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元老册封(1/2)
在众议院确立的次日,元老院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明国立宪架构中的上议院,将担负审议国家重大决策的责任,并在特殊情况下拥有覆议权。与国会众议院不同,元老院的席位来自于开国功臣,代表的是大明的基础力量。
今日,元老院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进行正式的皇统确立与开国封爵。
紫极殿大殿内,众人齐聚,殿外钟鼓齐鸣,文武百官齐立两侧,等待方敏登基受册。
方敏一袭端庄的帝王礼服,立于大殿中央,面对文武百官与元老院成员。她神情冷静,语气平稳:「今日,是我们国家的正式开端。诸位同袍,随朕浴血奋战多年,今日终于见证我们的理想成为现实。」
包完高声宣读:「奉元老院议决,拥立皇女方敏袭爵天子,领国朝大统,执掌礼法之权,以安天下,百官恭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齐声高呼,紫极殿内威严肃穆。
方敏微微颔首,接过象征最高统治权的玉册与皇玺,正式登基为明国的开国天子。
而紧接着,关于「皇夫」之议,也引发关注。
王士元(赵楷)身为赵佶之三子,在靖康之变后流落江南,曾短暂登基为临安小朝廷之帝,最终选择归附大明。他学识渊博、性情温润,与方敏关系密切,此次被内定为「皇夫」。
包完继续宣读:「奉天子之命,王士元为皇夫人选,待大婚后册封为配王,共治天下,敬请众臣见证!」
众人闻言,心中各有思量——这是明国开国的第一桩皇室婚姻,影响深远,既有政治联姻的考量,也有稳定内部派系的作用。
王士元神情沉稳,向方敏行礼:「臣……谨遵天命。」
在确立皇位后,皇室的分封也紧随其后。
包完宣读诏书:「皇姑方梦华,册封华王,封邑东海,掌国朝经略、学术、军政与内政。」
方梦华身穿深紫色王袍,神情淡然,微微拱手:「谢陛下。」
众人皆知,虽然方敏为帝,但方梦华在明国的地位极为特殊,作为教主和精神领袖实际上拥有真正的决策权,甚至有许多新政便出自她的构思与推动。
随后,方敏的堂兄方杰亦被册封为卫王,同样负责国朝军事与边防大事。
当天子与皇室封爵完成后,真正的元勋封爵也正式展开。
「开国公」——国家最高等级的世袭贵族,拥有6票元老院权力,掌握军政要务,地位仅次于皇室。
包完高声宣读:「奉元老院议决,以下诸臣封为开国公——」
石生、陆行儿、吕师囊、俞道安、邓荣、李天佑、司徒芳、呼延庆、李海,以军功赫赫、勋劳卓著,特授开国公爵。赵子偁,册封宋国公,代表前宋礼仪,以承袭国统,安定前朝遗民之心。
赵子偁作为宋太祖之晜孙,如今成为明国贵族,代表着旧宋士族的融入与转型。
「臣等谢陛下,必不负国恩!」九位开国公齐声领命,跪地行礼。
「开国侯」——国家高级贵族,拥有5票元老院权力,主要负责军事、行政与战略决策。
包完继续宣读:「奉元老院议决,以下诸臣封为开国侯——包完、吕将、裘日新、倪从庆、管仲孙、缪威、吕助、梁红玉、陈妙贞、刘锜、彭无当、郑世昌、钱玉、杨八,因战功卓著,贡献卓群,特授开国侯爵!」
「臣等谢陛下!」众侯领命,眼中透出激动之色。
这份封爵名单中,既有军功将领,如倪从庆、缪威、刘锜,也有内政官员,如包完、吕将,还有来自舟山军的梁红玉、陈妙贞和明海商会的钱玉、杨八等人。
方成英、倪文英、祖书林、史才、晏广孝、王法恩、蒋居正、徐明、戚方、李婆备、陈箍桶、霍成富、缪罗、王宗石、童古、童训、梁拜明、丁朝佐、熊志宁、廖公昭、黄昊、杨勍、叶浓、陆朝西、沈千山、朱天权、种鱼儿和12位舟山军团长等人册封开国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