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秦国政治新格局(2/2)
回到咸阳,宣太后召来魏冉、芈戎与嬴显三人议事。魏冉一看全是芈氏族人,不禁皱眉道:“当此非常之期,阿姊召我等家人在宫中聚商,不怕引来非议么?”
宣太后冷冷道:“但为国事,何惧非议?此处没有姐姐,只有太后,你明白吗?”
芈戎怕魏冉发犟劲,立马打圆场道:“太后有事便说,我等听命便是。”
宣太后说道:“我先说得明白,芈氏入秦二十余年,今日始有小成。能否成得气候,便在我等事秦之心。”
芈戎点头道:“我等芈氏,与楚国王室芈氏相去甚远,在楚国原本就没有什么根基,自然是以秦为家国,太后何虑之有?”
“话虽如此,却也未必。”宣太后板着脸道,“只怕手中有了些许权力,有人便要胡乱张扬了。”说完眼睛斜瞥着魏冉。
魏冉眼皮一抽,无奈道:“太后所虑者,魏冉而已。我今日立誓,但有不轨,必受千刀万剐之痛,死无葬生之地!”
“单单立誓不行,我要与尔等三人约法三章。”宣太后郑重地站了起来,完全没有了平时满面春风的样子,眼神凌厉地说道:“其一,不得与楚国宗室有任何来往;其二,不得结党营私;其三,处事必公正,不得徇情枉法。你三人可能做到?”
“太后所言甚是,魏冉必然遵从。”刚硬霸道的魏冉居然率先回答。
“芈戎也遵从。”
“儿臣必听从母亲教诲,辅佐弟弟争霸天下!”嬴显也旗帜鲜明地表了态。
“甚好!从此我芈氏一族将成为大秦最尊贵的一族,只要各位安分守己,谁也无法撼动你们的地位。”
三日之后,咸阳举行了新君即位后的第一次盛大朝会,宣太后并坐在王座边上的另一个位子上。这次朝会的主旨只有一个,就是论功行赏,建立新的秩序。宦官当殿颁布了诏书:擢升魏冉为左丞相,恢复樗里疾右丞相之职,二人总领国政;封芈戎为华阳君,兼领蓝田将军;嬴显为武成君,兼领咸阳令;白山为栎阳君,兼领栎阳令;公子悝为高陵君;嬴芾为泾阳君;白起为左更,兼领前将军。王书宣读完毕,举殿欢呼,一片生气。
颁布王书之后,宣太后说话了,虽然是满脸带笑,话却扎实得掷地有声:“我有两句话说。历来新君即位,都要大赦罪犯,都要满朝加爵。然我大秦从商君变法起,便废除了这两个旧规矩。这规矩废得好,国法如山,虽君王而不能移。耕战晋爵,虽王族而无滥封。功劳爵位是要自己挣的,不是凭改朝换代混的。方才擢升之臣,职是实职,爵,却都是虚爵,没有封地。因由何在?是他们功劳还不够。‘无功之爵,加身犹耻!’这话是白起说的。大秦爵位二十等,依白起之大功,左更前将军才第十二等,谁不说小?可白起历来是无战功拒晋职爵,连左更都连辞了三次。这便是大秦臣工的楷模!因了白起风范,我已经事前对方才擢升之臣言明:任职半年,无功即行罢黜。大争之世,无功便是过!晓得了?人都说‘主少国疑,少做事,混功劳’,荒谬!谁指望着在老身这双老眼下翻云覆雨,混个高爵,你便来试试。”
一席话落点,举殿肃然无声。宣太后谁也不看,点着竹杖笃笃去了。
最惊讶的还是甘茂,他确实愣怔了。丞相没有他,上将军呢,似乎还挂着个虚名,但仔细一想,有了白起这个左更前将军,他这个上将军还不明是个摆设。何时拿掉,已经只是个早晚了。回到府中,甘茂愤懑之极,觉得自己总算也是楚人,宣太后如此做法未免太过无情,当初假如不是自己稳住秦国局面,而是与嬴壮同谋,岂有宣太后母子今日?
然则,这便是权力官场,关涉的只是实力与利害,自己又能如何?多年来,自己一心只在宫廷经营,既没有朝臣人望与庶民根基,又没有军中实权,虽说是权兼将相,可从来都没有统摄过国政一日,如今被如此冷落,没有一个实力人物为自己说话。如此秦国,难道还要耗在这里么?心里郁闷之下,甘茂身在朝廷,却如行尸走肉般,浑浑噩噩,不发一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