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637章 合围临安

第637章 合围临安(1/2)

目录

广德城内,硝烟未散,城楼上迎风飘扬着明教的光明旗。

北路军第三师师长徐明率先翻身下马,踏进刚刚收复的衙门大堂。他的副将曹威已在里头等候,桌上铺开了一张地图。

「宣州、湖州已定,下一步怎么走?」徐明问道。

「往南是临安,往西是池州,按理说我们应该待命,等待方教主调遣。」曹威指着地图上的标志。

「但咱们不能闲着。」第四师师长戚方沉声道,「眼下西路军席卷浙西,北路军主力正在江北追歼金虏,我们难道就在这里等着?这一仗打完,功劳全被别人抢走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打从投明以来,第三、四师一直被视为新降之军,虽已浴血奋战,但还没有打出真正的名头。

徐明目光一转,落在地图上那道险要的关隘——独松关。

「攻下独松关,就等于敲开临安的北大门!」

「对!打!」戚方一拍桌子,「让临安的小官家看看,咱们北路军的实力!」

北路军大军迅速东进,直扑独松关。

独松关,险峻天成,三面环山,只留一道狭窄关口可供进出,城墙高耸,易守难攻。此地自古便是控扼杭州北方的要塞,自北宋末年高俅随赵佶南渡后,便命心腹辛兴宗驻守此地,所部皆为开封旧御林军,装备精良。相比之下,北路军第三师、第四师多为新近投明的宋朝团练,虽战意高昂,却欠缺攻坚经验。

「报!北路军兵临城下!」

关楼上,守将辛兴宗披甲立于城头,俯视着山下黑压压的明教军队。

「传令弓弩手待命,炮石准备,若贼军强攻,让他们有来无回!」辛兴宗沉声道。

战鼓擂动,北路军攻城的战术简单直接,弓箭手掩护,步兵冲锋。但这套战法面对金兵或许有效,却对独松关这种易守难攻的险关并无优势。

随着辛兴宗一声令下,城上万箭齐发,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下,北路军第一波进攻便折损惨重。

「再来!」徐明高举战刀,亲自督军第二波冲锋。

可是关城之高远超想象,御林军的防守更是严密至极,一连数日,北路军伤亡过千,却仍无法攻破关城。

「这关……没那么容易打啊!」曹威喘着气,浑身是血地退回阵中。

「御林军不是普通宋兵,这些人都是从北地打下来的精锐,比我们训练得更好。」韩玉咬牙道,「再这样下去,士气要撑不住了。」

徐明面色阴沉,北路军三四师本就是宋朝团练降军,对明教的忠诚度尚未完全稳固,如今连日攻关受挫,军中怨声载道,已有人开始动摇。

「师长,咱们是不是该请求援军?」曹威低声问道。

「不行!」徐明一口回绝,「这是咱们自己的仗,现在向他石生求援,颜面何存?」

「可再这样下去……」

徐明沉思片刻,忽然道:「传令,全军休整,明日改变战术——不再硬攻,改围困!」

「围困?」戚方一愣。

「没错,既然攻不进去,那就让城里的人出不来!我们切断他们的粮道,看看辛兴宗能撑多久!」

徐明与戚方皆知攻坚之难,遂先派斥候探明地势,发现独松关高筑城垣,设有重重拒马鹿角,且两侧皆为险峻山崖,难以侧翼突破。两人合议后,决定采取夜袭火攻,企图破关。

入夜,北路军三四师悄然逼近,以弓弩手掩护,工兵抬着浸透火油的木柴,试图靠近城门纵火。然而,御林军早有防备,守军夜巡密布,箭楼上的弩手一声哨响,箭雨如蝗而至,逼退来袭者。

辛兴宗站在关上冷笑道:「这等小伎俩,也想撼我独松关?」

眼见夜袭失败,徐明下令以攻城梯、撞木强攻城门。战鼓声震天响,明军士卒顶着盾牌奋勇向前,而守军则以檑木、滚油阻击,激战许久仍未能撼动关城分毫。

辛兴宗见敌军攻势稍缓,果断派出精锐亲兵千余人趁夜杀出,夜袭北路军大营。所幸戚方早有防备,亲率精锐迎战,双方在关下展开激烈肉搏,最终北路军以人数优势逼退御林军,但自身也损失惨重。

久攻不下,徐明与戚方意识到,以现有兵力难以强攻独松关,遂决定绕道山中寻觅突破口。他们派出精通山道的哨探,发现关城西北侧有一处隐蔽山径,可通往守军后方。

于是,两师挑选三千精兵,在夜幕掩护下绕道潜行至山间,并命百余人佯攻正门吸引敌军注意。当黎明到来时,明军突然从侧后方杀出,辛兴宗措手不及,急令回防,导致正面守军力量削弱。

远处达蓬山上的晨雾尚未散去,山道间却已响起急促的马蹄声。裘日新骑在马上,抚着花白的胡须,望向山下那片熟悉的土地。七年前,他曾是方腊帐下的国师且隶属方孟花的东路军,经历过杭州、越州的血雨腥风,也见证了明教大势已去的无奈隐退。而今,世道再变,明教席卷浙西,天意似乎又站回了他们这一边。

「出发!」他低声道。

随即,达蓬山明教众三千余人如潮水般涌下山去,直取越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