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张天师拜山(2/2)
殿外,竹林轻摇,晨光洒落在石阶之上。
张时修终于长长叹了口气,起身拱手:「陛下之志,贫道今日算是领教了。」
方梦华微微一笑:「道长有心。」
张时修沉吟片刻,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陛下如此信任明教的活力,愿意留下这个制衡自己的力量……可若有一天,明教因一己私欲而乱世,甚至祸害天下,陛下又该如何自处?」
方梦华轻轻放下茶杯,眼神如炬:「那就换一个更好的明教。」
张时修猛然抬头,心头震动。
方梦华微微一笑,语气淡然:「道长,世间万物,唯有变化是不变的。」
张时修站起身,深深看了她一眼,随后肃然行礼:「贫道今日,受教了。」
这世间,原来真的有这样的人。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今日不是在「劝降」一个造反的教派,而是在面对一个与他认知中截然不同的统治者——她不是赵佶、不是赵构更不是司马懿。
她是方梦华。
而她的天下,不会按照任何旧有的模式运转。
张时修已经活了六十载,自认为见识过大宋朝堂上的风云诡谲,也见过江湖豪杰的桀骜不驯。然而,他从未遇见过如方梦华这般出牌方式完全不按常理的统治者——她不仅不想消除明教的「反骨」,反而逼着他让道教也恢复「反骨」!
他怔怔地望着方梦华,心中第一次生出一种无法掌控局势的茫然。
「你们道教……」方梦华微微向前逼近,语气犀利,「若真的有足够的教义、理论、信仰基础,又何必惧怕明教?」
张时修微微皱眉,正要开口反驳,却被方梦华一句话钉死:「但问题是,你们能拿出来的教义,已经没什么能和明教竞争的了。」
她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叶,冷笑道:「本座没记错的话,道教的根源,并非你们龙虎山口口声声的《德道经》,而是《太平经》,对吧?」
张时修心头猛地一震,险些失态。
——《太平经》!
这个名字,仿佛一柄沉埋于千年尘埃之下的锋利古剑,突然被人挖掘出来,重新照亮在世人眼前。
龙虎山张家的历代天师,几百年来都对外宣称道教以老子《道德经》为根本,强调无为、清静、长生。但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太平道才是道教最早的原型。
那是一套真正的救世理论,不是炼丹画符,不是飞升得道,而是以「大道太平」为理想,推动天下变革!
当年黄巾起义,以《太平经》为教义,横扫天下,几乎颠覆东汉,震动四海。张角的名号在天下人眼中,既是神圣的象征,也是朝廷眼中的大逆不道。
正因如此,黄巾失败后,《太平经》被列为禁书,道教为了生存,才刻意弱化太平道的反叛性,转而拥抱无为之学,以求安身立命。
千百年来,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去锋化」的生存方式,却被方梦华一语点破。
「若不是你们道教自甘堕落,让世人完全遗忘了太平经的教诲,又怎会让西域传入的明教取代太平道原本的生态位?」方梦华冷冷地看着张时修,语气如利剑穿心。
张时修嘴唇微微颤动,久久无言。
他是龙虎山的天师,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如今的道教,除了炼丹、画符、捉鬼,还能给天下人提供什么?入世的信仰已经被明教夺去,出世的修行又竞争不过佛教,若不是龙虎山还有朝廷的支持,恐怕连香火都不如佛门鼎盛。
——她说得没错,道教早就丧失了自己的灵魂。
张时修忽然明白,方梦华之所以能在江南横扫各路势力,不是因为她单单有兵、有谋、有信仰,而是她看透了这个时代的一切虚伪。
她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千年历史,看穿龙虎山张家的心虚!
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让贫道重振太平道?」
方梦华淡然点头:「不止如此。你们张家若要继续在大明立足,就必须先给大贤良师平反。」
张时修的手指微微收紧。
——平反张角?
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事!
张角在正统史书中是个「妖人」、「贼寇」,即便在道教内部,龙虎山张家也从未公开承认他是道教正统。
可方梦华却直指根本,让龙虎山重新正视自己曾经的本源。
她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却带着难以抗拒的力量:「道长,你们龙虎山若想在大明站稳脚跟,就必须接受竞争。而竞争的前提,是你们有真正的东西可以拿出来竞争——而不是继续靠画符卖长生骗些乡野愚民。」
张时修脸色变了变,终究还是没有反驳。
她说得没错。
如今的龙虎山,早已习惯了被皇帝豢养,活在宫廷的温室之中。可方梦华不同,她不需要一群只会摇尾乞怜、向帝王低头的道士,她要的是能真正改变天下的信仰!
「陛下的意思是……」张时修缓缓问道,「道教,也要做好随时入世除魔卫道的准备?」
方梦华抬起眼,看着他,嘴角微微一挑:「世道黑暗,那就入世除魔卫道。」
她轻轻放下茶杯,声音不疾不徐:「道长,当明教为了天下百姓的正道而战时,龙虎山若无力与之同行,那便不配在此世存在。」
「若有一日,明教也背离了正道,本座也不会包庇他们,届时,该除魔卫道的,就轮到你们龙虎山了。」
张时修的手微微颤抖,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龙虎山会被逼到这个地步——要么恢复太平道的灵魂,要么彻底被明教取代!
他深深地看了方梦华一眼,忽然苦笑:「贫道明白了。」
这位江南新主,根本不是什么想要做女皇的凡俗之辈。
她是在重塑天下!
明教是她的武器,却不是唯一的信仰,道教、佛教,乃至将来的其他宗派,只要愿意接受她的规则,都能加入这个竞争之中。
这不仅是政治,而是一个真正的新世界观。
龙虎山的未来,已经不再取决于宋朝皇帝的敕封,而是取决于他们自己——他们是否愿意承担起太平道未竟的使命!
张时修缓缓起身,深深一揖:「贫道愿遵圣谕。」
方梦华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龙虎山,终究还是选择了活下去——以另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