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如颂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了然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了然(1/2)

目录

卫斯年的话落入周九如的耳朵,她怔了怔,突然想到了那个到贡院报丧的杜家随从,被他们逼问时说的一段话。

他说,杨老太太一夜未归,服侍杨老太太的两个丫鬟,第二天才去向庵堂住持回禀此事。

当时,她听到这,还觉得杨老太太的那两个丫鬟也太木讷了,主子一夜未归,就老实干等着,不去立即回禀庵堂主持早点找人。

“杜家随从,竟然向我们隐瞒了那两个丫鬟,当晚就找了村民下山寻人的事?”周九如恍然,又有些生气,“他少说这一句不打紧,耽误了我们多少事?”

卫斯年道:“我猜应该是他主子叮嘱过他,见不到杜尚书,有些事不能细说。”

周九如垂眸,若有所思:“杜三老爷对外宣称杨老太太是自杀,多半也是在迷惑凶手,他定是发现了什么线索,想等杜缜和杜缇回去,再进行商议。”

“是什么线索,能让杜家这位老太爷忌惮的连妻子被人杀死的事,都要昧着良心说自杀?”

莫言视线在沉思不语的二人身上缓缓划过,心里‘啧啧’叹道,还真是两傻子。

待会去了尚书府一问便知,何苦在这里犯愁。

他摇着扇子,轻声道:“昨晚从捕获的那些‘猎物’嘴里倒也问了两句有用的,说是吴世子安排了人给杨老太太误传消息,具体是何人,却又不清楚。

但照杜三这般行事,显然他已经猜到了那人的身份。”

庵堂里除了尼姑就是香客,能让杨老太太听了就信以为真的话。

周九如沉凝道:“定是来自于香客。”

而香客……还极有可能是京中的官眷。

站在走廊一角的浮云大师,见他们又在拉话讨论案情,出声揶揄道:“你们这是打算抢了刑部和大理寺的饭碗?”

周九如和卫斯年两人连忙摆手,表示自己纯属好奇。

莫言却随口回怼道:“刑部和大理寺的饭碗又不是什么百年不遇的‘疑难杂症’有什么好抢的?”

话落,抻了抻身子,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为了拿到那些死土的口供,昨夜他基本上是一夜无眠。

“贡院的考试今日便要结束。”浮云大师催促道:“若不想用早膳,赶紧下山。”

周九如摸了摸空瘪的肚子,小声嘀咕:“阎王都不差饿鬼,天大的事,也得吃饱了再走。”

显然,这样想的不止她一个,莫言的身影呼啸而过,一边往院子里冲,一边叨叨:“哎呀,本神医最爱的山药粥、素煎包,要是放凉了,那可就不好吃了。”

平日里装模作样维持的谪仙形象,瞬间崩塌。

周九如和卫斯年相视一笑,也跟了上去。

……

用罢早膳,周九如来到院子,朝着绿茵繁茂的地方喊了一声:“天真,天行。”二人出来拱手施礼,她交待道,“你俩留在这里,看好杨十九一家。”

“公主放心!”两人异口同声,万佛寺都是武僧,照顾杨十九的夫人,还是她俩比较方便。”

……

三人戴了人皮面具,装扮成宫里的侍卫,辞别了浮云大师,便立即下了山。

一路快马疾驰,路经丁氏祖孙出事的那条山路时,周九如看到有官兵设了路障。

她掏出令牌,递了上去,身着校尉服的西山卫,一看是太初宫的侍卫令牌,连忙打手势命人移开路障。

谁都知道前西山卫的指挥使开国公陆元梓,为什么到现在还赋闲在家,只要涉及到太初宫的那位,可不得小心了再小心。

……

进城后,三人先去了趟杜府,见了王夫人,屏退了闲杂人等,周九如撕了面具直接说明了来意。

她想知道京城三四品以上的官眷,近段时日有谁离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