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女真内迁(2/2)
少女哭喊:「当奴也好!爹,咱们不能做二鞑子!」
她猛然站起身,竟抬手掀翻了剃发的刀架,随即抓起剃刀猛地朝自己粉颈划去——
鲜血溅落在灰衣男子的脸上,他惊骇地看着女儿倒在地上,眼睛圆睁,却已没有了气息。
广场上一片死寂。
围观的百姓们咬紧牙关,不发一言,但他们的目光,却燃烧着熊熊怒火。
完颜宗幹冷冷一笑,挥了挥手:「把所有不愿剃发者,打入奴籍!」
金兵如狼似虎,开始分割百姓,男人充作苦役,女人则被拖进军妓营,年幼的孩子则被直接塞入装人的大囚笼,准备送往蓟州、涿州等地贩卖。
有老者痛哭流涕,朝着官府方向磕头:「我们是大宋的子民啊,官家怎能弃我等于不顾……」
金兵不耐烦地一刀劈下,那老者的脑袋瞬间飞起,鲜血喷洒在黄土之上。
不远处,一个青衣书生握紧拳头,眼中含泪。他本是大名府的儒生,家族在此地经商多年,谁知短短数日,家破人亡。他低声对同伴道:「这大宋……竟真的放弃了我们……」
同伴牙关紧咬,低声道:「王荀、李彦仙他们在河东举义,如今北地义军纷纷起事,我们若要活下去,就必须入山……」
青衣书生点头,眼神终于坚定下来。
夜风呼啸,远处的大名城灯火通明,可那里,已经不是他们的家了。
这一夜,北方大地无数个同样的故事正在发生。
有人在城里卑微地活着,有人在旷野间血溅三尺,也有人拿起刀,誓要为这片土地讨回一个公道。
河北的黄河下游故道(今年春季杜充弃开封时决堤黄河改道夺淮持续655年之久),秋阳似火,焦灼的大地裂开一道道口子,像是野兽狰狞的獠牙。
这里曾是北宋河北的粮仓,但如今黄河改道南去,大片田地干裂成尘,蝗虫成群结队地啃食仅剩的庄稼。风一吹,蝗虫像黑云一样腾起,盘旋在天空,发出令人心悸的嗡鸣声。
一队正白旗骑兵踏着干裂的土地,马蹄卷起一阵阵黄尘。队伍前方,完颜宗翰沉着脸,看着眼前这片贫瘠焦枯的土地。
随行的算朮海猛安首领抱怨道:「都勃极烈不厚道啊!两黄旗之前呆在老家养大爷还丢了辽南沃土,可是他们占了燕京、大名那些富庶之地,我们正白旗功勋累累却被派来这种鬼地方,简直是受了大亏。」
旁边的青狗儿内吉河猛安冷哼一声:「要怪就怪汉人无福,这么好的地方,竟让他们祸害成这样!」
「再怎么祸害,这里也曾是南朝的粮仓。」完颜宗翰冷冷地说道,「黄河改道才多长时间?若能修渠引水,这片土地仍能恢复富庶。」
「修渠?」算朮海猛安摇头,「主子,您不会真想让咱们正白旗的兄弟们拿锄头挖土吧?」
「自然不是我们挖,而是汉人奴隶挖。」
完颜宗翰勒住马缰,目光落在远处——那里,有一座饱受折磨的城池,正被成为他名下的财产。
沧州知州王靖被金军从官署中拖了出来,扔在尘土里。这位曾经的大宋开德知府,衣冠狼狈,辫子凌乱,嘴唇干裂,显然已被折磨了不短的时间。
金军的胡刺温猛安站在城墙上,俯瞰着城中大批饥肠辘辘的百姓,冷笑道:「你们沧州还有多少粮食?」
王靖颤抖着回答:「蝗灾旱灾……官仓早已空了……若主子再征粮,只怕百姓要造反了……」
「造反?」胡刺温猛安哈哈大笑,「在大金治下,汉狗哪敢造反?!」
他拔出弯刀,在王靖的脸上拍了拍,低声道:「你听着,你们汉人穷,但土地还在,蝗灾又如何?旱灾又如何?我大金要的是租税、银钱、人丁,若你交不出来,本猛安就把城中所有人送去奴籍!」
王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道:「主子饶命!饶命啊!」
胡刺温猛安满意地笑了,挥挥手:「既然你们沧州没粮,就去借。」
他指着城外的百姓:「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去向附近村镇要,去抢,去偷,去跪,反正,本猛安要看到结果。」
王靖面如死灰,却不敢再言。
金兵把他架起,押入城中,而城外的百姓,则在高温下奄奄一息。
同样的情景,不仅发生在沧州,整个河北下游地区——河间府、霸州、雄州、深州、保州、德州,都在经历着同样的苦难。
女真人骂着大金狼主分配烂地,但手下却更狠,恨不得把这里最后一点油水都刮走,以填补心理落差。
酬斡猛安在德州发布命令:所有乡户必须缴纳去年一倍的租税,若交不出,就强行将其列入奴籍。
讹都厄猛安在霸州设立「劝业所」,任何愿意剃发入旗的汉人,可获少量粮食。结果三日之内,城中百姓几乎全部逃入深山,不愿苟活。
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绝望的汉人被逼到死角。
与此同时,河间府外,三十余名衣衫褴褛的汉人正悄然穿过麦田,朝太行山方向奔逃而去。
他们中有原本的河间府士兵,也有普通的农户和商贾,全都因为不愿入旗、不甘为奴,而选择逃亡山林。
带头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他压低声音道:「按出虎猛安驻滑州,纳邻必剌猛安驻恩州,这些狗金人已经将整个河北当成了自己的领地。若我们还相信大宋,那就真是傻子了。」
另一人低声问道:「二哥,我们去哪?」
汉子眼神冷冽:「松子岭!梁兴、赵云他们在京东绿林会收拢兄弟,我们要活下去,就只能落草为寇!」
「活下去?」一人冷笑,「我要的不仅是活下去,我还要血债血偿!」
而在燕京皇宫,完颜吴乞买正端坐在金椅之上,手握一杯香醇的四明山二锅头,悠然对众臣说道:
「河北已定。再过些时日,这些汉民自然会顺从大金的天命。」
然而他并未意识到,今夜那从麦田逃走的三十个人,只是北方大地将要燃起滔天大火的一个小小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