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第六〇六章 太平婆备(2/2)
缪威的艨艟舰队从两侧江道迅速推进,逼近金军渡口。明教水师将士齐声呐喊,放箭如雨,试图击沉金军渡船。江面顿时火光四起,金军船只多处被明军炮石击中,有些载满战俘和财物的船当场翻覆,大批落水者在冰冷江水中挣扎。
金军在孛堇太一的指挥下立刻反击,弓弩手向明军舰队倾泻箭矢,同时将岸边火炮对准水面,不惜以密集火力封锁明军靠近。双方船舰在江上犬牙交错,一时间喊杀震天。
邓荣与蒋居正指挥陆军从江南岸突袭金军渡口。明军骑兵猛冲金军阵地,弓箭手则居高临下压制敌方步骑。然而,金军在韩常的督战下拼死抵抗,以严密盾阵护住船只登岸,力图将最后一批士卒送过江去。
陆行儿带领一支轻骑绕过正面战场,突袭金军后方,试图切断其退路。然而,金军早有布置,将大批俘虏与劫掠财物置于阵后,以奴隶和妇孺作盾,阻止明军突进。
「狗贼竟用百姓为盾!」陆行儿怒不可遏,挥刀冲杀,斩杀数十金兵,但眼见敌军渡江大势已成,只得无奈收兵。
夜幕降临时,金军最后一批渡船成功离岸,渡口火光渐息。渡江后,完颜宗弼驻营江北,遥望对岸江水,长叹一声:「天助我也,今得渡江保命,改日必雪今日之耻!」他命孛堇太一清点军卒,统计损失,同时开始筹划修整兵马,为下一次南征积蓄力量。
缪威则率部占领太平城,并迅速修筑防御工事,布置沿江防线。明教军中欢声雷动,教众以李婆备为首,宣扬明教功德,吸引更多百姓加入。
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击战暂告一段落,江南的局势却因金军的北渡和明教的壮大,正酝酿更大的波澜。
明教军虽截回部分被劫百姓和财物,但未能重创金军主力。陆行儿跺足叹息:「若早到一日,宗弼休想逃得性命!」
缪威安抚众将道:「金军虽逃过一劫,但已元气大伤。江北乃其退路,我军正可趁势扩展江南,巩固基业。兀朮北渡不过苟延残喘,他日再与其清算。」
太平府的城墙上插满了明教的日月旗,城内百姓终于松了一口气。李婆备身穿百姓服饰,站在府衙前,看着陆行儿、缪威、邓荣等将领步入。他上前行礼道:「若非明教大军及时赶到,太平府恐怕已成金狗乐土。城内百姓感激不尽。」
陆行儿扶起李婆备,感慨道:「太平府能得以保全,全赖李教首挺身而出,率众斩贼。此等义举,足为江南表率。」
随即,陆行儿当众宣布,将李婆备所部编为明教北路军第五师,由李婆备担任师长,直辖于北路总军之下。
接管太平府后,陆行儿立刻展开善后工作。他与邓荣、缪威商议,按照方梦华定下的方略,一边修缮城防,一边安抚百姓。
「金兵虽退,但其余党可能卷土重来,城防不可懈怠。」缪威说道。
邓荣点头附和:「百姓被金狗劫掠一空,需发放粮草救急,同时组织青壮修缮房屋、恢复秩序。」
陆行儿表示赞同,并下令将从金军手中夺回的财物分发给被掳百姓,同时号召城中士绅主动捐助,为重建家园出力。
几日后,陆行儿召集将领召开战后会议。他对众人说道:「此次江南抗金虽未能一举歼灭兀朮,但我们逼退强敌,收复太平府,大振士气。这一仗已奠定江南抗金局面的主动权。」
缪威补充道:「金军虽北撤,但兀朮不会甘心失败。他们在江北集结,迟早会卷土重来。」
邓荣思索片刻,提议道:「眼下当巩固江南,恢复经济,扩充军力。敌人虽强,但若无后勤支持,终究难以为继。」
陆行儿点头:「此话极是。江南百姓困苦已久,需依靠民心方能持续对抗金贼。传令各部,减少扰民行为,严禁劫掠。民心稳则江山固。」
江南战事暂告平息,明教势力自东至西贯通江南,形成坚固防线。陆行儿下令继续加强苏州、太平府、润州三地的联系,打造一支以江防为主的机动军力。
「此战虽小胜,但金贼未除,大敌尚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等待下一次决战的机会。」陆行儿目视众人,神情坚毅。
太平府城头的明教旗帜在江风中猎猎作响。李婆备率领新编的第五师士兵巡守城防,百姓渐渐恢复了安定生活。
陆行儿看着重建的太平府,低声说道:「江南抗金战虽暂歇,但这只是开始。北伐之路,仍需每一步踏实向前。」
此次围攻虽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明教军迅速掌控太平府,清剿金兵残余,并安置被掳百姓,进一步稳固了江南的民心基础。而金军虽渡江成功,却丢失大量战俘、财物,士气愈发低迷。江南与金军之间的较量仍未结束,新的对抗正在酝酿之中。
江水奔流不息,江南的抗金斗争也未曾停歇,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