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铀核裂变灵魂人物!柏林物理学会会(1/2)
第557章铀核裂变灵魂人物!柏林物理学会会议!还有重磅成果!
以不确定性原理为核心,李奇维利用严密的逻辑和少量的数学,推导出量子真空涨落、虚粒子、真空零点能以及真空相变等概念。
这些理论和概念,已经超越了当前物理学所能研究的范围。
这说明现代物理学还有广阔的未来。
而真空不空的思想,让在场的诸多物理学家们对真空有了新的认知。
很多人甚至跃跃欲试。
尤其是如海森堡这样的年轻一辈,更是自信心爆棚。
在他们看来,布鲁斯教授说的内容,都还处于猜想的阶段,无法得到实验的验证。
或许真空还有另外的结构和组成也说不定。
毕竟布鲁斯教授本人也说了,现有的量子力学还不足以解释真空的性质。
或许量子力学也不是量子理论的终极。
既然从量子论能发展出量子力学,那么从量子力学上是不是能发展更高框架的理论呢
李奇维看着众人的表情,微微一笑。
量子场论的种子已经种下,很快就要到下一阶段的收获时刻了。
这时,李奇维把众人从思索和兴奋中拉回来。
“我的演讲才刚刚开始呢。”
众人会心一笑。
接下来,李奇维不再发散思维,开始了正常的学术演讲。
他从当初想到不确定性原理的灵感开始,一直讲到该原理对当前物理学术界的应用等等。
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就结束了。
众人意犹未尽。
大家坚信这场演讲的内容,一定会给学术界带来巨大的轰动。
最后,观众们陆续离开,只留下以普朗克为首的一批德国顶尖科学家们。
这些大佬们依然还在激烈地讨论着刚刚的问题。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想着如何验证量子真空涨落现象了。
李承道和李承德兄弟二人也在人群之中,低调地听着大家辩论。
这时,泡利带着海森堡,主动向二人打招呼。
“嘿,承道,承德,很高兴见到你们!”
李承道知道泡利二人曾在父亲的研究所工作,于是笑着说道:
“你好,泡利教授。”
“你好,海森堡教授。”
泡利说道:
“我们年龄相差不大,直接叫名字吧。”
海森堡跟着说道:
“是啊。”
“听说你们二人是来欧洲留学的,那肯定也是学习物理喽”
李承道说道:
“没错,我们准备选择物理专业。”
“父亲说未来的物理学大有可为。”
海森堡和泡利一惊。
看来布鲁斯教授已经看的很远了。
通过今天的演讲,他们俩其实也有这种感觉。
现在的量子力学看似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依然解释不了很多更深刻更基础的本质问题。
比如,粒子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为什么会有质量等等
这些问题在普通人眼里,当然是不需要解释的常识。
但是在物理学家眼里,越是基础的问题反而越需要格外谨慎。
因为基础一旦错了,其上的理论大厦将轰然倒塌。
泡利和海森堡与李承道相谈甚欢。
他们内心感慨,果然不愧是布鲁斯教授的儿子。
对方虽然还未上大学,但是已经对物理学有了不俗的理解。
而且还会英语、德语、法语三种语言,绝对是天才级别。
“承道,你很厉害!”
谈到天才,李承道苦笑,随后他拉着正在打哈欠的李承德,极为自豪地说道:
“这才是真正的天才!”
“刚刚我父亲讲的那些理论,我弟弟全部提前预判了,而且与我父亲的分析几乎一样。”
哗!
泡利和海森堡皆是一惊。
他们相信李承道绝对不会为了面子而撒谎,那没有意义。
所以,李承德在他们眼里,瞬间就神秘起来。
再加上对方看起来很牛逼哄哄的样子,一下子就镇住了二人。
这时,李承德酷酷道:
“海兄,我很喜欢你的矩阵力学。”
“在我看来,没有数学的物理是没有灵魂的。”
“物理学的简洁是指物理学思想而不是指数学手段。”
海森堡闻言,瞬间感觉找到了知己。
李承德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天才!绝对的天才!”
泡利眼神犀利,他觉得眼前这个小老弟有点东西啊。
对方潇洒的外表下,竟然藏着一颗学术的心。
只有李承道假装捂住额头,极力控制自己想笑的欲望。
他内心吐槽:
“老二你丫是真自信啊!”
“矩阵力学的具体内容,还是我刚刚告诉你的呢。”
“你现在就敢吹了。”
然而,海森堡和李承德相谈甚欢,俨然一副互为知己的样子。
“承德,你认为该如何验证布鲁斯教授的量子真空涨落理论。”
“它来源于矩阵力学的推论,我坚信它一定是对的。”
海森堡是个内向敏感的人,他被李承德那狂放的自信气质深深吸引。
好似这天下没有什么事情能难住他李二少。
通过刚刚的交谈,他已经感受到对方那强悍的物理直觉了。
所以,海森堡很期待李承德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李承德闻言,略微思考一下,霸气道:
“简单!”
“我有个想法。”
“既然虚粒子本身无法观测,那就只能使其产生差异化。”
几人闻言都瞪大了眼睛。
海森堡连忙问道:
“承德,你细说。”
李承德说道:
“比如,我们是不是能够想办法,让虚粒子在不同位置产生的浓度不一样。”
“然后通过非常精密的仪器或者实验设计,来检测这种浓度差所能产生的物理效应。”
“毕竟老.哦不布鲁斯教授已经说了,虚粒子虽然无法直接观测,但是它产生的效应可以观测。”
“其实我的想法借鉴了刚刚拉比博士说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只不过把空气换成了虚粒子而已。”
哗!
海森堡听完,震撼不已。
如果是普朗克教授或者爱因斯坦教授提出这种想法,或许他还不至于如此激动。
但面前的李承道可是刚刚才中学毕业,还未上大学啊。
对方竟然就有如此匪夷所思的物理实力了。
这让海森堡想到了自己18岁时。
那时的他
哦,好吧,同样很牛逼。
但从知识储备量来看,他显然弱了一筹。
一瞬间,海森堡仿佛看见了布鲁斯教授的影子。
虽然他没有亲眼见过年轻时代的布鲁斯教授,但想来也不过如此。
“承德,你的想法太惊艳了!”
“我认为这个实验有很高的可行性。”
李承德牛逼上瘾了。
“基操,勿6。”
随即,他又惋惜道:
“可惜暂时应该验证不了。”
“这个实验需要的精度肯定极其之高,至少也是原子层级的扰动。”
“形象点说,可能需要分子大小的半球。”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制造技术。”
海森堡闻言,点点头。
这就是实验物理学家的悲哀了,他们的研究方式极度依赖于现有工业体系的发展。
没有好的仪器,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都会受到质疑。
而理论物理学家只要能从数学上推导出来,那就大功告成了。
海森堡笑道:
“承德,你放心。”
“你的想法以后一定可以验证的。”
李承德说道:
“那是必然的!”
二人目光对视,哈哈大笑。
看的泡利和李承道一脸懵逼。
这两人一唱一和,搞得好像就一定能做出来似的。
不过他们也确实为李承德的想法而震惊。
如果量子真空涨落被证明,那绝对是物理学界的大事。
于是,二人也加入了大笑之中,畅谈量子力学的发展。
就在众人相互讨论时,普朗克单独拉着李奇维说道:
“布鲁斯,你接下来还有什么安排吗”
“刚刚索末菲他们几人和我商量,想把柏林物理学会的例会提前。”
“就是希望你能够有时间参加。”
“你什么意见”
李奇维闻言,有点惊讶。
果然他在德国科学界的人缘是最好的。
人家物理学会的例行会议,为了能邀请他参加,直接修改时间,其中会涉及到多少协调的事情。
绝对是诚意满满!
李奇维想了一会儿,说道:
“教授,我接下来计划去法国。”
“要不会议就定在三天后吧。”
普朗克很开心。
他就知道自己亲自出面,布鲁斯肯定不会拒绝。
“没问题,这次来参加的都是物理学家,规模不会很大。”
“三天完全来得及。”
接着,普朗克突然又小声问道:
“布鲁斯,内容方面没什么问题吧。”
“今天你一口气提出了这么多概念,应该耗尽了你最近的灵感吧。”
“你要是不拿出新东西,恐怕满足不了你的那些粉丝们。”
李奇维哭笑不得。
怪不得那帮人愿意修改会议时间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