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第37章 三更合一

第37章 三更合一(2/2)

目录

康熙给宜妃赏了滋补的药材,太皇太后则是给顾凝宸赏了一盒鹿茸。

她温和看着顾凝宸说道:“听闻定贵妃这身子骨之前大病一场后,还是十分怕冷。我问过御医,这鹿茸最是适合。”

顾凝宸手脚冷,这是身体寒凉,鹿茸最是养血,她吃着合适。

她连忙谢过太皇太后,接过鹿茸才跟着康熙回去了。

在御辇上,顾凝宸忍不住对康熙说道:“太皇太后对我真好。”

她就提了个偏方,皇太后十分感激,太皇太后也给了自己赏赐。

康熙握着她的手笑道:“赏你也是应该的,要不是凝宸想起这个偏方来,给宜妃争取了时间,五阿哥也未必能平安出生。”

等两人回到重华宫,皇太后的赏赐也送来了,是一箱子的皮子。

她估计听说定贵妃怕冷,索性娘家别的不多,皮子是管够,一箱子都送过来了。

这一箱子都是上等的皮子,十分厚实,做披风、围脖和帽子也行,最是暖和。

顾凝宸感觉自己就走了一趟,提了个小建议,居然能收获这么多,实在是意外之喜。

其他各宫也听说宜妃有些难产,好在平安生下了五阿哥。

宜妃还得了后宫三大巨头的赏赐,不过也是理所当然。

就是听闻定贵妃跟着皇上去慈宁宫转了一下,也跟着得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赏赐?

惠妃满脸困惑,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吗?

不然就定贵妃空手去了一趟慈宁宫,就能满载而归了?

后来惠妃得知宜妃难产的时候,定贵妃想起书里的一个偏方,才给御医争取时间,好让小阿哥平安出生。

她心想定贵妃的脑子究竟怎么做的,又究竟看过多少书,怎么什么都知道!

惠妃想着看书居然好处这么多,关键时候还能救人吗?

于是她吩咐小豆子去翰林院借书,上回的两本自己看完了,这次要借深奥一点,厉害一点的!

不止惠妃这么想,收到风声的后宫嫔妃也是这么觉得的。

谁没个头晕身热的时候,尤其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了,关键时候能知道一两个偏方,那就能救命!

哪怕没能看到这些偏方,好歹多看书,多知道一些,总归没错!

原本后宫嫔妃结束的热情逐渐退却了一些,让翰林院稍微松口气。

转头嫔妃们不知道怎么又开始热情高涨,一个个派人来借书。

翰林院又开始门庭若市,吵得他们头都大了。

顾凝宸自然不知道这些,她回去后,看了一圈收到的赏赐,才让金桂收去库房里头。

康熙看着她美滋滋的样子就好笑,就这么点东西便如此高兴了?

蓝女官恰逢从翰林院回来,却是空着手,满脸愧疚道:“主子,奴婢去翰林院看了一圈,并没有适合给四阿哥读的书。”

翰林院的书大多是给官员借的,内容深奥,不适合幼童也是理所当然。

哪怕是图画多字少的,嫔妃们适合,像四阿哥这样的小阿哥却不适合了。

见蓝女官满脸愧疚的样子,她倒是不在意道:“我再想想,要不给四阿哥说说故事?”

故事也得合适才行,顾凝宸想到几个小时候听的童话故事,随手用笔在纸上记录了下来。

一是美人鱼,二是白雪公主,三是灰姑娘,背景和人物身份改一改应该也能用。

她犹豫了一下,感觉这几个故事都不太适合。

康熙看顾凝宸写了几个字,就问了起来:“这些是什么?”

她就答道:“是我在一本西洋书里看到的小故事,是给孩子看的书,只想着说给四阿哥听好像并不合适。”

顾凝宸简单说了美人鱼的故事,光是这个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就让康熙一脸嫌弃道:“这是什么奇怪的东西?而且她背井离乡,就为了追随看过一眼的男人,不但舍弃了自己的声音,后来还丢了性命?”

他感觉不管男人还是女人,抛弃自己的家乡,甚至丢掉性命,就为了追着一个陌生人,实在太莽撞又不珍惜自己。

“再就是她如果真能跟这个国家的王子在一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被人知道她真正的身份,这个王子未必能接受,更可能不会护着她。”

所以美人鱼不成功了要死,得偿所愿后很可能也要死。

康熙又沉吟道:“这个国家王子可能不止一个,要被人知道他娶的妻子不是人,就可能影响他继承王位的机会,到时候他会怎么做?”

“而且这个故事里面,王子对这个美人鱼一直很亲切,当做妹妹一样看待,他是真的不知道美人鱼的心思吗?是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然后另娶他人?”

顾凝宸听得一愣一愣的,但是不得不说,康熙这话在理。

她看着美人鱼的图画感觉是漂亮,却总归跟人类是不一样的,而且她得到双腿后走路就跟走在刀子上一样,走路起来就特别别扭,不像其他人那样优雅漂亮。

就为了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对美人鱼没意思的男人,失去了声音,走路还一直疼确实不值得。

康熙又兴致勃勃问起另外两个故事,听完后也是摇头道:“娶妻当娶贤,不管灰姑娘还是白雪公主,她们的亲阿玛那个眼光都不怎么样,娶回来的续弦都对亲生女儿不好。”

他的指尖点了点桌面,又道:“这灰姑娘的后母被娶进来没多久,她的父亲就去世了,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不然一个大活人忽然就病死了,这合理吗?

顾凝宸后背一寒,听康熙这么一说真是细思极恐!

最后一个白雪公主,康熙也不忘评点道:“作为公主,她的父亲是统治万民的国王。一个君王连亲生女儿都护不住,还任由继后派人暗杀她,却一直无动于衷。”

“虎毒还不食子,他这国王估计也当不久了。”

顾凝宸回想了一下,这故事重点都在白雪公主的善良上,另外就是继后的恶毒,好像基本上没提过她的亲生父亲。

康熙深感西洋人的故事奇奇怪怪的,忍不住继续吐槽道:“还有这白雪公主居然敢随便吃陌生人递来的食物,然后中毒了,这父亲是怎么当的,从小就不教她要小心入口之物吗?”

“这后来救她的王子也很奇怪,白雪公主当时都死了,怎么把人抬回自己的国家去,就该在附近找个山清水明的地方埋了才是。”

不然带个尸身回去做什么,送回去也没用冰,路上不会臭了吗?

康熙忽然拍了拍顾凝宸的手背道:“你之前让人给格格们请女先生是对的,不然就跟这白雪公主一样,善良天真有什么用,年纪轻轻对人毫无防备,不就把自己害死了吗?”

他想着回头得让女官教导格格们的时候,得加上这个“防人之心不可无”。

顾凝宸看康熙一副操心老父亲的样子,不由抿唇一笑:“不如这样,皇上这些年的经历哪个拿出来都是值得传颂的故事,要不让人写下来,给小阿哥念一念?”

“等他们长大一点,也能知道自己皇阿玛的丰功伟绩,以后必定想要当个厉害的巴图鲁,为皇上分忧。”

见康熙面露迟疑,她又再接再厉道:“皇上平日忙碌得很,别说小阿哥,就是大阿哥和二阿哥跟皇上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他们需要学习的事情也多,如果能从故事里了解皇上,不也挺好的吗?”

可以说这个时代,父子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

每天见面一起吃饭的时候都不多,也就二阿哥年纪小的时候被康熙带在身边,见的次数多一些,却也不可能一天三顿饭的见面。

毕竟之前康熙实在太忙了,需要处理的事也太多。

大阿哥那就更少了,毕竟他被送出宫去抚养,好几岁才回来,跟康熙就更不亲近了。

三阿哥如今才两岁,一直养在荣妃身边。

荣妃之前失去了很多孩子,对三阿哥也是看得跟眼珠子一样,很少让小阿哥离开钟粹宫。

接着是四阿哥,那估计更没几次。

父子见面的时候少,只能从旁人嘴里听康熙的事。

要是添油加醋的,或是因为不够了解说得不太对,那就太遗憾了。

父亲从来都是孩子们仰望的对象,也是希望能够模仿和超越的目标。

这个父亲的形象越是清晰,他们的目标也能更明确了。

康熙听着就微微笑道:“凝宸是想着,让他们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

她笑着点头道:“是的。”

她已经把所谓的童话故事扔一边去了,听这些哪里有听康熙说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来得有趣?

这位帝王的人生经历实在太精彩了,随便选那么一两件事,那都是不得了。

顾凝宸都想自个把故事写下来,不过想想她的文笔,写报告确实没问题,文采却也干巴巴的,不太合适。

康熙也没打算让她动笔的意思,顾凝宸自己写书,帮着康熙写算数心得已经够累了,再添一样倒也不必:“这不是有个现成的,让蓝女官听一遍回去写,写完给朕过目,然后再让印刷工坊那边印上几册。”

虽然他感觉这有点自夸自擂,不过看顾凝宸双眼亮晶晶,满是期待的样子,也不是不能写。

回头后边再添一添,等他百年之后,后人也能清楚他的事,倒也不错。

别是口口相传,后边却变了味,那就不好了。

这事就如此定下了,蓝女官因此多了个差事。

她得把康熙的小自传故事写完了,才能去给四阿哥念。

至于四阿哥要听什么来模仿人说话,康熙就想了个办法,把这个四儿子送去尚书房跟大阿哥和二阿哥作伴。

这估计是去尚书房的阿哥里面最小的一个了,上课的太傅是徐元梦,他原本担心四阿哥要在堂上哭闹,就会影响另外两个阿哥上课。

哪知道四阿哥被奶娘和太监陪着,一直安安静静的,丝毫没发出任何声音,还似乎听得挺入神?

徐元梦自然不可能说些让一岁孩童能听明白的课,而是按照以往那样给另外两位阿哥授课。

康熙的意思也很明确,只让四阿哥旁听,不必理会他。

徐元梦能怎么办,也只能接纳了这个最小的阿哥,让他坐在后边第三排的位置。

顾凝宸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是真的高,徐元梦是康熙十二年的进士,精通满汉蒙三语,且学富五车。

上他的课堂熏陶一二,四阿哥估计很快就能开口说话了。

她回想了一下,还真记得这位叫徐元梦的太傅。

毕竟他实在太有名的,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太傅,教导了三朝的皇子。

而且徐元梦三十八岁的时候教雍正,六十九岁的时候教乾隆,八十岁还得教乾隆的儿子。

可谓活到老,教到老了。

不过他能得到三朝帝王的肯定,品性和学识方面自然是一等一的好。

四阿哥那么小的年纪就跟着前头两位阿哥去尚书房听课,朝廷大臣听了,只觉得皇上有些急,甚至有点拔苗助长了。

不过朝臣们谁不敢说什么,甚至有的觉得是康熙对四阿哥的重视,才会早早让他上课堂的。

荣妃听说后,就有点坐不住了。

这大阿哥、二阿哥和四阿哥都去听课了,就她的三阿哥还在钟粹宫满地跑,这不就要落后了吗?

荣妃哪怕不知道后世孩子们的起跑线,也觉得自家孩子被落下,就要吃亏了!

她忍不住去乾清宫求见康熙,进去后就表达了自己想把三阿哥也送去学堂的心思。

康熙一听就无语了,三阿哥这孩子皮得很,在钟粹宫上房揭瓦,他也是耳有所闻的。

如果说佟佳氏因为身体不好,再三叮嘱奶娘们照顾好四阿哥,于是照顾得过分溺爱。

那么荣妃也是如此,甚至有之过无不及。

想想三阿哥这皮孩子再被宠下去,都要拆房子了,康熙就勉强点头道:“也罢,既然他的兄弟们都在尚书房,让三阿哥也跟着上好了。”

荣妃喜不胜收,欢欢喜喜回去就抱着三阿哥道:“你明早也要跟着兄弟们一起上课,记得乖一点,不要在堂上乱叫乱跑,知道了吗?”

她一叠声让宫女们张罗准备好文房四宝,想着上课肯定要用这些。

另外荣妃还点了身边的大宫女红瑞跟着三阿哥去课堂,满宫里除了荣妃,也就红瑞稍微能劝得住三阿哥了。

康熙原本以为只是多个孩子去上堂,刚下朝就见徐元梦来拜见。

这位太傅难得苦着脸,行礼后就忍不住诉苦道:“皇上,三阿哥太年幼,实在坐不住,不如缓上两年再来听课?”

他听得疑惑,李德全就凑过来小声解惑道:“皇上,三阿哥进了课堂坐不住,被宫女红瑞抱着就哭闹了起来。”

毕竟三阿哥在钟粹宫的时候到处乱跑,谁也不会阻拦,荣妃甚至觉得孩子这样精神奕奕,才是健健康康,哪里会让人拦下呢?

如今忽然换两个陌生的地方,大家安安静静,还要一直坐着,三阿哥安静了一会就憋不住。

红瑞小心翼翼抱着三阿哥,小声劝了又劝,最后还是没能劝住,三阿哥哇一声就哭了起来。

他以前一哭,荣妃就什么都依了自己。

然而在尚书房,大阿哥和二阿哥嫌弃地看着三阿哥,只觉得这个三弟太闹腾,不如四弟来得安静。

四阿哥安安静静瞪大眼看着哭得满脸泪水的三阿哥,只觉得稀奇极了。

被人围观,谁都没搭理自己,三阿哥哭了一会就停下,却又开始嚎着不想继续留在这里了。

徐元梦没办法,课都上不下去,只好来找康熙这个亲阿玛哭诉。

康熙听得头大,恨不能立刻提溜这个三儿子狠狠教训一番,比如打屁股什么的。

他正打算去堂上走一趟,训斥三阿哥几句,就见二阿哥身边的哈哈珠子过来报信,说三阿哥不哭了,还乖乖坐好。

康熙听得疑惑,问道:“这是谁过去劝住了三阿哥,他就不哭了?”

徐元梦也愣住了,毕竟他到御书房来的时候,三阿哥还在扯着嗓子嚎,嚎得自己耳朵如今还嗡嗡叫。

怎么他才出来一会儿,三阿哥就不哭了?

康熙背着手也好奇了,带着徐元梦浩浩荡荡去了上堂的地方,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让李德全拦下要通报的太监,径直进了去,站在窗边,就听见二阿哥跟大阿哥说道:“刚才怎么劝都劝不住,还是四弟有办法。”

康熙听得更疑惑了,毕竟四阿哥还不会说话,怎么劝住三阿哥,用眼睛瞪吗?

他抬脚进去,大阿哥和二阿哥赶紧行礼,其他人也呼啦啦跪了一片。

康熙抬手道:“都起来,保成你来说说,究竟怎么回事,四阿哥把三阿哥给劝住了?“

二阿哥连忙答道:“回皇阿玛,确实是这样。刚才三弟哭得厉害,我和大哥劝了几句都听不进去。”

“可能三弟哭得太厉害,四弟没见过,就贴过来看了很久。”

说到最后,二阿哥都有点忍不住想笑,因为那个场景实在太有趣了。

四阿哥上身前倾,几乎要贴到三阿哥的脸上,还一直盯着不放。

三阿哥脸皮再厚,被一个比自己年纪小的弟弟一直盯着也怪不好意思的,于是就没继续哭嚎了。

康熙听得嘴角一抿,好歹忍住笑后说道:“你看看,四阿哥都比你懂事,他一直乖乖在课堂上坐着,就没跟你一样闹腾。”

三阿哥抿着嘴有点不服气,不过看旁边安安静静的四阿哥,又觉得这个弟弟比自己还坐得住,他一个当哥哥的脸面往哪里放?

康熙看着他终于听进去了,又故意说道:“要是你实在坐不住,明儿就不要过来了。”

三阿哥急忙摇头道:“皇阿玛,我明天要来,跟弟弟一起……”

他才两岁,说话不算利索,说得急了就有点卡壳。

不过康熙也听懂了三阿哥的意思,问道:“你是说明天还继续来上课,跟你的四弟一起吗?”

三阿哥连连点头,康熙就道:“那行,明天你再来一次,要是再打扰其他人上课,连你弟弟都不如,那你以后都不用来了。”

闻言,三阿哥又拼命点头,这事才算是消停了。

徐元梦继续回来上课,康熙就在后边听了一会,看着三阿哥在红瑞的怀里坐一会就动两下,好在没闹腾,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二天康熙不放心,一下朝又过去窗边偷偷看了两眼。

就见三阿哥和四阿哥并排坐着,三阿哥坐一会就分神,扭头看旁边的四阿哥。

估计看弟弟坐得很安静,还专心听课的样子,三阿哥不好意思走神,又转过头来盯着徐元梦听了一会,然后又去看四阿哥。

他反复看了几次,显然不怎么专心。

反正只要三阿哥不闹腾,来课堂也没指望他能听明白,熏陶一下就可以了,康熙就没说什么。

他悄悄的来,也是悄悄的离开。

顾凝宸隔了两天才知道三阿哥也被送去课堂上课,第一天过去就闹腾。

后来他竟然是被四阿哥给劝住了,用的就是使劲看了。

康熙回头给她仔细说了说,顾凝宸也是忍俊不禁:“还是四阿哥厉害,这么小的年纪就给皇上分忧了。”

听了这话,康熙也跟着笑了:“谁说不是,小三那么皮,没想到一物降一物,被小四给镇住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