方就在海上嗝屁了。

一船人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却被白晋这个法兰西人截了功劳,还先跑去康熙面前表功,估计这会儿知道后都要气得吐血。

万琉哈氏想到刚才金发碧眼笑得特别温和优雅的白晋,原来心那么黑呢!

难怪康熙之前说白晋的算数不错,却不太喜欢召见他,如今她是找到缘由了。

而且白晋前脚刚走,后脚李德全就打探到消息。

估计康熙从一开始就不相信白晋,他刚进来,另外就派人去打听了。

康熙听后,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来。

偏偏白晋也没说错,船队是来了,确实带着白狮来的,也没说是法兰西,哪怕康熙都挑不出错来。

康熙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让宫女伺候万琉哈氏重新穿上披风,这就出了院子,回到马车上。

她总觉得康熙不会就这么算了,于是忍不住问道:“皇上,白晋这样,是不是该告诉西洋国的人?”

哪怕不能直接对白晋做什么,但是西洋国的人可以啊!

他们只需要递个消息给西洋国那边,西洋国的人千里迢迢送白狮来,还没表功就给人抢了,自然气死了,肯定会去找白晋的麻烦。

西洋人自个之间的问题,康熙向来是不插手的,暗地里推波助澜一番,他们不就能打起来了?

她这是嫌事情不够热闹,巴不得两边打得越厉害越好。

葡萄牙之前跟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但是这些年来逐渐衰弱。

新兴的英吉利靠资本革命发展,法兰西是因为底子不错加上地理位置好,两个国家逐渐强大起来。

如今的西洋国就像是一个逐渐衰老的老者,看着底下冒头的年轻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今这愣头青还敢抢了他的功劳,哪怕已经老了,那点心高气傲和多年积累的宿怨,加上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估计打起来很有看头,比西大营的擂台比试还要带劲!

万琉哈氏自知她对朝政之事没康熙那么敏锐,自然而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让康熙看看究竟可不可行。

康熙听完后微微一笑道:“你跟朕想到一处去了,他们要联手起来就麻烦,如今这样不对付就挺好的。”

他也巴不得西洋国和法兰西打起来,两边关系越差,康熙就越高兴。

而且西洋国会忽然找上来,必然是打听到消息,这边的海禁很快就要解除,想要来分一杯羹。

不然怎么眼巴巴来送礼,康熙从来都觉得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了。

万琉哈氏对康熙已经想到并立刻开始布置起来,就见怪不怪,看来她很快就能看到一场好戏了。

两人回宫后,白狮也送来了。

康熙还挺有兴致的,直接下了马车上了御辇就去上林苑看看。

当然万琉哈氏也跟着,她对白狮也是十分感兴趣。

后世的时候,白狮已经非常少了,全世界只有一百二十头,而且基本上都生活在非洲草原上,很难能见到。

就她这个阿宅,常年就在研究院,根本没有机会去非洲大草原看看。

如今居然有机会了,万琉哈氏自然不会错过。

白狮送过来后被喂了吃的,里面混了少量安眠的药粉,然后趁机开了笼子给它刷洗了一番。

不然一路在海上,这狮子也没机会洗澡,味儿太大,熏着康熙就不好了。

这会儿两人过去,白狮已经醒过来了,吃过东西还小睡了一会,它的精神头还不错,在笼子里走来走去。

白狮上下都是纯白的,没有一点杂色。

最漂亮的是白狮有一双浅蓝色的眼睛,就跟天空一样清澈。

看着年纪并不大,很可能是被狮群抛弃,然后被人发现养起来的,对人很是亲近。

看见康熙和万琉哈氏,白狮也不咆哮示威,而是睁着浅蓝色的眼睛十分好奇看过来。

康熙看着也很喜欢白狮,让人仔细照顾,还跟她说道:“回头让人弄个大院子,四周有围栏,白狮也能住得宽敞一些。”

他还打算在里头再搭个小屋子,给白狮遮风挡雨。

康熙有了好东西,就喜欢带人来看。

他带了万琉哈氏看完,又让人请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过来看看白狮。

这还不算完,回头康熙还叫上几个喜欢的大臣来看。

反正接下来的几天,他往上林苑这边又跑了两趟,对白狮稀罕得很。

见康熙如此喜欢白狮,西洋国的人也特别高兴。

因为驿站人多也挤,康熙还命人包了一个客栈,安排西洋国的人住了进去。

万琉哈氏还以为他这是因为喜欢白狮的关系,对西洋国的人也就给了点好脸色。

哪知道她后来听说,康熙让人安排的大院子就在白晋的住处不远。

康熙这用心够明显的,不过她喜欢!

他还派人盯着,一有风吹草动就进宫来禀报,自然每次说的时候,康熙都叫上万琉哈氏一起听,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别是她又埋头写书,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万琉哈氏就隔三差五去御书房听热闹,刚开始双方只动口没动手。

没两天西洋国那边的人脾气火爆,先忍不住了,于是两边就打起来了。

他们还怕在京城闹出人命,那就不好看了,于是都没动刀动枪,只用拳头说话。

听闻白晋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不用说西洋国的人就是冲着他那张脸去的。

打人不打脸,白晋气死了,西洋国的人也没讨到好处。

只是听着听着,她就听出一点端倪来了:“皇上,西洋国不是说来了好几船的人。白晋身边也带着不少侍从,两边打起来就是个平手,西洋国的人是不能打,还是人都没来全了?”

康熙笑着点头道:“你猜得不错,西洋国只有三成的人留下,余下的都赶去港口的拍卖会了。”

跟白晋打架又不可能真的把人打死,人多反而不好,传出去还以为西洋国的人打不过白晋那么点人呢!

而且他们千里迢迢赶过来,除了送白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参加第一次的拍卖会,绝不能错过了!

要教训白晋可以往后挪一挪,错过拍卖会那就亏大了!

万琉哈氏也不意外,只惊讶道:“拍卖会这是开始了?”

也不知道拖尔弼负责拍卖会如何了,是不是顺顺利利?

康熙看出她的心思,就安抚道:“放心,拍卖会很顺利,拖尔弼和王谈刚送来一份拍卖会的单子。”

上面写了拍卖的物件,起拍的价格,最后成交的价格,以及买下的人是谁,写得是一目了然。

康熙直接把单子递给万琉哈氏,她看着单子上面的买家最多的就是法兰西、西洋国以及英吉利的人。

显然这几个国家财大气粗,消息也是最为灵通的。

这个时期荷兰也逐渐衰弱,但是经济实力还不错。

不过它离得更远,消息就没有这三个国家来得快,说不准就在路上,没能尽早赶上第一次的拍卖会。

万琉哈氏扫了一眼就算出大概的成交价格,那些钱每个看着就已经很惊人,加起来就是个十分庞大的数目了。

那么多钱运回来京城,也不知道户部尚书会不会想直接亲自过去连夜护送。

她这一说,康熙也笑了:“不错,户部尚书是想亲自过去。不过他年岁大了,没必要在路上折腾,就让王谈去了。”

王谈是户部侍郎,其实也是户部尚书未来的接班人了。

让这位侍郎去,户部尚书也能放心一些。

各国流通的货币不同,所以交易的只能是金子和银子,铜也是可以。

但是那么大的数目,铜的数量就相当吓人,还是金子更适合一些。

这几个也是财大气粗,可能担心被人知道后会打劫。

给钱相当爽快,连夜把东西送上船就溜之大吉,生怕多留一会,砸大钱买下来的宝物就得没了。

拍卖会上的物件暂时还不多,却都是易碎品。

从瓷器到彩色玻璃,再是玻璃器皿,哪一样都不容易保存。

拍卖会相当贴心,不但送箱子,还送干净整齐的干草,棉被和绸布也有。

反正让买家宾至如归,这点小要求自然都满足。

买家们的体感也很好,这么漂亮的珍宝居然拿出来卖,又送箱子又送垫着护着的东西,那感觉就更好了。

他们得知每三个月会有一次拍卖会,立刻启程回去,路上写信让其他心腹过来。

毕竟要是海上遇到大风大浪,三个月来回是不可能的,只能另外派人带钱来一趟,怎么都不能错过了!

万琉哈氏心里感慨,真是些财大气粗又大方的买家,当然多多益善了。

等他们回国走一遭,想必会有更多更有钱的买家过来!

那么大批金子送进国库,户部尚书看着都乐开花,恨不能睡在国库里把金子再点算两遍。

一车接一车的金子送进来,哪怕是趁着夜色进宫没那么显眼,朝臣们还是听见风声。

毕竟看户部尚书那张脸以前跟苦瓜一样,这两天笑得见牙不见眼,就知道这拍卖会赚了个盆满钵满,国库都要填上小半!

不少重臣心里明白此事是宫里那位定嫔娘娘提的,所以就由拖尔弼去户部协办,也跟着得了皇上的重赏,简直让人羡慕坏了。

怎么拖尔弼的命那么好,有定嫔这么个女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