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宇文重庆(2/2)
围观众人屏息凝神,连王士元(赵楷)也看得目不转睛。
岳飞矛法精妙,进退有据,而宇文重庆斧法沉稳,每一击都沉如山岳,极具威势。
两人交战越久,宇文重庆越是佩服。
战至五十余合,宇文重庆终于收斧后退,朗声笑道:「岳统制果然名不虚传!若在战场之上,我若无全副铠甲,只怕早已败下阵来!」
岳飞闻言,亦微微一笑,收起沥泉矛,抱拳道:「宇文兄也是好手,这一战,让岳某受益良多。」
两人互相敬佩,拱手作揖,战意虽浓,但比武只是切磋,未分胜负便已停手。
周围众人纷纷喝彩。
凤山门外的比武已经结束,宇文重庆和岳飞二人惺惺相惜,互相抱拳致意。方梦华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思忖。
宇文虚中宇文粹中兄弟二人曾是北宋朝廷的肱股之臣,赵楷即位后,他们追随新主入驻临安,如今赵楷逊位归于己用,他们的归属也变得模糊不清。
她心里清楚,宇文家未必真的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明教,毕竟他们是传统的士族门阀,不像徐明、戚方这样的草莽出身。比起接受明教统治,他们更可能选择归附南宋江陵行在,至少那边的环境对他们而言更熟悉,也更有发展的空间。
而岳飞对宇文重庆的欣赏,正好给了她一个契机。
方梦华轻轻一笑,目光落在宇文粹中身上,缓缓道:「宇文相公,眼下临安既定,嘉兴伪庭已除,你有何打算?」
宇文粹中略一沉吟,斟酌着措辞:「宇文家世受大宋恩宠,虽未能辅二帝返国,但也无意反抗正朔。今日既已降顺,自当随行。」
这话既表明了立场,又留有余地。
方梦华微微点头:「很好。本座向来重才惜才,既然你们愿意降顺,自然不会亏待。只是,你们既是豪门出身,总不能一直无所事事——不如这样吧,宇文相公可愿随岳统制西上,回江陵朝廷那边报效?」
此话一出,不仅宇文粹中愣住,岳飞也有些意外。
岳飞皱眉道:「圣姑的意思是……让宇文相公他们投效行在?」
方梦华含笑点头:「岳统制应该清楚,宇文家与赵宋皇族关系匪浅,直接纳入本座麾下,恐怕他们自己也会不自在。但若是回到行在,则是名正言顺的归附,对他们来说更有利。」
她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恳,但其实内藏深意——
首先,她不想收揽宇文家,因为他们对明教而言是外来者,难以真正信任。其次,让宇文家投效江陵,能增强南宋行在的实力,对抗金国,这对她来说也是有利的。
更重要的是,以岳飞为引,宇文家与他建立更深的交情,将来若南宋朝廷有变,宇文家或许会选择站在岳飞这一边,而非完全听命于行在的权臣。
这样一来,不论是明教还是岳飞,未来都能从中获益。
岳飞听完,眼神微动,心里有些明白了方梦华的用意。他转身看向宇文粹中,语气诚恳道:「宇文相公,若愿随岳某西去,与本将一同为国尽忠,这定是大宋之福。」
宇文粹中沉思片刻,终于点头:「既然圣姑与岳统制如此厚待,宇文家自当报效国家,随将军西去。」
宇文重庆听见这话,倒是松了一口气。他并非不愿投效明教,而是这支军队毕竟来自草莽,他这种传统将门出身的护卫,总觉得格格不入。反倒是跟着岳飞,他更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方梦华见计划成功,心中一笑,随即对岳飞道:「岳将军,江陵那边宋廷如今战事不断,你回去后,怕是要立刻投入战局了。宇文家世代行军,当能助你一臂之力。」
岳飞点点头,抱拳道:「多谢圣姑成全。」
方梦华笑道:「我们同为汉家儿女,为了抵抗外敌,各自努力罢了。」
她随即挥手,示意亲兵准备马匹,安排宇文家族随岳飞同行。
这时,站在一旁的王士元(赵楷)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方梦华轻描淡写间,便让宇文家选择了南宋行在,而非明教,看似大度,实则步步算计。这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这位明教圣姑并非单纯的反宋义军领袖,而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同时,他也更加庆幸自己选择了放弃赵宋皇族的身份,否则他怕是根本无法在这场棋局中存活。
想到这里,他看向方梦华的眼神,多了一丝敬畏,也多了一丝期待——
这位女子,究竟能将这场天下大势,导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