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燕京廷议(1/2)
燕京皇城,肃穆庄严,金銮大殿内,气氛凝重而热烈。
完颜希尹步入大殿,拱手躬身,眼中透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御座上的完颜吴乞买正襟危坐,左右坐着一众金国重臣,正红旗的完颜希尹、正白旗的完颜宗翰、镶红旗的完颜银术可、镶黄旗的完颜宗幹、镶白旗的完颜蒲家奴、镶蓝旗的完颜斜也,以及新近从西线归来的镶黑旗的完颜娄室,几乎囊括了金国当前最重要的权臣。
「河东推行剃发令以来,各地汉人反应如何?」完颜吴乞买语气平稳,目光却锐利如鹰。
「回陛下——」完颜希尹嘴角微微上扬,目光扫过众人,「成效,出乎意料地好。」
众人精神一振。
「哦?」完颜吴乞买微微抬眉,「如何个好法?」
完颜希尹拱手道:「起初,臣原以为剃发会激起大规模抵抗,尤其是各地反贼,会以此为口号煽动民心。但事实却相反——」
他微微停顿,扫视了一眼大帐内众人,接着道:「当初,五台、吕梁两山的汉贼活动猖獗,尤其是那些绿林匪寇,擅长在山中伏击我军,难以剿灭。但如今,金军封锁山路后,他们因剃发受限,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高胜、王荀二人,最终不得不带着全寨剃发,否则根本无法下山。」
「哈哈哈哈!」完颜吴乞买放声大笑,猛然一拍扶手,「此事,确是大快人心!」
「正蓝旗的斡离不在扬州战死,正红、镶黑二旗进剿祁县时也曾遇到顽抗。」完颜娄室沉声道,「那祁县小城据守凡十八日,虽终被剿灭,但若是其他地方也纷纷据城而反,该如何应对?」
「斡里衍此言有理。」完颜希尹微微点头,「然臣认为,此策最妙之处,不在于强推,而在于‘无路可走’。」
「愿闻其详。」完颜吴乞买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金国治下的汉民,其实大多并无反抗之心。」完颜希尹语气平稳,目光中透着深思熟虑后的自信,「他们怕的,不是亡国,而是日子没法过。而剃发令,便是要让他们在活下去和抵抗之间,做出只能选择活下去的决定。」
「最初,他们必然愤怒、抵抗,甚至反抗。但时间一久,他们会发现,不剃发,他们寸步难行。」完颜希尹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阴冷的得意,「下山买粮?不剃,不卖。进城做工?不剃,不准。家族族长?不剃,不让继承。若有人敢违抗?全家同罪,抄家灭族。」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赞赏。
「这一招,不是用来杀人的,而是用来逼人的。」完颜希尹缓缓道,「到最后,他们会发现,反抗是徒劳的,而服从才是唯一的生路。」
「好!」完颜吴乞买再次拍案,「如此一来,汉人不仅无法再反抗,甚至会彼此监视,彼此举报,自己消磨自己的斗志!」
「然也。」完颜希尹微微颔首,「更妙的是,一旦他们剃发,意味着他们向大金屈服,意味着他们自己承认了金国的统治。」
「朕明白了。」完颜吴乞买点头,「一旦剃发,便再无回头路。反而若有余孽兴风作浪,那些已经剃发的汉人,便会成为最坚定的维护者,主动与我朝合作,打压他们的同族。」
「陛下英明!」完颜希尹拱手,「河东试行已初见成效,臣以为,此策可在大金全境推行。」
「全境……」完颜吴乞买沉吟片刻,看向大帐中的众人,「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完颜娄室缓缓点头:「臣已命人将此策推行至河东南路,若成功,便可进一步推至关中、河南。」
完颜银术可皱了皱眉,道:「南方尚有明教、吴玠、赵立、岳飞等势力,若在此时推行,会否引起过度反弹?」
完颜希尹提出的「全境推行剃发令」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但片刻冷静下来,众人也意识到,推行此策并非毫无阻碍。
「诸位,」完颜吴乞买开口,声音低沉稳重,「朕已仔细思量,河东试点确实卓有成效,但要将剃发令推向全境,恐怕未必合适。」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陕西、河南、淮南这些地方,要么是宋朝尚未明旨割让的领地,要么仍有顽抗之敌,若此时贸然推行,恐会逼反未降之人,使宋朝之余孽乘机煽动反金势力。」
完颜希尹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完颜娄室补充道:「陛下所虑极是,陕西之地尚有宋军主力据守,虽已大势已去,但毕竟尚未完全平定。而淮南虽有我军新得,却仍是与明教强敌对峙之地,轻率推行,恐惹南蛮再起波澜。」
「不错。」完颜吴乞买继续道,「因此,朕决定——剃发令,仅限于河北、河东、幽燕以及山东不靠海的地区推行。这些地方已完全纳入我大金治下,彻底成为金国内地,必须施行一体化治理。如此一来,才能从根本上消弭汉人的独立意识,使其彻底顺服。」
完颜希尹拱手道:「陛下英明!河北、幽燕、河东,乃是金国稳固之地,若此策推行成功,则我朝北方再无后顾之忧,汉人群体将彻底顺服,再无昔日之傲骨。」
但这时,完颜蒲家奴皱眉道:「若仅在北方推行,河南之地该如何处置?此地虽已归我金所有,但人口众多,且乃宋朝三京故土,若一味推行强硬政策,恐生乱端。」
完颜吴乞买微微一笑,眸中闪过一抹算计之色。
「河南,不必推行剃发令。」他语气平缓,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河南之地,朕另有安排——设立傀儡政权,由汉人自行统治,以缓解民心,瓦解宋朝残余的抵抗意志。」
此言一出,大殿内众人纷纷点头,唯独完颜蒲家奴仍皱眉道:「陛下的意思是……另立汉人之王?」
「不错。」完颜吴乞买缓缓道,「此人,朕已有所属意——齐王刘豫。」
听到这个名字,许多人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刘豫,昔日宋朝大臣,早年在济南府任职,靖康之前主动降金,历任汴京留守、河南尹,深知汉人治汉之道,同时对宋朝毫无忠诚可言,可谓最佳人选。
完颜希尹顿时领悟,笑道:「陛下之意,是让刘豫在河南建立一个傀儡汉人政权,使其以‘大金藩属’自居,既可安抚河南民心,又能在赵构面前做一番示范?」
「正是。」完颜吴乞买眯起眼睛,冷笑道:「赵构那小儿,早已无力回天,若他聪明,就该明白——想做我大金的儿皇帝,就得趁早,否则,连做儿皇帝的资格都轮不到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