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637章 合围临安

第637章 合围临安(2/2)

目录

越州(绍兴),地处浙东,乃浙水东岸的重镇。自金军南下,江南震动,朝廷调兵北援,导致越州驻军空虚,守备薄弱。知府李邺虽非等闲之辈,但面对明教席卷浙西、舟山军控制东海的局面,他已感到大势难支。

当探马急报达蓬山义军来袭时,李邺惊愕之余,连忙召集城中仅存的千余兵卒,同时急遣快马向临安求援。然而,临安自顾不暇,独松关苦战不下,宋廷无人能来相救。

裘日新深知越州城内多有明教信众,遂命部下不得妄杀,而是派人先行入城散布檄文,告知明教已经光复浙西,越州百姓若举城归附,便可免受战火之灾。

此举果然奏效。城中百姓纷纷响应,甚至有士绅暗中派人与明军联络,愿为内应。翌日清晨,城中东门悄然打开,明教军趁势入城,仅经历小规模抵抗,便逼迫李邺出府投降。

当裘日新策马踏入州衙,看着李邺站在堂前拱手相迎,他淡然一笑:「李知府,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若愿为百姓谋福,何不随我等共襄大事?」

李邺长叹一声,抱拳道:「既如此,还望裘公善待此地百姓。」

至此,越州正式归于明教之手,浙水东岸已然无宋军之影。明教军南北合势,东南直逼临安,风雨欲来,天下已变。

炎热的夏风拂过浙水,两岸翠绿的山岭在日光下如同连绵的屏障。乌龙岭以西的战事甫定,石生便毫不耽搁,亲率西路军主力顺流东进,直指临安西湖。

桐庐地处浙水中游,群山环绕,素有「山水画卷」之称。县城守军不过数百,皆为地方团练,早已得知睦州易主,军心浮动。明军先锋在夜色中潜入城外,趁着城防松懈之际,悄然控制北门。翌日清晨,城中突闻喊杀震天,守军惊慌应战,然不过一炷香时间,北门失守,桐庐县令仓惶逃出,县城旋即落入明军掌控。

石生入城后,严令不得妄杀百姓,仅处斩拒降之官吏,并招抚地方士绅,宣布明教入主桐庐,恢复七年前被赵宋剥夺的田地、商税优惠等旧制。消息一出,民心大振,城中明教信众纷纷聚集于县衙前高呼「光明再临」。

桐庐城破后,石生未作停留,命部下休整一夜,翌日即挥军东进,直取富阳。

富阳紧邻临安,乃杭州西南门户,地势较为开阔,人口繁盛。县令吴兴祖得知明军来袭,急调江南团练数千人固守,并遣快马往临安求援。

六月廿六,明军抵达富阳,先围而不攻,仅于城外布阵,并在夜间于北城外埋伏精锐。吴兴祖误以为明军虚张声势,遣军出城试探,不料正中埋伏,主力被歼,城中顿时大乱。石生趁势发起总攻,破城而入,吴兴祖见大势已去,自缢于府衙。

至此,西路军已兵临临安城西,距离西湖不过三十里之遥。浙水两岸的烽火连天,已然映照在临安城头。

石生立于富阳城楼之上,遥望东方,目光深邃:「今日之局,终究是到了这一步。」

临安,这座大宋天子的南都,已然风雨飘摇。

毕竟西湖六月中,烈日炙烤着临安城,城外烽烟四起,西路军已逼近西湖,萧山、富阳、桐庐尽皆失守,原本的东南重镇如今竟成孤城。

皇宫大内,赵楷立于殿前,望着远方滚滚而来的战火,神色平静,似乎早已接受命运的安排。殿中却是众臣争论不休。

「陛下,今日之势已不可为。」张九成面色凝重,「明教席卷两浙,军势已成,咱们纵然死守,也不过是困兽之斗。倒不如乘船东渡,往台州、福州一带暂避风头,待江陵官家整顿兵马东下,再图恢复!」

此言一出,众人窃窃私语。张九成一向清正,绝非贪生之辈,他此刻建议逃亡,正说明城中守无可守。

「不可!」宇文粹中当即反驳,「张相公此言,岂非弃城而逃?临安乃东南根本,一旦城破,江南再无屏障,殿下若弃此而走,如何自处?!」

他转身环视众人,厉声道:「城中尚有十万青壮,御林军亦未全灭,何不召集义军,凭西湖天险死守?宋室天子之子,岂可轻言投降?」

赵楷抬眼望向宇文粹中,心中暗叹一声。他并非不知宇文粹中的忠心,但临安已成死地,凭区区守军和百姓血战,不过是平添杀戮罢了。

正当争论激烈之时,高俅匆匆入殿,拱手道:「陛下,独松关守不住了,老臣已调回守军,准备城内防御。」

「什么?」宇文粹中勃然大怒,「独松关乃北方门户,一旦弃守,湖州明教直入临安,如何抵挡?」

高俅冷笑一声,摇头道:「城外全是明教兵马,守得住独松关又如何?终究不过是个死局罢了。」

赵楷轻轻叹了口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高俅并非无能,而是深知局势已不可逆。如今明教已然大势已成,赵构仍然在江陵掌控半壁江山,临安在这场风暴中,注定只是一个弃子。

「都住口吧。」赵楷终于开口,声音淡然。

殿中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看向这位年轻的皇子。

赵楷缓缓踱步至殿门前,望着远处滚滚烟尘,轻声道:「此城守不得了,朕亦无意负隅顽抗。」

宇文粹中惊道:「殿下!」

赵楷转头看他,露出一抹冷然的笑意:「方梦华不会杀我。就算临安城破,我依然是赵宋宗室,明教不会将我如何。」

他抬手示意高俅,不疾不徐地说道:「传令,城门紧闭,整顿守军,不主动出击,但若有军民愿降,亦不阻拦。」

高俅与张九成对视一眼,默默点头。

赵楷负手立于殿前,眼中倒映着天边燃烧的烽火,心中却无半分波澜。

这场风暴,他不会做无谓的抵抗。临安终究会落入明教之手,而他赵楷,依旧是赵宋天家血脉——终有一天,他的价值会再次浮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