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557章 铀核裂变灵魂人物!柏林物理学会会

第557章 铀核裂变灵魂人物!柏林物理学会会(2/2)

目录

敢情这是想把他当成科学牛马来压榨啊。

他刚刚所说的那些理论,虽然非常天马行空,但是对于物理学的发展作用并不明显。

因为实在太超前了。

在量子场论没有发展起来时,根本没有办法研究。

李奇维也是靠猜想才把众多概念串在一起。

而柏林物理学会,显然就不适合再讲类似的内容了。

而是要更偏向真正的理论,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推导,得出新的结果。

忽然,李奇维瞥了一眼薛定谔的方向。

内心思忖:

“波动力学的遗留问题也该解决了。”

“自旋.”

随后,他微微一笑,说道:

“本来我有些成果准备过段时间再发表的。”

“既然正好碰上会议,那就提前分享吧。”

普朗克猛然一惊。

能让布鲁斯称呼为成果的内容,其含金量可想而知,绝对是震动物理学界级别的。

而且他很清楚,既然都准备发表论文了,那就肯定不是量子真空涨落这种纯猜想的内容。

普朗克无比期待。

“太好了,布鲁斯!”

“这一定是一场成功的会议!”

李奇维笑笑没有说话。

何止是成功,而是改变物理学界!

事情搞定后,普朗克又笑道:

“来,我给你介绍几个人。”

说罢,他带着李奇维重新回到人群之中。

众人三三两两地交谈着。

普朗克指着一位看起来略显单薄的中年女性说道:

“这位是迈特纳。”

“她和薛定谔一样,都是维也纳大学毕业的博士。”

“迈特纳曾经是我的助手,她非常勤奋且聪明。”

李奇维听到这个名字后,一大段信息在脑海中闪现。

这位可是发现铀核裂变的灵魂人物啊。

真实历史上,迈特纳是铀核裂变的真正提出者。

她在博士毕业以后,前往德国深造,首先是在普朗克门下进行放射学研究。

在那里,她遇到了未来和她相爱相杀的几十年搭档:化学博士哈恩。

哈恩的专业虽然是化学,但他研究的方向也是放射性,所有二人有很多共同语言。

当迈特纳需要化学提纯方面的需求时,就会请求哈恩帮忙。

当时的二人虽然年轻,籍籍无名,但是感情非常好,总是在一起做研究。

由于迈特纳女性的身份以及当时德国的一些特殊规定,她不能以正式职工的身份进入研究所。

但是普朗克爱才心切,就把对方聘为非正式助手,算是解决了迈特纳的生存问题。

1912年,德国威廉皇帝研究所及下属各所成立,迈特纳的事业迎来转机。

首先是哈恩因为其优秀的科研能力,被化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哈伯看中,聘请为放射化学部的负责人。

哈恩开始独立领导一个研究小组。

在他的努力运作下,终于在次年把迈特纳也招入了自己的研究组,使其成为研究所的正式员工。

迈特纳终于可以获得正式的工作和对应的薪水,她的喜悦可想而知。

因此她非常感谢哈恩,也很珍惜这份工作。

接下来,她在研究中刻苦努力,和哈恩一起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比如发现镤元素的同位素镤231等。

就这样,迈特纳和哈恩在化学研究所内无忧无虑地做着研究。

后来,随着中子的发现,核物理迎来爆发的春天。

物理学的发展堪称一天一个样,各种新发现层出不穷。

但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无疑是“超铀元素”的研究。

此时的哈恩已经接替哈伯,成为化学研究所的新所长。

在他的带领下,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成为能和卢瑟福、伊蕾娜、费米等人领导的研究组争锋的存在。

1938年,关于“超铀元素”的讨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卢瑟福等大佬们都无法解释,用中子轰击铀元素后,为何找不到超铀元素的踪迹。

而哈恩和迈特纳却有了新的实验证据和发现。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研究的时候,意外降临了。

当时的德国开始了大规模且残酷的排犹运动。

迈特纳因为具有犹太血统,被迫离开德国,前往瑞典避难。

即便如此,他和哈恩依然保持着书信往来。

但人终究是会变的。

不知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哈恩忽然开始对迈特纳变得冷淡,回信也越来越慢。

有一次,迈特纳在寄给哈恩的信中表示,她认为用中子轰击铀,并没有产生超铀元素。

而是铀在中子的轰击下,碎裂成两个大小相近的碎片。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铀核裂变”猜想。

当时的物理学界虽然早已证实核裂变的存在,但那都是轻核裂变。

像铀这样的重核裂变,大家都以为不会发生。(具体区别见539章)

令迈特纳感到心痛的是,这一次,哈恩再也没有回信。

接着,就是哈恩独自获得了1944年的化学诺奖,获奖理由正是发现了重核裂变。

1945年,德国战败,海森堡和哈恩等领导德国原子弹研究的重要科学家们,被送到英国监禁。

1946年,哈恩又获释回到德国。

而从哈恩发表铀核裂变一直到获奖这段时间,迈特纳一个人在瑞典的某个实验室内,过着默默无名的生活。

战争十几年后,迈特纳和哈恩曾因为共同获得某个物理学奖而再次见面。

两年之后,二人相继去世。

这期间,只有玻尔知道真相,并且他公开宣讲了迈特纳在铀核裂变上的应有贡献。

这就是关于铀核裂变的一段惊心曲折的故事。

迈特纳终生未婚未育,也没有情人或者爱人。

她的一生只有物理,以及致力于呼吁和追求学术界女性的平等地位。

用她的话说:我爱物理,我很难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物理会怎么样。

这是一位和居里夫人同样伟大,但并不为人熟知的女性。

此刻,今年46岁的迈特纳风采依旧。

过去艰苦的经历,让她养成了一种坚毅的性格,眼睛看起来极为有神。

她看着眼前这个比她小两岁的男人,内心悸动。

科学界怎么会有如此完美的男人。

强大、纯粹、极致。

而且听说还非常重视女性权益,主张女性也应该有受教育权。

迈特纳研究的领域是放射学,所以她很少有机会见到李奇维。

而这一次,普朗克特意介绍她,因为她已经是柏林大学的教授了。

她大方地伸出手,激动地说道:

“你好,布鲁斯教授。”

“刚刚的演讲真是太精彩了。”

李奇维回国神来,也伸出手,笑着说道:

“你好,迈特纳教授,我为你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

“你和居里夫人一样,为全世界所有女性同胞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我很敬佩你们。”

哗!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他们没想到以布鲁斯教授的地位,竟然如此礼遇迈特纳。

对方果然和传闻中一样,重视女性权益,被誉为“妇女之友”。

其实在场的物理学家们,几乎没有反对女性上学的。

虽然大部分人觉得,女性在科学领域能取得的成就不如男性,但这绝不是她们不能受教育的借口。

但是科学家们即便拥有再多的知识,他们的话语权始终有限。

他们动摇不了上层所制定的政策,哪怕那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是错误的。

所以,李奇维才会那么迫切地建立科学之城。

他要无限拔高科学家的地位。

迈特纳听后,心中非常感动。

她作为在场唯一的女性,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心情。

曾经的她,无论多么刻苦,都不会被承认。

虽然普朗克教授、哈恩都对她非常好,但是那层隔阂始终禁锢着她的内心。

而现在,连布鲁斯教授这样的伟大学者,都在支持她。

她坚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迈特纳真挚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感谢你为我们做出的帮助。”

李奇维点点头。

最后,普朗克教授说明了布鲁斯教授将要参加柏林物理学会研讨会的消息。

众人大喜。

——

第二天,李奇维在柏林大学的演讲内容,传遍了整个物理学界,引起一阵轰动。

无数人惊骇!

“天啊!”

“真空竟然具有能量不是空无一物”

“这怎么可能”

而当众人看到真空相变,宇宙的结局或许是彻底的虚无后,更是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上帝啊!”

“这也太可怕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整个物理学界都为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而震撼。

真空、黑洞、宇宙大爆炸、量子力学,这些看似无关的物理学领域,在布鲁斯教授的研究下,竟然被联系在了一起。

带给人一种融合的美感。

众人无不感慨:

“布鲁斯教授的每次演讲,都会掀起新的研究热潮。”

法国,镭学研究院。

毕业后的伊蕾娜顺理成章地在母亲的实验室工作。

她的研究课题依然是核物理领域。

当她看到量子真空涨落理论后,美目涟涟,惊叹道:

“量子力学真是太神奇了!”

一旁的约里奥看呆了,他笑道:

“伊伊,你当初应该跟着布鲁斯教授学习理论物理的。”

伊蕾娜看向约里奥,可爱地佯怒道:

“怎么,你也觉得我这个博士给布鲁斯教授丢脸了呀。”

约里奥连忙摆手,“啊没有,怎么可能,你听我解释。”

伊蕾娜噗嗤一笑。

“逗你玩呢。”

“教授跟我说过,接下来会是核物理的时代!”

“哼,我就不信我比谁差了。”

“教授他激励迈特纳女士的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约里奥看着热情洋溢的伊蕾娜,心脏扑通扑通地跳。

他发誓,要永远守护在对方身边,帮助她一起做实验,完成震惊学界的梦想。

此刻,无数年轻学者和伊蕾娜一样,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而很快,一个新的物理理论即将震撼全世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