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146章 小小举手也有大学问

第146章 小小举手也有大学问(1/2)

目录

“不好办呐!”能搞出这种比赛,显然,泰州分司都会对三府各个参赛队伍进行简单背调。

尤其是陈凡的弘毅塾。

只要是在淮州府做官,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一个是淮州卫指挥同知的儿子,一个是泰州千户所千户家的公子。

两家最近还……

让谁来答都会被人家认为是“站队”?

不过……

陆为宽是文官,文官自然有文官的“滑头”。

“来,对,就那个手伸出很高的小子,嗯,就是你!”

陆为宽装模作样,指着陈学礼道:“你说说,什么叫举手?为什么举手的就能回答?不举手就……”

“不举手就不算数!”陈学礼昂着45°的脑袋,斜撇向身边的朱绶。

“哼!”朱绶一挥袖子,转过头去。

陆为宽点了点头:“对,你说说,为什么不举手就不算数?这是你们塾堂的规矩吗?”

陈学礼挺着胸脯,昂首道:“这是我们陈夫子给弘毅塾定下的规矩,课上每有提问,塾堂的学童想要回答都要举手。”

“先举手的才有回答的资格。”

旁边的高同知好奇问道:“这有什么说法吗?”

“夫子说了,这有几点好处,其一,维持课堂秩序与效率,避免多人同时发言的混乱!”

嗯?

高同知和陆为宽看向对方,不自觉点了点头。

就连郑副判也点头道:“有些道理。”

“其二,夫子说,这可以培养我们的规则意识和乑化能力。(乑,音盈)”

其实这句话用另一个时空中的现代汉语说,就是“培养我们的规则意识和社会化能力。”

“社会”这个词,属于白话词语,最早出现是由日本人组词后,后又传回中华。

其实社会这个词语在古代,华夏汉语中有专门的字来表达,即——“乑”。

听到陈学礼的话后,在堂上安坐的三位盐官此时都坐直了身子。

而台下的一众书院夫子,原本将这件事当笑话看的,听到这话也渐渐正色起来。

陆为宽抚须道:“确实,举手这种看似怪异的行为,运用到课堂中,可以让学童了解规矩,学生也能学会尊重他人、控制冲动,为长大成人后适这个世界打下基础。”

高同知难得话多,温言问道:“还有吗?”

“夫子说,还可以促进公平参与,确保每个学童都有平等发言的机会,避免强势者垄断话语权。”

说到这个,所有弘毅塾的学童和安定书院的学童,目光不自觉转向周炳先。

周炳先瞪大了眼睛……

不是啊,我改好了啊,你们怎么能用老眼光看人…………

弘毅塾的规矩,让在场所有书院和社学的夫子们都很有兴趣。

这时,扬州甘泉书院的刘堂长先是朝几位官员行了礼,然后转头看向陈学礼道:“陈夫子,能请教一下,弘毅塾除了举手,还有其它规矩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