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金兵入陕(1/2)
建炎元年九月,金将完颜娄室率镶黑旗偏师五万南下,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守臣席益闻金兵至,顿生惧意,弃城遁去。府城一时群龙无首,百姓惊惶失措。京西北路宣抚使范致虚闻讯,急命贵州防御使郝仲连领兵前往救援,代行府事。
郝仲连素以忠勇闻名,虽兵少将寡,仍毅然应命。至河中府后,他迅速整顿守军,募民为兵,亲登城楼指挥,告众曰「金贼虽强,然天理不容,吾等死守此城,方为忠义!」士民闻言,皆感激奋勇,誓与城共存亡。
未几,完颜娄室兵至,重围府城,金兵弓弩如雨,攻势如潮。郝仲连率众登城顽守,箭矢掩面而不退,昼夜不息,数挫金兵。然城中兵少粮缺,援军久不得至。郝仲连数遣信使向范致虚求援,然河东诸郡各自危困,终无一兵一卒来救。
金军围城一月有余,攻势愈烈,城墙多处崩塌,防守渐感不支。郝仲连知大势已去,然誓不降敌。他召家人至前,嘱之曰:「吾郝氏世代忠义,今日国破家亡,吾辈当以死殉国,不为金贼辱!」遂亲手以刀杀妻儿,泣而不悲。部下见状,无不涕泪横流,誓与郝仲连共赴死难。
金兵破城之日,郝仲连身披甲胄,率残部巷战不止,直至力竭被擒。完颜娄室劝其降,郝仲连厉声骂曰:「汝等残暴不仁,侵我国土,掳我君父,天理昭昭,终有灭亡之日!」完颜娄室大怒,命刽子手斩郝仲连于阵前,复将其子一并杀害。郝仲连临刑无惧,大呼「还我山河!」声震九天而死。
消息传至河东,士民无不为之痛惜,称郝仲连为「真忠义之士」。其忠烈事迹后为史家所载,世人皆以为表忠殉国之典范。
河中府陷落后,完颜娄室下令各部乘胜追击,先以大军围解州(今山西运城)。解州乃运河交汇之地,地势险要,是山西南部的重要屏障。守将张子扬虽有城中兵马三千,然久闻金军之凶悍,听闻河中府失守后,已心胆俱裂。他遣心腹前往绛州向赵子清求援,意图联合共守,却遭赵子清拒绝,并回信斥其懦弱:「吾已受国恩,决不弃城苟全,汝若有志,当死守解州,不可再乱人心。」
张子扬接信后,惶恐不安,竟弃城而走。城中将士群龙无首,有的溃逃,有的劝降。金军趁势长驱直入,不费一兵一卒即攻占解州。完颜娄室随即派兵驻守,将解州作为河东粮草集散地,断绝绛州与南方的联络。
完颜娄室派遣主力直逼绛州(今山西新绛),此地守将乃赵子清。赵子清早年曾官至朝廷兵部侍郎,靖康二年初因杀死割地求和的钦差陈过庭抗旨守城,朝廷退路已绝。此时金军攻势如潮,赵子清已知不可能等来援军,便决意与城共存亡。他召集城中士卒,对众将领言道:「吾已无后路可退,国仇家恨在前,吾辈唯有死战!」又遣使鼓励百姓共同守城,并亲自巡视城防,加强防御工事。
完颜娄室见绛州城高池深,守军士气高昂,便命攻城部队轮番强攻,昼夜不息,意图迅速破城。然而赵子清以火油掷敌、滚木擂石御敌,使金军攻势受挫,伤亡甚多。赵子清更在夜间派轻骑出城,烧毁金军运送辎重的营地,令完颜娄室一度震怒。金军围城整整十日,虽多次破城不成,但城内士卒已伤亡过半,箭矢、粮草逐渐告罄,城墙多处被撞毁。
十一日晨,完颜娄室调集全军围攻,金军用云梯、攻城锤接连突破城墙。赵子清亲率一百余死士死守城门,直至敌军攻入内城。乱军之中,赵子清身被十数箭,仍以刀杀敌,最终力竭而亡。金军入城后大肆屠戮,城中百姓伤亡惨重,绛州陷落。娄室下令以赵子清之尸示众,感叹道:「此人虽敌,亦乃忠勇之士。」遂令厚葬赵子清,并取绛州为金军河东指挥部。
绛州陷落后,慈州(今山西吉县)与隰州(今山西隰县)两地守军见金军大军压境,皆丧失斗志。慈州守将韩宏远惧敌如虎,主动开城投降,迎娄室入城。娄室命韩宏远继续管理城中事务,以笼络当地民心。而隰州守臣宋达本想坚守,但城内兵少粮尽,眼见援军遥遥无期,只得出城乞降。
完颜娄室收降慈、隰二州后,迅速修整道路,补给辎重,为进一步攻取河东南部及关中地区积蓄力量。
短短月余之间,金军连陷解、绛、慈、隰四州,河东大地已全面沦陷。宋军再无险可守,关中门户大开。娄室大军节节推进,直逼京兆府(今西安),宋廷震动,河东百姓流离失所,南北战局更加严峻。
建炎元年入冬,完颜娄室率金军大部自隰州南下,直逼黄河西岸。彼时,宋军已集结兵马于潼关以西,凭黄河天险严密防守,不容金军渡河。然而,娄室得知河西韩城一带黄河河面因严寒结冰,水浅易涉,遂决意绕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