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146章 小小举手也有大学问

第146章 小小举手也有大学问(2/2)

目录

陈凡本来正看着“好大侄”陈学礼傲娇表现呢。

谁知此刻,自己突然也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他先朝刘堂长回了一礼,然后道:“弘毅塾在发言这里有三条规矩。”

“一,举手后获得夫子允许才能发言。”

“二,他人发言时,所有学童保持安静倾听。”

“三,讨论时需要用礼貌用语,如,我同意XX的观点,但补充……”

这些在陈凡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规矩,却让一众夫子们连连点头。

刘堂长更是赞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陈夫子,你刚说发言有三条规矩,针对别的事呢?”

“行为规范:课前准备好书本、文具,未经允许不得擅离座位,课堂上禁止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学习态度:按时完成并提交夫子布置的作业,向夫子提问前,先尝试独立思考……”

“人际互动类:……”

“安全与卫生类:……扫把放在门后,大扫除要清理死角……”

林林总总,详细无比,陈凡说完后,已经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其实陈凡说得这些规矩,很多都是约定俗成的,但从没有人想过,将这些规矩抠出来,一点一点地灌输给学童。

陈凡虽然说了这些弘毅塾的规矩,但却并不害怕被人学去。

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叹服的都是陈凡的心细如发,但少有人理解这些规矩里面蕴藏的深层逻辑价值。

首先,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规矩本身传递的就是价值,如守时,就体现出对他人时间的尊重。

其次,心理安全感。明确的规则可以让学生预判行为后果,减少焦虑。

最后,也是陈凡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教师权威的合理构建。

通过规则,而非个人威慑维持秩序,更具有可持续性。

不了解这些举措里的深层逻辑,对于这种规矩,他们只会觉得新奇,或许会引入几点,但绝不会全部认同。

所以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懂得潜在逻辑的人才能成功。

听懂掌声。

没有掌声,一帮夫子们听完后议论纷纷,一帮学童们面露惊惧之色。

要特么这么搞,毋宁死。

再看向深色泰然的贺邦泰、薛甲秀;看向还因此“沾沾自喜”的陈学礼,一众学童心中,顿时涌起犹如另一个时空中,普通中学生看着重点中学的学生时,那种感觉。

我很羡慕你的中学,但我宁死也不去那种魔鬼训练营。

夫子们不以为然,那是因为他们常年的教学经验,自有一套经验,很难接受新事物。

学童们没眼看,那是因为人性害怕被约束。

但在官员们眼中,陈凡口中的规矩就不一样了。

他们身处官场,最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听到陈凡详列的林林总总,他们眼睛发光,感觉这陈凡如果不做个塾堂先生,就是做个官,那必然也是不错的。

尤其是身具官员和学生家长双重身份的鄭汝静郑副判,哪个学生家长不想让孩子能多受点规矩?

在学校,是老师和规则教你做人,你若不懂事,长大后就是社会,哦不,是乑,乑教你做人了。

一念及此,鄭汝静看着陈凡的目光都变了,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