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355章 豪掷三百万两!我对钱没有兴趣!

第355章 豪掷三百万两!我对钱没有兴趣!(2/2)

目录

毕竟李奇维的捐款是站在了道德的至高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而且,这个捐款带给欧洲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和学校捐款完全不同。

然而,欧洲人当然是开心了,华夏人却集体愤怒了。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李奇维会给欧洲人捐款,而且一次性捐那么多。

5万英镑,那就是三十多万两白银了。

这是何等庞大的一笔钱啊。

李奇维一个华夏人,竟然给异族人捐这么多。

哪怕是捐给那些家破人亡的可怜人,但是依然让很多华夏人受不了。

“李奇维教授不会被欧洲人给蛊惑了吧。”

“还是说,他在欧洲那么多年,对他们产生感情了”

“我真的太难过了,李奇维教授是我的偶像,我最崇拜的人就是他,没想到他竟然做出这种事。”

“捐款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捐给外国人真的好吗”

“.”

一时间,华夏民间充斥着对李奇维的质疑,甚至还有辱骂。

就连周豫才看着报纸上的内容,也十分不解。

不过,他毕竟是留过洋的精英人士,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自然和普通老百姓不同。

他认为要是说李奇维教授这样的人不爱国,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对方的各种行为,都是坦坦荡荡,一片赤子之心,人尽皆知。

他为了国内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可谓是殚精竭虑。

这样的人,没有谁能质疑他的真心。

周豫才自言自语道:“我相信李奇维教授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

——

婆罗洲,古晋。

黄埔理工大学的校长办公室内。

李奇维坐在校长座位上,正低着头查阅最近这些年,学校的师生和教育情况。

他要看看有哪些好苗子值得培养,到时候都吸纳进自己的计划中。

以盘古计划的庞大体量,就是再多的人才也吃的下。

对面的何育杰,这个真正的黄埔理工校长,反而是在作汇报。

他汇报的语气十分自信,这些年,他为黄埔理工立下了汗马之劳。

李奇维也不时微微点头,嘴上带着一丝笑意,显然非常满意。

等到汇报结束后,何育杰看了看李奇维,最后忍不住说道:

“校长,额,现在外面有很多对您不好的流言蜚语。”

李奇维听到这句话,才慢慢抬起头,轻笑着说道:

“呵呵,在我的预料之中。”

“怎么,你以为我会很生气吗”

何育杰当然知道李校长捐款的目的。

现在婆罗洲科学之城的建设刚刚起步,盘古计划也在秘密推进中。

恰逢欧洲又爆发战争。

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正是他们猥琐发育的好时机。

通过捐款可以极大地提高李校长的个人名望。

他将能获得欧洲所有国家的友谊,吸引科学家们来科学之城,帮助提高华夏的科技水平。

最重要的是,还能降低英国的警惕性。

简直是一笔最划算的买卖。

以如今李奇维旗下公司掌握的财富,区区5万英镑简直就像大海中的一朵浪。

虽然他的财富离美国首富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也绝对算是大富豪了。

何育杰有点心疼眼前这个男人。

“校长的爱太深沉了。”

“他身上背负的压力,换成其他人早就被压垮了。”

“关键他的压力,还不能对任何人公开和解释,只有我们这少数人知道。”

“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还不等何育杰开口,李奇维又接着说道:

“放心,我可不会傻乎乎等着挨骂。”

“育杰,我问你,你认为什么是富有什么是贫穷”

何育杰微微一愣,不知道校长问这句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我觉得首先需要定义一个标准。”

“和这个标准比较后,才能分辨富有和贫穷。”

李奇维呵呵一笑。

“之前国内教育部的人找到我,想让我支持一下国内的教育事业。”

“我虽然肯定会投钱,但是也要让他们知道,这笔钱的价值在哪里。”

“没有比较,他们就会失去敬畏和良心。”

哗。

何育杰恍然大悟,原来校长的捐款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怪不得,我还纳闷为什么您让我们主动向国内透露欧洲捐款的事。”

“原来是这样。”

“这下好了。”

“当国内知道您要捐款支持教育事业后,肯定就再也没有人质疑您了。”

忽然,何育杰好奇地问道:

“那个,校长,你准备捐多少”

李奇维微微一笑,显得高深莫测。

他伸出了右手五根手指。

“嘶!”何育杰倒吸一口冷气。

——

一个星期之后,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华夏彻底沸腾了。

尤其是教育部,更是全员陷入了癫狂之中。

李奇维通过国内的各大报纸,公开表示,他已经与国内方面达成一致。

旗下的山河实业集团,将捐助50万英镑,用于国内的教育事业。

包括补发教师薪水、新建学校、购置教材等等。

这笔款项将和之前的欧洲捐款一样,必须保证专款专用。

为此,李奇维特意请了一家英国的公司,由他们全程进行监督。

没有人知道他和国内政府是怎么谈,这都是最上层的秘密了。

消息一出,直接引爆了国内的舆论。

之前对李奇维的质疑和辱骂,瞬间烟消云散了。

随之而来的,则是如潮水般铺天盖地的赞美。

“我的老天爷啊,50万英镑,那大概就是300多万两白银,简直就是一座银山啊。”

“李奇维教授也太有钱了,乖乖,我以后也要让我的孩子当科学家。”

“我之前还辱骂过李教授,我真不是个东西。”

“他给外国人捐5万,那是出于人道主义,体现出我华夏乃礼仪之邦。”

“毕竟李教授的一生所学,都是在欧洲完成的,理应捐点。”

“但是给华夏捐50万,那就是拳拳的爱国之心了。”

“我宣布,李奇维教授又重新变成我的偶像了。”

果然不管是任何年代,有钱就是好办事。

之前舆论还一边倒,无数人都在骂李奇维。

而现在,三百万两白银一出,所有人都高潮了。

其中教育部的那些官员,则是最开心的一批人了。

有了钱,他们就更好地开展工作。

有理想的,想着建更多的学校,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能够上学。

有野心的,则想着拿出政绩,继续高升。

至于贪污

没有人敢想。

这笔钱在国内造成的轰动,其影响之大,让任何一个有歹念的人都不敢伸爪子。

这可是国内无数孩子的教育钱,谁要是敢贪,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别说一个教育部的官员,你就是最顶层的那些大佬也不敢。

毕竟人家英国人可不是吃素的。

真要捅出来,谁都不好看。

这也是李奇维故意的,他就是要搞得声势浩大,让这笔钱真正能用于国内的教育事业。

真实历史上,民国这段时期的教育确实太惨了。

连最高学府的教授都发不出工资,其余学校就可想而知了。

李奇维的捐款让他在国内的名望再上一层楼。

半个月之后,教育部特别派出了周豫才,前往婆罗洲进行当面感谢。

这可不是故意侮辱李奇维。

周豫才虽然仅仅只是个佥事,但内部的大佬们知道,他和周子余关系莫逆。

而前教育部长周子余和李奇维更是十几年的交情。

因此,派周豫才反而比派高级别官员去更好,更能体现国内的诚意。

当周豫才坐在李奇维面前时,他依然和做梦一样。

“这么好的机会,竟然能落到我的头上。”

昨天他就来到了古晋,见到了神往已久的李奇维教授,并代表国内表示了感谢。

和对方的谈话,让周豫才获益匪浅。

在李奇维的身上,他看到了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力量和朝气。

对方的学识更是让周豫才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一个人就让古晋成为了亚洲自然科学学术的圣地。

周豫才觉得自己去樱国留学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因为樱国学生马上都要来婆罗洲留学了。

李奇维看着面前这个正在发呆的男人,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容。

对方个头不高,留着一抹标志的小胡子,再加上朴素的平头,给人很鲁里鲁气的感觉。

李奇维主动笑道:“周先生,你不是想采访我吗”

“可以开始了。”

周豫才这才惊醒过来,“哦,抱歉,李教授,我刚刚走神了。”

李奇维道:“呵呵,没事。”

周豫才正襟危坐,微笑示意,然后问道:

“李教授,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愿意捐那么多钱呢”

李奇维想了一会,笑着说道: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应该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

“当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后,我的钱就不是我的了,而是整个社会的。”

周豫才一愣,如此深刻的商业认知,他完全没有听说过。

商人赚钱不为了自己,那还赚什么钱。

于是,他笑着调侃道:

“那李教授,如果你的钱都不是你自己的了,你还会开心吗”

李奇维逼王附体,不假思索地回道:

“从1902年创办公司到现在为止,我没有一个月拿过工资。”

“工资当然都交给我的妻子了。”

“我从来没有碰过钱。”

“我对钱没有兴趣。”

“因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是我在剑桥大学读博士,一个月拿4英镑的时候。”

“那时候,我只想着研究物理学,能每天看论文,我就很满足了。”

“钱越多,人越富,就意味着责任越多。”

“这个富是负责任的负。”

周豫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